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西方现代管理模式把人视为追求“功利”最大化的要素与工具,人的主体性地位遭到根本否定。如何实现管理模式的创造性转换,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使人回归人本身,是后工业时代管理学所应思考的根本问题。主体性理论对人主体地位的肯定,为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人文理念和哲学基础。依据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对管理的目的、管理中人的地位、组织权力、管理制度等根本问题做了重新思考和回答,并以人的主体性地位确立为根本,提出了效率与人本统一,管理与人的根本特性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新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空间是存在的维度之一,是我与世界之间的共在结构。现实空间是生存的结构,是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分离、对立。空间现代性突出了生存的困境,造成了人与世界的对立。而审美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对时间距离的跨越,也体现在对空间障碍的跨越。审美以想象力与同情的结合,突破了现实空间,进入了自由的审美空间。这意味着实现了主体间性,恢复了本真的存在。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困境,要求审美乌托邦。只有审美乌托邦,才超越现实空间,展开自由的空间,从而回归人类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杨春时先生的超越美学是当今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的主要代表。在杨春时看来,实践美学是启蒙性质的主体性美学,不能解决审美作为自由活动和真理的体验何以可能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主体间性美学。在具体的建构方面,杨春时以反思—超越的现代性代替启蒙现代性、以生存本体论代替实践本体论、以主体间性代替主体性,全面建构了超越美学的理论体系。这样,反思—超越、生存本体论、主体间性就成了理解其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但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杨春时美学体系中是不严谨、甚至混乱的,由此造成了其美学体系的内部矛盾,消解了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有关自由的话题源远流长,可是这件对人类来说本应顺理成章的生存状况却变得好似水中望月,可遏而不可求。康德、黑格尔在抽象的理念中掌控了自由,前者的自由根据统一的“绝对命令”而做出;后者则是要依靠“精神”的自我认识而获得。到了萨特,自由依靠你自己的选择,但那又是时时和他人的自由选择相冲突的。再一次回到马克思,回到元典文本当中,在这里自由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5.
人类是在美的多重自由关系中生产和发展着自身。生态关系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础性、系统性关系存在,人类应该在审美活动中重新反观、认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人类对自然的占有关系,在对共有生存权利的认同中支持生态自由关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行动的学说在萨特的哲学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萨特甚至把他的存在主义归结为一种行动的学说。同样,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主要探讨了人的存在,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而贯穿于这些基本问题之中的主线则是行动观。因为,人的存在萨特看来,即是一种行动,行动本身意味着改变世界。只有理解了行动才能理解人及其与世界的关系。建立在存在的精神分析法基础上的萨特的行动观独具特色,它的理论优点和缺点同样引人深思。鉴于此,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理论探寻:其一,分析萨特行动的方法论基础;其二,挖掘萨特行动观的本质内涵;其三,评析萨特行动观的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审美是建立在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人与自然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基础之上的审美,它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主体间的相互交流、对话与沟通。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自然生态美使人与自然在各自的生命自由展开的过程中互动运作,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学界一些关于本体论主体间性理论的批评,可以从主体间性的越界之可能和主体间性的实现之可能两方面进行辩驳.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建构不仅不是对主体间性理论运用的失度,恰恰相反,是对主体间性内涵的扩展和深化.由于认识论与社会学层面的主体间性只有通过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才能得到说明,因此,相对于认识论与社会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具有本源性.  相似文献   

