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陈熙中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4):31-35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人们一直为两个女主人公薛宝钗和林黛玉孰优孰劣的问题争论不休.但也有人认为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是作者曹雪芹所肯定的正面人物,这就是所谓的"钗黛合一"论.对"钗黛合一"论作一历史的回顾与分析,并由此讨论文学人物评价的标准问题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刘敬圻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71-77
乐羊子妻是《后汉书·列女传》中17个样板女子之一,她的典范意义在于勖夫成材,即留下了“停机德”为核心的“好女人”故事。从唐传奇开始,小说中出现了“停机德”精神的艺术载体。其一,《李娃传》后半部透发出勖夫佐夫的强劲主流文化张力。李娃对荥阳生的孜孜规劝及其成功,构建了小说史上第一种“好女人”模式。其二,明代拟话本《赵春儿重旺曹家庄》是李娃传奇的平民版。它淡化了神秘,强化了写实,从而成为乐妻品质的低调延伸。其三,《西湖二集·巧娃佐夫成材》是李娃故事的变异:女主角打造男人的理念与手段偏离了“停机德”轨道,失去了李娃、赵春儿勖夫故事的温暖与正气。其四,“停机德”模式没有酿成蓬勃发展的流派。明清长篇小说名著中几乎看不到乐妻身影;一二流短篇小说中偶尔拾得“停机德”碎片。其五,薛宝钗不是“停机德”样板。尽管曹雪芹给她贴上了“停机德”标签,但细读全书,不可以把她放到乐妻门徒中去。这不仅仅因为她的性格内涵无比丰厚。而且还因为她的男人观已经呈现出无可置疑的多元趋向。 相似文献
3.
4.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有“情痴情种”、“天下第一淫人”之称。有人说他是泛爱者 ,有人则说他是专爱者 ,彼此矛盾。指出贾宝玉“性爱体系”的说法 ,并对该体系逐层递进的性爱层次进行界定 ,这将使得人们在“泛爱”与“专爱”的矛盾面前 ,不再显得尴尬 ,对作者的创作动机也会有深入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林黛玉是封建叛逆",她和宝玉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反封建基础上"的。到底如何看待林黛玉形象,她到底是不是"封建叛逆",还是应该认真品味原著,勇敢地正视这个问题。从林黛玉的出身、经历,对封建教育的反映,对宝玉读书的态度,对爱情的态度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林黛玉不是一个封建叛逆。 相似文献
6.
程建忠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1):100-103
林黛玉与薛宝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品位的美,分别代表了作家所欣赏所崇拜的女性性格的两个方面和两种不同的气质与风度。她们虽代表了女性美甚至人性美的两极,但她们都不能称之为“完美”。虽然将钗黛“合一”可“兼美”,但那也只是贾宝玉一厢情愿的“痴心”与“妄想”。所以无法“兼美”后的选择和取舍,便再充分不过地看出选择者的思想意识、情感倾向,同时也更深刻地体现了宝黛爱情的精神内核和《红楼梦》所达到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7.
耿光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6,(2)
林黛玉临终前的三笑,一是她真实感情喷发的傻笑,二是对扼杀她自主婚姻的封建宗法势力的冷笑,三是表现了与之心心相印的贾宝玉的苦笑。三笑意味着她痛苦的醒悟,也反映了她的绝望和视死如归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8.
董连祥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红豆曲〕概括说明:贾宝玉、林黛玉“忘不了新愁与旧愁”.他们在忧愁中恋爱。,他们见到自然景物发愁,晚间发愁,用饭用酒时也发愁,梳洗打扮时还发愁,夜里更发愁.《红楼梦》对贾宝玉、林黛玉的全部描写则详尽说明:他们无缘无故、无止无休地发愁,他们生于忧愁,死于忧愁,两者的说法完全吻合.因此说〔红豆曲〕是《红楼梦》描写贾宝玉,林黛玉的纲目.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再现银屏,蒋梦婕通过海选或为林黛玉的扮演者,主创者说,选中蒋梦婕,是因为她洗净铅华的眼神和纯净透明的皮扶,而蒋梦婕本人则认为,她跟林黛玉的相似之处在于,她们身上都有“文艺范儿”。 相似文献
10.
李五一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4):46-47
里程碑式意义的《红楼梦》巨著,深蕴着清末文学巨匠曹雪芹“立志补天”的独特卓著的参与社会变革的忧患意识,林黛玉形象是这种忧患意识的主要载体。林黛玉对贾府命运前景之忧患,象征着超脱之外的积极用世;对身世之忧患,象征张扬人格的独立;对爱情之忧患,象征做定了封建礼教的叛逆;读书之忧患,象征着追求真理的“扬弃”。林黛玉形象更深刻的美学象征意义还在于:深切关注现实危机;积极参与挽救现实危机;“大厦将倾”的家族危机演示成“危如累卵”的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1.
