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王蒙不养生     
“不养生”也是一种养生之道,即王蒙的养生之道。 作家王蒙曾就养生之道请教过著名学者周谷城先生,周谷城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养生”。王蒙大受启发,联想到生活中有不少人,有的吃补药吃出了大病,有的练气功练得走火入魔,有的炼丹服药把自己毒死,有的练长跑把自己累死,都是因为养生过头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王蒙小说是一种生活化小说,他的小说创作,既看重"艺术直觉"、艺术联想,同时又强调生活,这是王蒙小说生成的前提,这种小说生成的思维方式又影响了他的文本形式,也促成了王蒙小说文体的多样化,从而使其小说从文本形式到精神内质都向生活全面开放.  相似文献   

3.
《不争论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的最新散文集。85岁的王蒙以深刻的洞察和直抵人心的剖析,于怀人、忆旧、旅行、读书、社会、历史、文学丰富的面向中,讲述为人、为事的种种道理。书中,王蒙结合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告诉我们:"不争"是一种智慧,也是做人的一种大境界,它必须建立在深厚的涵养和广博的学识之上。  相似文献   

4.
以王蒙的西部题材小说为例展开讨论,主要有以下四点内容:1.西部边疆生活对王蒙的影响。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密切的关系。王蒙有十几年的新疆生活经历,来自西部的独特文学体验、西部边地雄奇瑰丽的自然景观和别有情趣的社会文化生活,为王蒙开拓了极为广阔的文学表现领域。2.王蒙笔下关于西部边地自然景观的诗意描摹。王蒙作为一个“无罪的罪人”来到新疆,  相似文献   

5.
中道原则是王蒙后期提倡的人生法则和处世哲学,对他的文化选择和文学批评观念产生了直接影响.它促成了王蒙不走极端、避免异化、承认事物的杂多与统一的宽阔视野,也促成了王蒙在艺术上东西兼容并顾的意识.但中道原则使王蒙的文学批评具有折中调和、左右逢源的意味,同时也反映了他后期文化心态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放手     
长江 《山西老年》2010,(12):1-1
那天,与朋友喝茶,谈到了"放手"。朋友说,人到了知天命之年,应该懂得如何放手了。即使心里不想放,自然规律也会逼迫着他不得不放。假如人活一百岁,那么,五十岁大概就是人生的最高峰。从一岁往五十岁,人是处在爬山上升的阶段。这一段的人生,人们要背负太多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拾起、背起。到了学龄,要背起知识,九年制义务教育,再加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也许还有两  相似文献   

7.
刘道伟 《今日南国》2007,(16):20-23
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良友益友可以带来帮助,恶友侫友却会带来麻烦,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交上好朋友,不交坏朋友,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意愿,二是能力。在孔子的理论里,前者叫"仁",后者叫"知"(智)。与朋友相处,应当注意分寸,朋友之间要保持尊重。要成功越过人生的三道坎:少年、壮年、老年,离不开朋友的帮助。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相似文献   

8.
王蒙是中国当代作家中颇为特殊的一位,其人生与创作的丰富与复杂使他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蔺春华的《王蒙文化人格论》对王蒙复杂文化人格的存在形态及生成变化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索,并以此凸显王蒙在当代文学史中的特殊地位与意义.《王蒙文化人格论》拓宽了王蒙研究的领域,也令当下的王蒙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马卫 《社区》2012,(12):41
常有朋友抱怨:"我那孩子很不听话,我说东,他说西,一嘴一个‘不’字,真难教!"确实,生活中,孩子说"不"的时候较多,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0.
读书     
这是一位大家的心路坦言。这是一位高官的心灵剖析。这是一位智者的心得阐述。王蒙的人生坎坷曲折,多事也多难,但他处乱不惊,一一化解,遇难呈祥,涉险成趣,令人叹为观止。王蒙在人生历程中处处表现出一位智者洞察世事的大智慧,丰富了我们的生存认知。  相似文献   

11.
王蒙20世纪80年代的革命历史书写是新时期以来反思“文革”最深刻的小说创作。现实主义的文风、身临其境的历史感以及知识分子的理性精神使得王蒙的人生思悟成为当代文坛“少共”人生书写最沉厚的篇章。本文集中探讨了王蒙20世纪80年代“少共”人生书写的最后一站——老境人生书写,揭示生命与革命、政治、信仰、当下现实及死亡各命题的复杂纠缠,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代文学书写人及革命历史的复杂图景。  相似文献   

