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主席教导说:"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的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华主席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赶上和超过国外先进水平,我们的成就必须同国外的先进水平比."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外国的研究,学习并"吸取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中合乎科学的方面",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指出:“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育.现在,我们有必要打开外国教育之窗,看看外国教育的动态.有批判地学习一些先进的和有用的东西,这对我们办好教育,加快步伐,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高速度、高效率地把教育质量抓上去,快出人才,多出人才,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试就外国教育的动态,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读者们.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必须认真总结我国的历史经验,认真研究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同时必须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党的十四大报告也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本文试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为什么必须学习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后,特别是粉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国外武装干涉后,列宁为了恢复和发展俄国的国民经济,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尽快赶上和超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提出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外国的先进机器设备,充分利用外资,大胆聘用外国专家等,并批判和纠正了在这些问题上的各种错误观点.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吸取外国的好东西,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为我们全面正确地看待资本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中指出:“要利用外国的智力,把外国人请来参加我们的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办教育,搞技术改造。”随着“对外开放”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进一步贯彻实施,引进国外智力的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各部门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全国几乎所有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都先后从发达国家聘请了长期专家、教师(统称外国专家),到校讲学,指导科研,帮助培养师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又说: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这就为我们明确地指明了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指出了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教育。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封建性自然经济的影响,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存在,特别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们一直很少同外国、尤其是不敢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尽可能利用国外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实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上的转变。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我们必须克服各种思想障碍,保证这个转变的顺利进行。当前,为了解放思想,消除疑虑,澄清是非,拨乱反正,树立正确的态度,需要解决一些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济系各专业特别是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一部分是涉外经济课程。这里所讲的涉外经济课程是指课程的内容直接与国外有关。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涉及外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基本理论及经济思潮,这类课程主要有:“外国经济学说史”、“西方微观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另一类直接涉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及现状,这类课程主要有:“外国经济史”、“世界经济”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指出 :“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 ,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 ,是企业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 ,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 ,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 )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 ,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人民工作的中心。要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0.
数学是工具学科,中学数学又是基础教育学科之一,中学数学教育应该怎样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逐步实现现代化?本文试图就中学数学教育如何进行改革,如何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谈几点看法。 一、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按中小学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  相似文献   

11.
袁孝中 《金陵瞭望》2011,(22):79-79
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被作为一门科学引入中国企业的管理体系.对提高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起到了有效的拉升作用.我们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有必要对国外成熟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究和比对.在比对中吸收其精华。  相似文献   

12.
“以自力更生为主 ,力争外援为辅”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 ,政权尚不稳固 ,经济和科学技术力量薄弱 ,百废待兴 ,而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经济和科技上实行封锁政策的情况下采取的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科技的方针。我们要正确理解和处理“自力更生”和“力争外援”两者之间的关系 ,要以“自力更生”为我们工作的立足点 ,同时积极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事实证明 ,正是在这一正确方针的指导下 ,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和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忠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把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摆在前提和首要位置。这是因为全党同志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  相似文献   

14.
“美加净”商标是全国家喻户晓的老牌子,但4年前在与美国庄臣父子“联姻”后,却被“洋牌子·取而代之,一个老名牌就这样淹没了。4年后的今天,再以每年支付1200万元人民币的代价重赎了回来。这种在对外合作中,因缺乏通盘考虑而受到损失的教训是深刻的,值得企业界引起高度重视。 国家对利用外资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引入外资来引入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以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把企业逐步培育成现代化企业,全面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但是,我们有些地  相似文献   

15.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系指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我国设立的“办事处”、“代表处”、“事务所”和“联络处”等分支机构。由于外国公司、企业(除金融企业外)至今在我国尚未建立分公司,所以它是外国企业在我国从事经济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渠道。对于这方面的法律调整,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综合性的专门立法,因此,开展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将对我国(尤其是经济特区)的外国企业法律制度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外国公司(foreign company,foreign corporation,外国会社)是指依据外国法律设立而在国内开展营业的公司。我国法律称之为“外国企业”。随着对外开放,在我国的外国企业正迅速增加。据统计,到1986年底已达1700家,分布在23个城市。与此同时,我国在海外开办的企业也已达到377家,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应尽快制定  相似文献   

17.
广西经济发展新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经济仍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原因是起点低、底子薄 ,发展战略存在诸多缺陷如过分依赖禀赋资源、过分依赖大西南和缺乏中心大城市等。要想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要想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广西经济必须要有一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为此 ,必须实施 :一、加快建设中心大城市的“心城”战略 ;二、加快引进国外和东部资本及先进技术的“东风”战略 ;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飞跃”战略 ;四、加大思想解放力度并提高知识水平的“开窍”战略。  相似文献   

18.
金融全球化的挑战将要求我们既要利用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 ,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金融监管水平 ,注意防范金融风险 ;为此实行既积极又谨慎的金融对外开放方针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学,都要学史。治修辞学者自不能例外,不能割断历史。如果只懂得今天欧美的修辞学,著书、讲学“言必称欧美”,而对自己祖国昨天和前天的修辞学的“面目漆黑一团”,或者:‘一概无兴趣”,这样,所写的、所讲的只能是“生吞活剥”的欧美理论,很难切合汉语今天的实际。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挖掘、整理中国古代优秀的修辞学文化遗产,借鉴外国先进的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据说,在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统治下的东欧,近年来流传着一则幽默小品:“教师向小学生提问:‘向苏联学习,首先应该学它的什么?答:‘首先要学它的农业技能。’问:‘为什么呢?’答:‘因为它技能高超,能够在本国种地,在外国收粮!’”充满愤恨的冷潮热讽,说明了苏修农业一团糟,年年闹粮荒,年年在国外掠夺、抢购粮食的事实。可是苏修的确是有他们的“技能”的,他们不但能够“在本国种地,在外国收粮,”而且能够“大笔一挥”把一团糟变成“制度的优越也就在这方面显示出来。”六月十一日发行的苏修“新时代”杂志第二十期有一篇奇文“同读者的谈话”就是眼前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