9.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审美主体间性的基本构成.理解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认识论上得到沟通,同情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价值论上得到沟通.审美主体间性弥合了二者的分离,实现了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达到了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的同一.西方美学的认识论传统导致重视审美理解而忽视审美同情,中国美学偏向审美同情,二者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哲学中,自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长期以来遭到误解的概念。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只是把自由放到认识论中论述,忽略了马克思哲学自由观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和本体论(存在论)意蕴,因而也就不能把握住马克思自由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实践活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使人与世界间构成了独特的否定性的统一关系。通过实践,对“终极存在”予以确认、对“终极解释”予以占有、对“终极价值”予以规定来奠基人类自身在世界中的安身立命之本,这是实践无限的指向性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形成了世界历史。立足现在、反思历史、远瞻未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超越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有限,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使生命获得最大的意义和最高的价值,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活的一种思考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及其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存在论"美学是我国当代美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类观点.其基本特点是:人的存在在其理论中具有突出的优先地位,"一般的人"和"人的一般本性"是其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被明显泛化,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被体验关系所排斥和否定.其实质在于:以主体性排斥物质性,这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个体主体性理论思潮的延续和向美学、文艺学学科纵深的渗透;以抽象化排斥具体化,这是一个时期以来资本积累逻辑在我国社会生活一定范围内的不断发展和浸润,在美学、文艺学领域所引发的一个必然结果;以感性体验排斥本质认识,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后现代主义观念影响的日益强化,在我国审美或文艺领域出现的反本质、反理性的解构思潮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在雅斯贝斯的生存哲学中,自由不是人的一种经验属性,而是生存个体本身的可能性.自由实现于生存个体在当下的决断行为中,并在其中创造出自我的确定性.但生存的自由不是自足的,它必须汲取超越和权威的资源,以其普遍性的整合力量来制约选择的任意性.在这一过程中,自我的确定性能够熔铸各种外在的必然性,使得自身的存在与其生活经验相统一,从而获得坚实的自由和本真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理解是双向的、互动的,是主体和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而不是单向的主对客的阐释。理解者和被理解者是共生的、共同存在的“我一你”关系,是对话的关系。主体间性美学就诞生在这种诗意的理解当中,诞生在“理解”本身成为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人一旦能与对象进行诗意的理解和对话,美学的主体间性也就真正得到了实现。人在相互理解中走向自由和超越才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在《美学》中把"自由"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本文黑格尔对"自由"的阐释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必然中的自由、抽象自由中的具体自由、自由在自然和艺术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美学认为,“人”应该回复原初纯真心性,以保持自然本真的生存态。超越人的世俗欲念与是非观念,澄明“人”的本心本性,以本真自然之性与“物”性冥合,“以物观物”,从而达成本真自然的生存域。体现在审美活动中,就是以“虚静”之心观物,得“物”之自然本性,以达到“朝彻”、“至诚”的境域。在中国美学看来,“人”与天地并立为三,天人相通,能尽“人”之心,“便与天同”。这样,遂使中国美学所主张的本真生存活动呈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文学批评种类繁多,但大致可分为实效批评、技术批评和美学批评三种.美学批评是最切近文学批评本义,最有创造性的批评.以自由和理性为美学批评的思维基点,是由文学批评对象、文学批评主体和文学批评本身等因素决定的.充分重视理性与自由的作用,文学批评才能在批评理论上兼收并蓄,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8.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主体间性涉及不同的领域,包括社会学的主体间性、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和本体论(存在论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关涉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共在关系。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导致哲学的根本变革,对于现代美学建构具有根本的意义,它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雷蒙·阿隆对自由概念的划分标志着人类对于自由问题认识的深化。其中形式自由中仍然涵盖了之前康德思辨自由概念注重形式合法性的因素,而实际自由则是在此基础上对自由问题的一种升华与现实化、具体化,马克思的贡献就在于沿着托克维尔这种现实化、具体化的方向走到了极致。而雷蒙·阿隆相比于马克思则又表现出了向传统自由观回归的明确倾向。与托克维尔相比,他的自由观中有了更多的现实主义考虑,而不再局限于像传统哲学那样将自由的所谓先天形式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儒道美学重视人的生存问题,把人,即“此在”的“本真”生存作为最高的审美诉求与审美境域。在儒家美学看来,“仁”的构成境域就是人的一种“本真”生存态势或生命状态,也即“本真”审美域的达成态。可以说,正是从重视人生、珍惜生命、推崇“本真”生存出发,儒家美学强调作为个体的人的自身生命意识的培养。而“仁”审美域的达成流程其本身就是一种“本真”生存态的生动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