12.
养生须从容     
雷一吉 《老友》2008,(9):54-54
我崇尚这样一种人生理念: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这便是从容的养生之道。现实生活中,从容的晚年生活心态,能消除沉疴换来健康,从容养生能使人增寿。已故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历经几十年磨难,百年华诞时,媒体记者问他有何长寿之道,他笑答:"简单的生活,从容的  相似文献   

13.
杂多的统一原则是王蒙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王蒙哲学思想和世界现在文艺问题中的体现.广泛真实性原则是王蒙文艺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蒙的广泛真实性原则不仅包括外在世界的全部复杂性,实际上也包含了内部世界的复杂性、丰富性.混沌原则也是王蒙文艺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混沌美不完全是一种技巧,而主要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领悟的结果.因此混沌美的基础是"真正的写实".王蒙对语言是极其敏感的.他曾多次谈论语言的多义、独立.以及语言(话语)权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引领者,他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品性。他的小说以关注现实、介入生活见长,他通过人物命运与情节发展的辩证性构述实现了小说对人生、对社会的反思,在他的作品中始终贯通着一种批判意识,这也是王蒙以文学反思历史、探讨文化的重要方式。对现实的关注、辩证法的运用以及带有自省意味的批判性,构成了王蒙创作中现实主义品性的三个重要维度。王蒙的文学创作,将现实主义品性与故事情节、人物的表现完满地融合在一起,使其作品成为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典范。在新的历史发展语境下,王蒙文学创作内蕴着的现实主义品性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提供了至为宝贵的经验,探讨其创作中一系列现实主义问题对于丰富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蒙的中篇小说都具有比较鲜明的文体特征。通过对《杂色》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不可靠叙述。这种叙述手法的运用在王蒙的文本中,起到了一种价值解构的作用。因此,利用这种从作品中体现的多声部话语以及隐含作者话语两个方面来解读王蒙的"不可靠叙述"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说:职场软实力,人生硬道理。我有一位朋友根据自己求职的经验教训及社会需求,前些时办起了一个"软实力"培训班。这位朋友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顺利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做物流。第二天,老板为朋友等新员工在一家歌城举行欢迎晚会。席间,老板让朋友唱一首歌,给大家助助兴。朋友一听傻了,连连摇着手说,我唱歌跑调,还是不唱了!老板听后一脸不高兴。不久,朋友的岗位变动了,公司让他做起了文秘工作。他去询问老板,说自己真不适合做文秘。老板却意味深长地说,物流工作免不了要陪客户,唱唱歌是最普通不过的了,你却不会,物流工作你胜任得了吗?朋友愤然辞职。在后来的求职中,连连碰壁。此间,朋友也知道了包括"会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生"的定义,在中国的词典上大多解释为"人生是指人生存以及全部的生活经历。"但在美国的教科书上,"人生"的定义却是另一番表述:"人生就是人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展开的表演。"一曰"生存",一曰"表演",既显示了东方文化的沉稳,也显示了美国人的浪漫。细细想来,美国式的人生定义也有一定的道理。  相似文献   

18.
齐白石老人的养生有独到之处,归纳为"养生五绝",即:"七戒""八不""喝茶""食之有道""拉二胡"。七戒齐白石老人一生恪守保养身体的"七戒"。一戒饮酒,他认为饮酒有害健康,除有时饮少量葡萄酒外,平时从不饮酒;二戒空度,"人生不学,苦混一天。"他每天绘画不止,不让时光虚度;三戒吸烟,他  相似文献   

19.
上面是王蒙小说《友人和烟》里的一段。两个人的对话非常简洁上口,“不——是”“不……是”故意拿腔拿调,逗得人心痒痒,又很有趣。读了这一段,人们自然会想起马季和唐杰忠合说的相声《打电话》,男方叫女朋友猜今儿晚上请她看什么戏,男方也是很得意地拿腔拿调地说着“不——是”“不……是”。高行健说,“王蒙把相声引进了文学,这是王蒙的一大功绩。”王蒙也说过,他的小说“对侯宝林和马季的相声有所借鉴”,“《说客盈门》是借鉴了单口相声。我把最严肃的事,用最不严肃的形式写了出  相似文献   

20.
《老友》2007,(8)
县城里的人们经常见到一位长有银白色"挂耳须"的老人,凡与他相识或相遇的人,无不为他九旬高寿之年仍体健力旺、精神矍铄而啧啧称羡。他本人也为此感到自豪。当人们向他请教养生"秘诀"时,他只说了十个字:龟欲、鸟食、猴行、蚁性、童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