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公文语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公文语体特征史玉峤所谓“语体”,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特点的表达风格、色彩和语感的语言体系,是从语言交际功能出发而划分的语言功能风格类型。由于人类生活的广泛性、复杂性,其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内都需要进行交际。交际领域、场合的不同,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考察现代汉语“NP之AP”结构的语体机制及互动关系。“NP之AP”的整体语体属性存在正式和庄典的两难选择,且内在构成成分的语体属性涉及正式、非正式和庄典三种特征。文章首先从交际时空和语法时空两方面鉴定其语体属性并提出现有鉴定标准需要区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语体属性。其次从结构和成分关系的角度分析了“NP之AP”结构在韵律、语体和句法方面的互动协调机制及存在的整体和部分、语体和文体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确的语言并不仅仅意味着根据语法规则遣词造句 ,还意味着随语言环境需要而选择适当的语体。与语言环境相协调的语言是在这一环境里具有交际功能的最有效的语言。对英语的语域、语体的概念作了进一步阐述 ,明确了语域与语体的区别 ,并从影响语体选用的三个方面探讨了语体选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论美国报纸社论的功能语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尤其是其语域理论来研究和解释美国报纸中社论英语的语体特点,对所选语料的及物性结构、语气和情态结构以及主位结构的分析,寻找社论英语总的语体特点,并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方面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以此来扩展新闻英语文体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惯用语是口语,其口语非正式语体功能的获得是通过将动作简单化、具体化和凸显表达对象的个体性实现的.通过对惯用语的语体研究证明,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以及口语语体内部两种相对应的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相互转化使用的是广义的“语法”手段,或者为语音,或者为词法,或者为句法;同时也发现,普通名词前加不带“的”的形容词和数量结构是口语非正式语体表达的两种重要的语法手段.  相似文献   

6.
语体交叉渗透的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弓先生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曾经指出:“各类语体虽然各有独立特征,但是它们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彼此交错,彼此渗透。我们对于语体类别的看法要辩证灵活的,切不可以绝对化。”①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在现代汉语中,各种语体以其自身的特点而相区别的同时,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交叉渗透现象,它们共同形成了语体对立统一的发展趋势,促进着语体的不断完善。所谓语体交叉渗透,是指为了适应语境,某一(些)语体将本自专用的表达手段以“渗透”的形式运用于他语体,具有了特别的修辞作用,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功能变体的现象。这里,…  相似文献   

7.
朱德熙先生曾明确指出:“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弄清楚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从形式出发来研究,也可以从意义出发来研究。吕叔湘先生《中国文法要略》中的《表达论》,在我国语言研究史上首创了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本文着重探索汉语表达“条件”语义范畴的句子格局。什么是“条件”范畴?形式逻辑把它列在假言判断之中,规定的条件范畴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语法以逻辑为基础,但并不就是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演讲这种表达方式的要求出发,从提高演讲表达效果的角度,论述了演讲语体修辞的特点,即简明、平易、生动、形象、独特、幽默.  相似文献   