1987年的《红楼梦》后,“薛宝钗”像一朵永不败落的花,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而薛宝钗的扮演者张莉却销声匿迹,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006年,《艺术人生》红楼梦人重聚,陈晓旭、欧阳奋强等一个个亮相,唯有昔日的“宝姐姐”张莉,却没有如期而至。现场仅仅播放了一段录像,张莉在录像里,目光总是不看镜头,画面上的她远没有“宝姐姐”时的光彩照人。于是,对于张莉的揣测,有声有色地漫延开来——在香港做保姆、生活潦倒、嫁到台湾、有7岁大的儿子、被包养、失明等…… 相似文献
12.
窦春蕾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3):101-104
随着“国学”课程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以及国学热的持续发酵,迫切需要能够承担这门课程的合格教师,因此,为中小学培养国学基础扎实的语文教师也就成为了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侧重点,这个新的变量则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有着尤为深刻和密切的关系。它不仅牵涉到古代文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的筛选取舍,也关系到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改革与新变。 相似文献
13.
张开诚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孔子鉴三代政治功过 ,察列国掌运优劣 ,慧眼独注于德刑问题 ,其治国方略 ,以德治著称。但孔子并未否定法治的意义 ,而是持德刑并施 ,德主刑辅 ,先德后刑 ,德本刑末的观点。孔子之所以重德治 ,是由于他注意到了在德礼教化和刑罚政令两种不同政治环境下 ,政治主客体的互动存在重大差别。诸如抚禁之别、恩威之别、堵疏之别、得失之别、内外之别、乐苦之别、爱憎之别等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政建设探索,可以通过思政元素从点到面对接融合的升级改造,促进古代文学知识体系与思政元素更加有效地结合。以爱国主义“抗争与牺牲”信念为指引实现内涵式发展,梳理分析古代文学史教学实践代表性例证,可以促进实现“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目标。同时,也可以为相关专业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考证并结合唐代诗文,分析"华胥国"这一诗文中的常见意象,意在明确其内涵,为古为今用之借鉴。分析认为:唐代诗文中有的借"华胥国"歌颂盛世,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有的借"华胥国"讽刺官场的尔虞我诈和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还有诗文歌颂"华胥国"人与人之间自然、淳朴、和谐的民俗,这些均丰富了这一古老传说的原有内涵,并赋予了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7.
50集鸿篇巨制的新版《红楼梦》在导演李少红的执掌下,经历整整3年的筹备、拍摄和后期制作,在全国各地方电视台陆续与观众见面了。青岛、宁波、上海等地区的播出成绩均刷新了当地首日开播电视剧的最好收视纪录。
新版《红楼梦》开播以来,引起诸多争论,尤以“林黛玉”为甚。有观众赞扬蒋梦婕气质清纯、脱俗,适合当今的审美情趣;也有观众质疑她脸太圆,不适合演黛玉;还有观众批评她吐口水粗俗,念台词断断续续等。对于蒋梦婕来说,饰演林黛玉是她青春最重要的事情,她的一生也可能因此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陈柏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409-413,423
1990年代,两湖平原地区农村出现大量"有才无德"村干部,成为乡村治理中的悖谬之处。农业税取消前,县、乡和村干部因收缴税费形成坚固的乡村利益共同体。在税费收缴中,乡村干部常常难以用合法手段对"钉子户"进行有效治理,"有才无德"村干部可以依靠乡村混混以暴力收缴税费和提供村庄公共品,则有其比较"优势"。"有才无德"村干部这一悖谬现象,反映出国家权力在基层社会局部弱化,农业税取消后这个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15-117
文章是笔者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性教学作业改革的实践总结。将学生组成若干研究小组,每次作业实行主持人轮换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研究综述、论文提纲,引导学生从研究的基础工作做起,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通过小组研讨会、班级报告会,小组成员共享团队研究信息,全班学生共享各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姑恶”主题在中国古代诗词和小说中大量存在,“姑恶”成为重要的文学母题。在性别理论观照下,“姑恶”叙事虽然有明显的性别语法,但与西方女性主义所提示的“妖魔化” 女性有所不同,“姑恶”所表征的婆媳性别关系具有中国文化语境下的特殊性。一方面,婆媳关系是父权性别机制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代行父权的母权也是有限的。因此,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姑恶”主题表征,建构着父权机制之下的姑贤媳孝性别理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