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是否肯定“价值”的普遍概念?进而是否具有哲学价值论思想?虽然这是十多年前我国哲学界发生的一桩学术公案 ,但是由于它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前提 ,因此今天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根据对马克思《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文本全面、深入的重新解读 ,应当承认 ,马克思在这份笔记中关于“价值”的普遍概念那句话 ,表述的不是他所要否定的瓦格纳的观点 ,而是马克思本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有很多种,分歧也不少。依据马克思对瓦格纳价值论的批判,纠正把马克思批判瓦格纳价值论的《笔记》中的一句话当作马克思给价值概念定义的误解。根据马克思有关价值认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提出从劳动(活动)这一人的基本社会存在方式入手,在自然性和社会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有用性和价值性统一的意义上,把握哲学价值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生活哲学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改变整个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审视、指导生活世界的世界观,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价值归宿.马克思主要在三个方面揭示了生活哲学的意蕴:生活本体论,生活哲学价值论,生活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当代价值表现为:从生活哲学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把握其最本原的含义,直面现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源泉,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价值对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哲学教科书把马克思的实践学说归入认识论范畴 ,这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已经超越了认识论哲学范式 ,达到了价值论哲学范式的高度。从价值论哲学的视域观照马克思的实践学说 ,可以发现其中深厚的价值论意蕴。马克思的实践学说阐明 :实践是价值关系得以确立的基础,是价值需求得以产生的根源 ,是创造价值的活动和实现价值的过程 ,也是人自身价值的确证。  相似文献   

5.
重读马克思经典文本、返本开新,是新世纪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依据经典文本,学界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进行了深入解读,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从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等不同维度对新世纪以来马克思实践概念解读的相关理论观点进行梳理,分析当前该论题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创新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劳动价值论暗含的前提条件是公有制可满足假设,发展它的途径是增加"实现"这一基本范畴;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论中已经用劳动力价值代替了劳动价值概念,要彻底完成这一变革,就需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实际上应当是劳动力价值论;在做了上述发展以后,劳动力价值实现论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而要素价值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青年马克思的道德哲学受到康德伦理学的强烈影响,但马克思自由概念的提出,使马克思实现了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真正超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是一个具有现实历史性的范畴,而不是一个超验的形而上学范畴.自由自觉的活动使马克思在价值论的本体根据上扬弃了康德的纯粹实践理性,而在价值目标上超越了康德"人是目的"的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8.
王金福 《学术研究》2004,1(1):20-26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一些方面走近了马克思哲学,在另一些方面又远离了马克思哲学。为了有利于说明问题,本文也引用南斯拉夫“实践派”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先导.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本质、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创造等问题的理论,培育和建构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念,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杜运辉  邵军永 《文史哲》2013,(1):50-56,166
张岱年既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价值哲学的重要创立者,也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价值热"思潮的重要参与者。张岱年价值哲学包括一般价值论和人生价值论,其"形性功能"价值范畴体现了辩证唯物论与中国古典价值论的融合,内外价值论开现代生态伦理学之先河。张岱年价值哲学为世界价值哲学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本土化理论资源,这有助于我们从价值哲学的角度重新评价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史和世界哲学史上的卓越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集中论述了审美价值思想.虽然<手稿>不是马克思主义成熟的著作,但其中却含蕴着一种以人作为关照对象、具有丰富审美意蕴的价值美学思想.本文从价值论的视域,对<手稿>把握审美价值的逻辑轨迹、审美价值思想的两大基本范畴展开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手稿>审美思想的价值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哲学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的努力中,存在一种流行的观点,这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作内在的区分,展现为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与恩格斯和列宁的看法是"对立"的,只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才是真正对马克思的"实践和历史中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辨认这种误读,应当澄清的事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歪曲了马克思的物质观,只有恩格斯与列宁才是真正对马克思的物质观的发展.以此为鉴,应当提出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哲学是超越了西方历史上的以实体性哲学和主体性哲学为主的一种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的现代哲学.在对具有现代哲学特征的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属性的具体理解上,哲学界出现了"现代实践哲学"和"人学"两种各自表述的理论思路.从马克思"价值论哲学"的高度来看,两者分歧是表面的,二者在实质上是内在一致的.较之用"现代实践哲学"和"人学"来指认马克思哲学,用"价值论哲学"指认马克思哲学可能更有说服力,至少可以提供一种新的理解维度.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自己哲学形成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对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的细致考察表明,其间存在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肯定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中有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对于客观而科学对待马克思、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是在"时代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双重挤压之下,进入"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这一论题的."形而上学成为怪影"是我们时代马克思哲学遭遇的时代问题.与之相关,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也绝非某种幽灵式的"徘徊不定",或者某种异质化的"解构游戏";而是坚定不移地破除各种形而上学的怪影,以彰显人存在和他的世界的现实关系.这是一个不断破除种种形而上学怪影的理论问题.惟有如此,才能彰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研究,虽然把握到实践概念,但存在人的生命本性研究维度的缺失.西方传统哲学"科学观点"与"神学观点"的思维方式是割裂了人性的思维方式,无法实现对人与世界的真实理解.马克思从人的自身根源,以否定性统一的"实践观点"去理解人及其对象世界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符合"人之本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变革了西方传统哲学对人与世界的极端化理解模式,实现了在传统哲学理论中割裂的人性的统一.马克思在思维方式上的此种变革,也是当代中国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未来的重要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7.
从价值到文化价值--文化价值的学科意义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美堂 《学术研究》2005,3(7):44-49
本文在分析文化价值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研究这一范畴的学科意义文化价值研究是文化哲学和价值哲学研究具体化和深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哲学"价值论转向"的关键;文化价值的研究有助于给哲学正确的定位.文化价值研究的现实意义则是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价值冲突、困惑和危机,现代人的这种生存境况客观上把文化价值的研究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8.
研究探索教育价值的哲学意义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哲学领域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也为价值论研究提供了理论空间,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重新梳理与诠释,对西方价值哲学及哲学价值观的进一步关注,都使价值研究得以深入。随着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得到了大发展,教育的大发展,迫切要求哲学理论工作者在哲学上对教育价值等重大问题作出明确的哲学归纳。  相似文献   

19.
国外四位"马克思学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学"代表着20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种特殊的思路和方式,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它旨在从文本、文献的角度来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本文介绍了国外四位最著名的马克思学家的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吕贝尔严格区分了"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诺曼·莱文最引人注目的观点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奥伊泽尔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探讨;弗罗洛夫的人学研究、生态问题研究及对苏联哲学的反思,体现了前苏联和俄罗斯两个不同时期哲学发展的状况及其转型的艰难过程.对他们所做过的工作,我们应当给予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价值哲学的维度,阐发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道德价值,认为马克思从"谋生性劳动"中发现人的异化、剥削、不平等和奴役等价值形态,从"自主性劳动"中发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争社会和谐等价值形态.劳动是人格主体的自由、自主和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其蕴涵的价值旨趣是评价社会公平、公正的道德标准.由此观之,以劳动为主轴的劳动价值论革命,实现了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哲学的第三次转向,也带来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轴价值观念的重构,实现了以公平、正义为时代主题的价值论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