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马克思所说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指太平天国 ,而是针对西方传教士 ;传教士郭实腊把中国平民造反的要求看作是西方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指出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弱点和局限性 ,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带有宗教色彩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 ,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是一场因洪秀全受梁发《劝世良言》影响而爆发的排满运动,但当时只有传教士与部分中国人了解这一点。是谁将太平天国与基督教结合起来的呢?更直接而言,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梁发与其著作《劝世良言》是从何时开始才引起人们的注意的呢?从中国的基督教历史来看辛亥革命,当初作为排满象征的太平天国,是经过基督教界的“发现”梁发后,才与革命相连接的。开始注意到太平天国带有基督教色彩的,主要是辛亥革命后活跃于地方社会的基督教徒,以及与太平天国关系密切的粤港基督教徒。辛亥革命为再度诠释太平天国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3.
试析太平天国妇女的作用——兼述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大批的妇女参加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关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妇女问题已成为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一个领域.这里,我将对太平天国妇女所起的作用以及太平天国领导人所采取的妇女政策做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关于它的研究,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特别是近十年来,许多问题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的进展。本文只就其中一些主要方面进行概括性评介,并以此纪念太平大国运动140周年。一、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历史作用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运动,但它是否是革命运动?一种观点认为,太平天国和此前的历次农民起义都不能改变旧的生产方式,也不可能摧毁旧的封建制度,不能称作革命。李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来没有把农民起义说成“革命”,但对太平天国,有时却称为“革命运动”。这是就世界全局而言,太平天国起义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但从太平天国本身来分析,总体上仍是农民起义、农民战争,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因此,应称之为太平天国起义,或太平天国运动,不能称之为革命(《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革命是19世纪中叶在中国爆发的一次伟大的、波澜壮阔的农民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的武装干涉,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对外关系方面,由于对外国侵略者的本质没有认识清楚,缺乏应有的警惕,以致在同外国侵略者的一系列接触中,使革命运动遭受巨大损失,太平天国革命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绞杀下失败了.太平天国革命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它面临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在与清政府进行殊死搏斗的同时,还要和“洋人”打交道.大平天国革命爆发在两次鸦年战争之间,当时的西方侵略者正加紧对新市场和新殖民地的掠夺战争.它们在对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尝到甜头,对中国这块肥肉更加垂涎三尺,正觊觎机会,准备再次下口.由于太平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最深刻、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农民们建立自己的国家太平天国,组织强大的武装太平军,提出自己的政治纲领,实行各种革命政策,还肩负起反对外  相似文献   

7.
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义 ,与中国传统文化、百姓的迷信观念和斗争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使之成为太平天国革命的思想武器。但是 ,由于洪秀全对基督教所知有限和随意取舍 ,基督教在他那里变得荒诞不经 ,这就为其政权最终被西方传教士所抛弃埋下了伏根。  相似文献   

8.
在太平天国革命史的研究中,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太平天国能否称为革命的问题。这个问题乍看起来好象是属于名词之争,有时被一些同志看作是咬文嚼字,无关宏旨;但是,如果认真地根据历史事实来加以思考,它却涉及到一系列的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甚至超出了太平天国史本身,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对于出现在阶级社会中的被压迫被剥削阶级所进行的革命运动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问题。今年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一百三十周年纪念。太平天国运动能否称为革命这个问题,即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140周年。太平天国革命从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金田起义开始到1864年天京陷落告终。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我们纪念它,就是因为它能激励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已年过古稀,在研究工作岗位上持续学习和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对所走过的研究之途做一次简要回顾,当也在情理之中。①我的研究生涯自始至今大体经历了入门、始步、拓展三个阶段。1.1960—1964年:研究入门阶段时我在山东大学历史系攻读近代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徐绪典教授,致力于太平天国对外关系史的学习和研究,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题为《太平天国革命与英美传教士》。在此期间系统学习了马克思史学理论和中国通史的基础知识。山东大学历史系当时  相似文献   

11.
夏辰旭 《学术探索》2010,(3):99-102
通过对美国立宪运动中各个利益集团的分析可知,美国宪法是组织起来的各个利益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博弈、斗争、妥协的产物。它启示我们,利益集团的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并不取决其人数,而是取决于其掌握的资源与促成集体行动的能力;法律得以被遵守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法律之中施加了要遵循它的责任,服从不服从的决定都来自外部,来自于遵从它要比不遵从它更划算的利益筹划。  相似文献   