9.
互文性作为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着眼于语篇内异质要素的相互关系。"语体互文"是语篇互文性的一种特例,反映了语篇建构过程中各种语体既高度融合又互相制约的状态。借鉴维索尔伦语言顺应论的理论框架可从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个方面对"语体互文"的运行机制、本质特点和修辞策略进行阐释,以此为从语体层面切入进行语篇研究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艺语体语法特点的角度论述了我国古典诗词的特殊句法结构──兼谈特殊结构诗句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体交叉渗透的语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体是语言的功能变体 ,各类语体在语言的运用上都有自己的特点系列 ,形成语体规范。但在语用实践中 ,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 ,也存在着不同的语体要素、语体手段间的“交流”和“借用” ,形成了语体的交叉渗透。语体的交叉渗透现象 ,与人们的语言效率意识、语言审美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语体的交叉渗透 ,能产生特定的修辞效应和美感效应 ,创造出丰富的言语表达的新形式 ,具有明确的语用价值。本文主要从语言表现价值、语言美学价值、语言创新价值三个方面来论述语体交叉渗透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语体的深入研究已是语言学界比较重视的课题。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情况看,已把注意力移至语体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来,从社会交流的角度来观察语言使用中的不同体裁和风格。这对语体分类的研究无疑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使语体分类研究不仅从以形容词来表达的主观心理感觉中跨出来,而且进一步跨越了没有经过严密的统计分析,而想当然地认为“本族语的人是本能地知道什么成分具有语体作用”的“不太科学”和“标准不明”的描述,进入到把语体放在社会交际过程中,以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起作用的超语言因素以及与之相应的语言因素作为考察语体类别的依据。正比较理性的、科学的把握对语体具有制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语体是否有模糊性的问题,伍铁平先生在分析模糊语言在学科中的运用时讲到“各种语体之间也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伍铁平《模糊语言学》第38页)。王德春也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全部复杂活动中,不断出现种种中间的混合的语体现象,促使中间语体的形成”(王德春《现代修辞学》第119页),这些都说明语体具有模糊性。语体就是以语言的交际功能为依据而建立的语言功能风格类型,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有意地选择词语、句式、语音手段、修辞格等表达手段而形成的具有一系列语言特点的语文体式。从语体的定义看,“不同的交际需要”和“一系列语…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广泛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时间副词与相关成分的组合与聚合关系,确立了时间副词在汉语时间系统中的“相对时制”性质,将时间副词定性为具有“时间参照关系”和“与特定时间相联系”的词类系统。通过定量统计与分析,考察了时间副词在政论、叙事等不同语体中的分布状况与句法表现方面的差异,探讨了时间副词的性质及语体特征,进一步证明了时间副词与叙事语体存在一种自然的关联,及其在汉语时间表达系统中的时制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主要应用“小三角’’理论,立足于礼貌语言句法,从句法单位(词语)的礼貌范畴分布,礼貌句类的形式特征,结合书信这种语体,以《傅雷家书》为语料,研究行为在线的“委婉客气”语言。  相似文献   

16.
1.引言 语体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运用过程中,对语言运用与语境之间的选择关系类型化的结果。现实生活中交际语境的类型化为语言运用的类型化提供了客观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类型化不是一时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不确定态到范模化的历时沉淀过程,是具体的、个人的话语经反复运用所形成的为特定语言社群单位全体成员所共识的约定俗成的语用范式。这种语用范式我们称其为语体(genre)。可见语体这个概念本身所凝固的是个别到一般、共时到历时、静态到动态、表达到接受的多重双向语用内涵。这种双向语用内涵具有普遍性意义,是为各个具体语言所共有的现象。本文拟对语体的普遍性特征中的范畴特征进行讨论,意在提出“语体普遍性与殊异性”这对命题,以求教于学界师友。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语体研究得到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4月,潘世松先生在充实完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1](下文简称“潘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阐明现代汉语语体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各种语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各种语体并不是隔绝的,而是互动的,可以互相“交错”和“交融”;由于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有些言语作品本身即具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9.
口语语体不同于书面语体,具有一些独特的语法特征,如:易位、追加、话语重叠、会话修补等等.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书面语语法的研究,而忽略了口语语法的研究.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古汉语口语语体特点之一:易位.文章通过对古文献中大量的人物对话,分析古汉语口语语体的特点:主谓易位和述宾易位.还探讨了易位句的句读、称呼、形式标记以及易位的理据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73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Lakoff在LanguaseinSociety上发表著名的语言性别研究的论文“LanguageandWomen'sPlace”,提出了“妇女语言”(women’slangunge)的概念,标志着对性别语言(Genderfect)研究的开端。在此之前,美国语言学家WilhamLabov(1966)的调查,第一个注意到了社会语言变异中的性别变体。从此,国际上相继涌现了一系列的研究专论,研究工作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展开。在中国,英语性别语体研究的开拓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戴伟栋教授。他于80年代初将国外语言性别研究的成果介绍到国内,并撰写了多篇文章,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