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的人一提起市场竞争,就认为非要箭拔弩张,拼个你死我活不可。其实,有时避开市场竞争,也是一种极好的竞争方式。“无锡酱排骨”俗称“无锡肉骨头”,别看只是猪身上的几块排骨,却是遐迩闻名的一种风味食品,餐桌酒席上一道美味佳肴。然而奇怪的是,这几年无锡人只爱吃老字号“三凤桥”酱排骨,很少吃别的牌子。其实,无锡出名的酱排骨还有另一家老字号“真正老陆稿荐”。殊不知如今一离开无锡本土,“三凤桥”便偃旗息鼓,反而是“陆稿荐”唱起了主角!那么,“陆稿荐”当初何以要离乡背井、南征北战去开拓新的外埠市场呢?原来,两家老字号都有自己难…  相似文献   

2.
新闻媒体纷纷向社会疾呼:低药为何在医药市场长期缺货?广州药店几乎多到三五步必有一家,但市民却买不到一瓶一两元钱的常药。市民姜先生为买一瓶小苏打片,日在广州跑了30多家药店,仍然没踪影。由于有轻微的尿酸症状,1.3一瓶的小苏打片过去一直是姜先生常备药,但是这次跑了30多家药店碰了壁,他被告知:“这种药一年前断货了。”取而代之的小苏打粉,虽标价也只是两元多,但是事实上这剂型的小苏打粉很多人是用来养鱼和面的。还有一位王先生说,他肠胃好常闹肚子,平时吃一些黄连素片,格也便宜,一瓶两三元。可最近药店有“盐酸小檗碱片”(盐酸小檗…  相似文献   

3.
<正> 鄙人驻地的一条街道上,餐馆林立,竞争激烈,生意大都不景气。唯有一家“再回首”小饭店,其貌不扬,却每日食客云集,且当中大多数是常客。何故?打听、记住、叫出顾客的名字是小店老板吸引“回头客”的经营秘诀。 凡是新客进店,老板便一边寒喧一边自然地问出姓名。离去时老板像老熟人似的亲切地喊着名字,希望再来。当再次光顾,老板不但像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喊着名字伸出双手,火热般地迎了上来,还能记住顾客喜好哪一口。因此,不少老常客坐下来只须一句“老规矩”或“照旧”,就能吃上称心可口的饭菜。故而生意兴隆。 仔细思量,小店老板靠“记住顾客”争夺客源,的确技高一筹。道理很简单。一是给新来的顾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又能使常客感到仿佛回到自己家中的温暖、亲切。系住了买卖双方的心;二是缩短了买卖双方的心理距离,使商业活动更容易在平和轻松的气氛中圆满成交;三是记住顾客,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便可抢先满足他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王娜 《经营管理者》2009,(23):74-7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曾经象征着生意兴隆、产品品质上佳的老字号金子招牌已经消逝了,存活下来的大多数也正陷入困境,中华老字号究竟何去何从,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全聚德这一成功案例,探讨出中华老字号兴衰的原因,加强品牌管理是中华老字号重新焕发生机的关键,并对老字号企业的品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重振老字号     
“倚老卖老”用在中国老字号身上不算过分。看看上千家老字号企业,除了少数几家风光依旧外,剩余的尽显老态龙钟。没有行政力量的荫庇,老字号必须做出改变。为促进和保护中华“老字号”,商务部等14部委早就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国家将鼓励发展较好的“老字号”企业开展资本运作,支持符合条件的“老字号”企业上市。随着《意见》的出台,我国“老字号”品牌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6.
<正> 在商战潮涌中,“老字号”产品寥若星辰,能跻身其中者,或者历史悠久,或者品精质优,或者信誉卓越,三者必居其一。改革开放,国门洞开,肯德基、麦当劳、皮尔卡丹、XO、人头马等国外“老字号”走向华夏大地,“老字号”又迎来了洋人的挑战。当我们瞩目“同仁堂”、“健力宝”、“永久”、“风凰”、“505”时,又不得不为国内不少“老字号”的衰落、败北而痛心疾首。为数不少的“老字号”在市场角逐中,或偃旗息鼓,或隐姓埋名,或改换门庭,令人抱憾不已!据权威部门的调查,一些六、七十年代的“老字号”产品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已大大降低,有的已经或逐渐被人们遗忘,当年日夜  相似文献   

