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裴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
唐代王定保《摭言》中记载,李白在采石矶酒后入水捉月而死。这虽为史家证为附会之谈,却为诗人、画家引用。它十分生动具体而形象地概括了李白生活中的两大嗜好:喜酒、爱月。且说他爱月,简直达到了酷爱的程度。他待月、望月、见月、问月、邀月、玩月、泛月、醉月、引月亮为知已,与月亮“永结无情游”。他将山月、海月、江月、水月、松月、萝月、云月、霁月、初月、晓月、满月、出月、落月、中天之月、边月、闺月摄入自己的诗篇之中,与其他寄物相配合,点化出许多美妙的艺术境界,寄 相似文献
2.
周子云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3)
李白这首七绝诗,是他开元十四年(726)出蜀以前之作。李白青年时代,访道任侠,游览蜀中名山胜迹,蛾眉山特别吸引他的兴趣。他曾两次登临徘徊于峨山峨水之间,唱出“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赞美诗句。在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前夕,峨眉的秀丽的山景和清新皎洁的月色,仍然使他萦纡于怀,充满着无限依恋之情,写下这首意境深曲、辞句清朗的七言绝句。李白写诗的地方,据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说:“成都府路嘉定府:太白亭在平羌镇,锦江禅寺有重云阁、太白亭,亭与峨眉相直,即太白题诗处。”按平羌镇是宋龙 相似文献
3.
王隆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12)
李白《峨眉山月歌》写于25五岁出川入渝时,从诗中的地名意象及诗歌声情,分析其中的生命情调.从诗中出现的五个地名意象、“思君”所指为何,以及诗中的情调表现,可以看出《峨眉山月歌》深具眷恋乡园的感伤基调. 相似文献
4.
郗政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战国策·齐策》有段文字:“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盂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后有 相似文献
5.
运用王国维先生“二重证据法”,取上世纪以来大量出土的简帛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释证《天问》原文及王逸章句。主要研究有:一、字义的释证,如利用《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郭店楚简》释证出“昆仑悬圃,其尻安在”,一句中的“尻”应作“居”讲,而不是通常认为的作“尾闾”讲;二、文献的相互印证,如利用战国楚竹书《容成氏》中有关夏、商、周三代历史的内容,与《天问》中的有关内容相互印证;三、文义的释证,如《张家山汉墓竹简引书》对“受寿永多,夫何久长”一句的释证。 相似文献
6.
刘刚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李白《古朗月行》一诗,前人多以为暗刺杨贵妃、安禄山乱国事。本文则从文化学的角度,结合大量有关的月文化史料,对诗意进行了新的解说,认为此诗描写的是诗人早期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以及后来理想的破灭,它象征着诗人大半生的人生,历程与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7.
王政学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
一、《秋浦歌》十七首产生的时代背景唐天宝初年,诗人李白来到了长安。在此后三年的生活中,他渴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理想破灭了,而逐渐代之以怀才不遇和有志莫酬的感慨,《旧唐书》记载李白“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其实,李白是在朝中权贵们的排斥之下,离开长安的。长安三年之后,李白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8.
9.
吕永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
我国自从屈原触类取象,以橘自况之后,不少深于比兴、善于取象的诗人也托物寓意,创造了许许多多“物”“我”同一的自我象征。例如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的碧荷、“虽照春阳晖,复悲高秋月”的孤兰、“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和“皓齿终不发,劳心空自持”的美人等等,其实都是负才拓落的诗人自我象征。但最典型的,还是他长歌当哭的《临终歌》: 相似文献
10.
孙顺霖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乐府古诗《蜀道难》,是我国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长期被称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殷璠《河岳英灵集》)的千古绝唱。其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句的“峨嵋”,到底指什么地方?对这一句应怎样理解?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唐诗文版本,凡注李白《蜀道难》中“峨嵋”者都谓“四川蛾嵋县西南峨嵋山”(本文为后面叙述方便,暂称之为“南峨嵋”)。 相似文献
11.
吴怀东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0(1):94-99,12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名句。传统认为,“臭”字是腐败难闻的意思,上下两句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当时贫富分化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代学人另辟新解,因“臭”字本是多音多义字,根据诗歌的写实性,认为此处读音是xiù,指气味,在此诗句中特指香味。学术界从语言学层面已有深入辨析,否定了新解,其说可从。杜甫经历了极度贫困的生活,建立了独特的社会观察视角,形成了自觉的民本情怀,关怀民生疾苦,关心贫富分化,其诗歌叙事很重要的特点是推己及人,融个体经历与社会观察、感受于一体。从文学表达的自身规律角度看,艺术真实并不等于生活真实,杜甫其实是通过艺术典型化,综合表现了自己既往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取得艺术真实的效果。因此,将“朱门酒肉臭”之“臭”字理解为腐败难闻的意思,更符合他的思想与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2.