12.
宋阜森 《齐鲁学刊》2005,4(4):92-96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大众文艺运动是一场回归传统的思想运动。在文学走向民间的过程中,民族化的选择伴随着对五四的否定;大众化的认同意味着对启蒙的放弃;通俗化的实践并未给作者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赵树理方向”的确立最终完成了民间话语向权威话语的过渡,从而导致创作主体失落,严重妨碍了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1930年,一部名为《不怕死》的美国影片在上海租界放映;未久,就因内容辱华而遭到抵制,民族主义情绪激荡起的斥责之声纷纷指向影院及影片。商人在民族主义大潮中处境尴尬,但举动并非消极。他们左窥右探,一面极力规避着民族主义运动带来的风险,一面又巧妙的因势利导,回应着民族主义运动的冲击。大潮之下,政府亦积极介入,它意欲引导民族主义运动,当然有其目的与指向,但以利用一言而概之或失同情。在时代激荡的大环境下,政府的理性与因民族主义而起的激情相互交融,故其行动亦在如此混沌、复杂的情感中展开。与此同时,那些疏离民族主义运动大潮、只想在影院开怀大笑一场的民众,多被指斥为麻木不仁。舆论对民众的指责,一方面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多歧性,一方面也表征着民族主义运动的压迫性。  相似文献   

14.
赵蕊 《学术探索》2006,(4):99-105
清末,全国各地掀起了收回铁路利权运动,各地纷纷组建铁路公司。滇省绅士也应时而起,创建了滇蜀滇路公司,试图通过滇省自己的力量来修筑铁路。公司建立后,他们苦心经营、举步维艰,终因迈不出资金短缺,技术人才匮乏这两道坎而偃旗息鼓。与此同时,与英国争路权的斗争,经过绅士的努力取得了胜利,打击了英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在是否赎回滇越铁路之议中,铁路公司的绅士也较留日学生表现得更为理性和客观。  相似文献   

15.
唐睿 《理论界》2013,(9):166-168
工人运动是西方社会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也十分重视对于工人运动的研究。然而,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发展并没有按照学者们的设想而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工人运动逐渐由激进转为保守。促使工人运动发生如此转化的重要原因在于工人阶级认同感遭到社会各种机制的分割,这些社会机制包括民族主义、部门分割及生产过程中的"制造同意"、国家对社会运动的调控等。汤普森、安德森、曼和布洛维等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过阐述,这些阐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也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工人运动的重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战后中间势力的崛起与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胜利后 ,国民党、共产党以外的政治力量 ,由分散而趋于整合 ,形成松散的政治同盟——中间势力 ,崛起于中国的政治舞台。以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参与调停内战为标志 ,中间势力步入政治核心层面 ,对中国政治格局的走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其政治追求与政治现实的严重脱节 ,随着时局的发展 ,以制宪国民大会为分水岭 ,中间势力最终发生分化 :一部分沦为国民党的附庸 ,大部分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 ,其和平民主建国的构想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五四启蒙运动一直受到各种误解和非议,有人指责它面对时代的复杂问题而选择了思想文化上的变革,有人指责它"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但是,新文化运动不是一场社会变革的舆论前奏,而是一场大变革之后的文化补课。所以,它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思想文化问题,而不是"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致力于思想文化的变革而不致力于政治革命,因为他们认为当时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思想文化层面上的问题,而不是政治制度层面上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从巩固民主共和制度入手,以批判传统和改造国民性为手段,致力于培养现代公民,推进人的独立与解放,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近几年来,五四新文化运动面临一种新的批评:文化决定论。但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无论陈独秀还是胡适、鲁迅、李大钊、钱玄同,《新青年》集团的主要成员都不是文化决定论者。他们重视思想文化的变革,但并不忽视制度建设。他们的思想文化变革正是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服务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创作也对山水散文的成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贬谪期间,为了排遣胸中郁结着的苦闷,他们纵情山水,栖身自然,写了很多著名的山水诗文。作为终身密友,虽然他们有着惊人相似的经历,文章风格却迥然相异。  相似文献   

19.
罗斯在批评康德的绝对义务论的前提下,提出自明的义务论。自明的义务论是一个直觉主义的义务论。自明的义务论强调人们的行动所依据的是内在直觉,而不是动机。同时,自明的责任是一类人们应当承担的责任。然而,由于自明的责任是一批责任,对于哪一个是当下情形中的实际责任或绝对责任,这仍然需要在具体情形中的具体判断。罗斯把义务重新确立在义务的自明性上,同时又不归结为其自明性。  相似文献   

20.
骆桢 《兰州学刊》2011,(5):24-30
文章基于"资本积累"的视角,对当前影响较大的主流理论、后凯恩斯理论和马克思理论中关于经济增长和波动的模型进行分析和评述,力图揭示这些理论复杂的数学模型下,所体现的对于"资本积累"的观点。而正是他们对"资本积累"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方法,决定了其理论对现实解释的说服力。由此,本文认为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理解必须基于资本积累的框架,必须综合考虑制度、社会结构等因素才能够真正揭示其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