7.
程呈 《决策探索》2021,(1):30-31
生病了去药店买药,一般都是成盒或成瓶购买,可是常常药没吃完身体就痊愈了,剩下没吃完的药放在家里很容易过期。为此,一些市民希望药房能对药品进行拆零出售,以此减少金钱损失和药品的浪费。记者了解到,对于药品“拆零”销售,国家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有相关规定,零售药店、医院都可以将药品拆零销售,并应设立专门的药品拆零柜台,为需要购买少量药品的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老字号企业发展困局的产生原因入手,借鉴老字号实践的成功案例,提出增强互联网意识,全面挤占互联网平台,完成数据化转型;进行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以全面质量管理确保“老字号”的品质生命线;打造“互联网+”人才战略,实现老字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升级创新营销策略,提升老字号企业“互联网+”环境中市场竞争力等“互联网+”环境下老字号企业突破困局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美国一家蛋糕店最近生意兴隆。他们提供了一种特别服务:消费者只要多花15美元就可以将任意的图案、照片、文字通过激光扫描技术一模一样地“雕刻”在大蛋糕上。此举受到顾客极大欢迎,人们再也不必为千篇一律的生日蛋糕而感到乏味了,因为或许蛋糕上就有自己可爱的笑脸。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14日,曾经让武汉人民引以为荣的餐饮业老字号——“老通城”宣布歇业,引起不少人对餐饮业老字号的关注。“老通城”是1929年曾厚诚在武汉市汉口大智路开办的,创业之初叫“通城饮食店”。1938年武汉沦陷,曾厚诚避走重庆。1945年抗战胜利,曾厚诚回到武汉,重新扩充装修店堂,增加经营品种,同时为显示饮食店的资格老、手面大,将店改名为“老通城”。曾厚诚得知武汉名厨高金安制作豆皮的手艺出众,于是重金聘用,以高师傅拿手的“三鲜豆皮”作为“老通城”的特色。1947年曾厚诚又在楼顶安装了“豆皮大王”霓虹灯广告,招徕顾客,从此“豆皮大…  相似文献   

11.
美国某地有一家"靓都"理发店,每天生意兴隆、顾客盈门.有个人去打听,发现该店生意兴隆的原因是"出租"女秘书. 这个独特的创意来自于一位顾客在理发店的一段遭遇: 一个大雨倾盆的日子里,有一位顾客来到店内理发.发理到一半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老板让他将一份拟订好的协议打印出来,送到客户公司.这一下可急坏了那位顾客,望着窗外的大雨和镜子里刚理好一半的头发,他不知进退.经过一番思索,他还是决定放弃理发,顶着大雨前去复印店打印协议.结果在客户面前显得狼狈不堪,自己心情十分不好.这件事虽然被人们当成了笑话,但理发店老板却从中受到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住在田纳西曼菲斯的克莱伦斯·桑德到当时新兴的快餐店去吃饭,他看到这里生意兴隆,人们排着长龙在这里吃饭。顿时,他灵感在腹:能不能在杂货店里也采取这种让顾客随意挑选自己包装的形式呢?  相似文献   

13.
<正> 令顾客回眸,再回眸……这不仅是个经营诀窍和营销艺术,而且显示了一家企业可亲可信的形象和信誉等软件建设,它能使商家保持生意兴隆,常盛不衰。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如何充分调动各种促销手段,讲究营销艺术,让光顾你店的消费者“回眸,再回眸”,是商家同仁不容忽视和苦心求索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  相似文献   

14.
新的竞争哲学应是“顾客导向”——不要与别人竞争。“顾客导向”与“市场导向”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先知道顾客是谁?以及顾客需要什么? 要从顾客的角度,思考我们的发展战略。高科技的发展战略在于了解顾客需求后,能立刻开发出顾客所需  相似文献   

15.
惊醒老字号     
<正>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中华老字号是一个永远也不想醒来的梦。然而,在经历了王麻子破产之后。这个梦终于等到了醒来的一天。 由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顾问张之君担任总编的中华老字号丛书中,共收集了全国各地近2000家老字号企业,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效益好的占10%;几十年来保持原状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的占20%。由此看来,老字号即使幸存下来也大多步履蹒跚。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姜明的看法是,老字号在新形势下面临“三老”难题:产品结构老,以前卖布料.现在还卖布料,可消费者的消费习  相似文献   

16.
黄钟 《管理与财富》2005,(11):13-16
都说药业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按老百姓的话说, 药价发高烧,并且持续不退。一段时间以来,政府关于药 品的降价令、市场的平价药店的出现,医院的医药分家, 似乎对高烧的药价都显得疗效不佳,看来这是一个不太好 治的疑难病症。那么毛病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医药界人 士,专家学者、媒体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经营管理之道,一向以听取顾客意见为本。现今人们对顾客已有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将顾客说成是“上帝”,有的说“顾客第一”,有的说“顾客至上”,还有的说“顾客始终是正确的”;一切无不以顾客的意见为标准。“顾客”一词被尊敬到极端的程度,以致  相似文献   

18.
<正>“顾客至上”、“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即使是他们在犯错误的时候”,这些话语在营销界经常听到,长期以来也一直被认作是金科玉律,被很多商家所采用。但在服务业,顾客至上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一样  相似文献   

19.
赚与亏二则     
<正> 美国人福特一直梦想发财,但苦于本钱少,怎么办?他在仔细观察、分析顾客的消费心理之后,决定先做赔本生意。于是福特在一家有名的妇女杂志上登了一则“一美元商品”的广告,列举了许多名牌质优且价值都稍大于一美元的小商品,全部以一美元的优惠价格出售。许多妇女为图价廉,纷纷给他寄来预订费。就这样,福特赔钱赢得顾客的信任。 紧接着,福特给顾客寄上另一份订货单,所列的  相似文献   

20.
1=250     
<正> “1=250”这是美国汽车推销大王乔·吉拉德著名的“250”定律。其意是:你赶走一个顾客就等于赶走了250个。不言而喻,赢得一个顾客就等于赢得250个。乔的“250”定律其实质是在说明顾客间存在连锁反应。 在经营服务活动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假如对一个顾客不热忱,不恭敬,不诚实,就可能在几百个顾客中产生恶劣的印象。即所谓的“坏事传千里”,这就是连锁反应。 不过连锁反应的正效应却是“好也可以传千里。”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