《水经注》在描述黄河大北干流的文字中 ,缺少关于今内蒙古、陕西、山西三省区 2 30 0 0km2 的支流情况。缺失上述记载的原因是 :在北魏、东魏时期 ,该地区为官方划定的军事性质游牧区 ,是军警用马的驯养基地。因此该区未设任何地方行政机构 ,也不属于任何州、镇、郡、县管辖 ,故没有户口数字的记载。从 4世纪 70年代到 6世纪 2 0年代的 15 0年中 ,本区牲畜数量增长近 10倍 ,草原严重超载 ,加之以气候干冷 ,促进了鄂尔多高原的沙漠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后盈余分布法是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一种方法.利用管理后盈余分布法研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为避免亏损或获得配股权及增发权,通过盈余管理将净资产收益率(ROE)维持在略高于0、6%与10%的区间上;进一步分析了总资产收益率(ROA)的分布,发现其与ROE的分布存在系统性差异,说明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及格线可能操纵了净资产,进而提供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随着配股政策和增发政策的演进而改变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张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4):96-99
《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同为前期创造社的期刊,但是对于两者的关系,人们一直简单地认为《创造周报》是作为弥补《创造》季刊的不足而存在的。通过对这两份刊物的初版时间、栏目设置以及作者群体的考察和辨析,我们会发现其实两者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5.
史密簋铭文与齐国的方伯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2):98-102
根据史密簋铭文所透现的史实 ,从师俗、史密的身份、国属入手 ,考证两人是兼地方与中央双重官职身份的西周重臣 ,他们只能来自于齐国 ,故而周王命他们率领以齐师为主力的诸侯国军队合击南夷。齐国是西周的重要方伯 ,拥有对东方的征伐大权 ,只要周王命令 ,就可以实行征伐 ,无需周王另派将领统帅自己的军队。当时周王朝衰微 ,周王也没有能力来指挥齐国的军队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道德劝善思想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自明代末年,由袁黄、颜茂猷等儒家士人鼓动起来的一场道德劝善运动影响所及非常普遍,在整个清代经久不衰。本文主旨在于揭示三点:第一,通过对劝善思想的观念史的溯源性探讨,以说明明清之际劝善理论与儒学经典构成了某种文本上的诠释关系;第二,两汉经学时代的政治思想及魏晋隋唐的宗教思想,为晚明以降的劝善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第三,宋以后渐趋明显的儒释道彼此冲撞、互为交织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明末清初劝善运动的重要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17.
彭玉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51-54
传统目录学里对古代文学批评学术理念的逐步深化和细密是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文章考察了古代诗文评著作在目录学中分化演进的轨迹:从总集——文史——诗评、文评——诗文评,并通过对传统目录学里对古代诗文评著作的整理、归类和研究的分析,试图为20世纪之前的批评史研究作一粗线条的勾勒,以凸现其学术理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国宾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3):326-337
关于阿保机与述律王后久有废长立次之志,这几乎为史家所一致认可.然而,耶律倍并非史论所称的一介儒生,而是兼具文武之才的契丹精英;耶律德光也非仅具“契丹民族的尚武精神”的铁骑胡儿.阿保机于“河北之败”后,并未产生易储之志;设东丹亦非为了外放倍;而在其生命的最后百余日中,却在深刻反省前衍并着手补救之. 相似文献
19.
徐枫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9(3):49-56
作为常州词派的代表作之一 ,张惠言的《茗柯词》具有一定的溯源开境之作用。其所开的“新境”主要有二 :一是以“热肠郁思”之笔写春咏春 ,意高格高 ,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 ,翻出词家之旧窠 ,创出春词之新境 ;二是借托情寄意之物 ,开别有会心之新意象。但就总体而言 ,张氏创作所开新境影响不大 ,常州词派的创作理论之影响远远大于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20.
龚玉钦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6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作为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已42年之久,回溯与其血脉相连的新疆学院院刊《新芒月刊》,办刊历史已达76年。作为学校学术窗口的学报不仅显示了学校发展成长的历史轨迹,也是学校文化教育事业的缩影。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经厉了30、40年代烽火洗礼,50、60年代办刊、停顿,70、80年代探索、实践,90年代和新世纪成长等不同历史时期。其办刊历程载录了几代新大学人在教育科研工作中辛勤耕耘的业绩,其成长壮大促进了新疆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为边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