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要避免不良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各地都在谋划新农村建设。关于如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我认为,必须着眼全局、注重实效,做到“六个不得”。急不得。必须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不能急于动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动手就是要科学分析县情、乡(镇)情、村情和民情,编制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向前推进,防止无序建设、乱占耕地、破坏生态环境,防止大拆大建、大包大揽、大轰大嗡。不能急于求成就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量力而行,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清轻重…  相似文献   

2.
建设新农村是当前农村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对我们领导干部经营农村能力的重要考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新农村,必须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思维。建设新农村,落脚点在“村”,但是,各个“村”都是各具特色并且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为了实现各自的相同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存在事实上的竞争。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要像经营城市一样来经营农村,注重品牌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持续的驱动力。树立品牌意识是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首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决策导刊》2006,(10):4-4
市长王鸿举最近指出,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要以农村教育和农村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形成一股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办一批惠及农民兄弟的实事。他要求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都要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从目前神州大地正在掀起一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来看,这一重大决策顺乎民意,深得民心。但必须指出的是,在这场高涨的建设新农村的热潮中,有些地方也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和急躁情绪,如不及时加以修正,就有可能使新农村建设走入误区,不利于新农村的健康发展。一是避免一蹴而就的误区。一些地方把修几条道路、刷白农民房子等,看做是建设新农村的标志,特别是一些地方已开始总结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这是…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要避免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将其列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宏伟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农村基层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需要避免三个误区。一、避免急于求成的误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是一项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和类型的农村,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为此,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上必须注意避免急于求成的误区。一要树…  相似文献   

6.
李松 《领导科学》2006,(17):38-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正按照中央精神加紧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规划,如火如荼地搞试点抓引导,建设新农村的总体势头很好,但个别地区也出现了对新农村建设理解片面化、急功近利、畏难不前、无所作为等不良现象。要客观、科学、准确、全面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防止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并认真解决有关问题。一、要防止理解片面化的现象,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从事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还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认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宏观层面讲,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从微观角度讲,牵涉农民生存大计,必须高度重视,全力施为。结合高安市八景镇新农村建设实践,笔者认为,建设新农村要做好四点。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驻马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粮食产量位居河南第一,优质小麦、芝麻产量位居全国各地级市之首,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应当立足于这一基本市情,统筹谋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一、准确把握定位,理清发展思路近年来,驻马店市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通过大力推进以项目建设、平安建设、…  相似文献   

9.
培育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阐述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兼顾方法的辩证关系.统筹兼顾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科学发展观在领导方法上的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处理领导工作中复杂矛盾的根本方法.现阶段各级领导者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是现阶段的重要特征,这要求领导者必须不断提高驾驭全局、解决矛盾的能力,深刻理解和有效掌握统筹兼顾方法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加强农村普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把农村普法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加以提出,为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普法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的艰巨使命,切实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2.
李伟 《领导科学》2007,(6):36-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从规划布局到具体实施,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悉心考虑、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已有两年多了,给广大农村带来了众多可喜的变化,但是冷静地总结和反思,也会发现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努力抓好各项建设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回过头来查找一下不足之处,以便及时改进,少走弯路.综合各地的情况,建设新农村应避免五个误区.  相似文献   

14.
吴志丹 《决策与信息》2009,(12):168-169
把研究生培养成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既是人才培养目标,更是部队实际和未来战争的客观要求。必须在坚持情与理结合、宽与严结合、学与研结合、管与教结合、学与用结合,不断提高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5.
当前,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新农村。笔者认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点”与“面”的关系。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  相似文献   

16.
<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于我国国情,着眼于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重大战略部署。它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是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的总目标。如何完成这一总任务?如何实现这一总目标?对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库凤霞 《领导科学》2006,(23):14-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党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越来越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五力”并举。一、夯实基础,苦练新农村建设的定力究竟什么是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实现目标?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想必还有许多人说不清、道不明。因此,相对于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新农村建设过程而言,做好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将会对新农村建设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作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委、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  相似文献   

18.
4月18日到20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四川进行“百村调研”时指出,当前要抓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形成“省部共建、主抓靠县、行动在村、实惠到户”的工作格局,通过部、省、县、村上下联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不断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整体合力。5月10日《,农民日报》在头版发表评论员文章认为,建立协调的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建设格局,是新农村建设开局之时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从目前一些地区的实践看,实行“省部共建、主抓靠县、行动在村”的分级负责制,效果比较理想。这一做法有利于各部门、各地区明确职责,促进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对于加快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大意义。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基层组织,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关键在于结合实际,把握重点,切实开好头、起好步。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三高”。高起点描规划。谋定而后动,则事半功倍。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制定好规划。要认真吸取过去的教训,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既从地方实际和客观条件出发,又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坚持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规划的前瞻性、长期性,确保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阶段,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则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即从“消灭农村”转向了“建设农村”,这一转向对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理解这一转向,则需要我们对中国式发展道路有一个结构上的重新理解和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