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麻含量对织物散湿性能及挺括、平整性能的影响较大.对全麻、麻80/涤20、麻60/涤40、麻40/涤60、麻20/涤80、全涤六种织物的散湿性能、压缩性能、拉伸性能及折皱回复角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混纺比例为麻20/涤80织物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麻含量对织物散湿性能及挺括、平整性能的影响较大.对全麻、麻80/涤20、麻60/涤40、麻40/涤60、麻2.0/涤80、全涤六种织物的散湿性能、压缩性能、拉伸性能及折皱回复角进行系统分析,得出混纺比例为麻2.0/涤80织物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目前国内现有的涤纶微细旦空变丝、网络丝仿真丝绸织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服用性能分析。试验表明:涤纶微细旦空变丝、网络丝织物手感柔软,悬垂性好,折皱回复能力强,导湿透湿拒水,有一定的透气性。随着单丝dpf值增大,织物悬垂性下降,折皱回复角提高,手感变硬,导湿能力增强。织物的透气透湿性和起毛起球性受dpf影响较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织物结构状态。涤纶微细旦空变丝织物和网络丝织物相比,出现空变丝织物透气性较好,易起毛起球,网络丝织物透气性稍差,不易起毛起球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丝/棉织物以其柔和的光泽以及细腻的手感,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优良的悬垂性而成为人们青睐的高品质纺织面料,但丝/棉织物的一个明显弱点是湿态弹性回复角太低,在家庭洗涤或润湿状态下容易产生折皱,本文针对此弱点进行了探讨,采用柠檬酸整理剂对织物进行抗皱处理,讨论了整理剂用量、烘焙温度、烘焙时间、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等工艺参数对丝棉织物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测试在不同整理条件下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获得了优化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大麻纤维是最具绿色环保特征的纤维之一,文章主要测试分析了大麻纤维、大麻纯混纺纱线和大麻织物的基本性能,包括大麻纤维的形态结构、强度、伸长率、细度、耐摩擦性能和回潮率,纯大麻纱和麻棉混纺纱的纱线捻度和断裂强度以及大麻织物的织物厚度、弯曲性能和拉伸性能等.通过与亚麻、苎麻纤维性能比较,突出大麻纤维的性能优势,从而利用大麻纤维的优势和我国丰富的大麻资源来开发优质的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扩大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宽幅、高速、无梭织机的应用日益广泛,细支、高密、化纤混纺、纯纺、高强、多功能织物不断出现,因此对浆纱技术和浆料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各种高性能的新型的变性浆料便应运而生了。目前,变性浆料主要有变性淀粉浆料和变性聚乙烯醇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分散染料上染超细旦涤纶仿真丝织物的上染速率曲线,研究了超细旦涤纶仿真丝织物染色提升性和色牢度.研究结果表明,超细旦涤纶仿真丝织物分散染料染色提升性较好,皂洗牢度为2~3级,摩擦牢度为3~4级.  相似文献   

8.
针对色纱织物存在不同颜色,密度检测具有较大难度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方向光源的色纱织物密度图像检测算法。利用织物的3D表面结构来弱化色纱织物的色彩信号,使用正方形分布的4个定向光源在特定的照射角度下对色纱织物进行照明及采样,再把4个图像进行融合,使融合后的图像集成了每张图像中较清晰的部分。对于局部加权回归算法中宽度系数不能因为织物改变而自适应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算法,让不同织物具有适合的宽度系数去平滑其投影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准确率可达99.17%,适合在色纱织物密度检测方面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先提出线性回复力的特点,然后结合实例,说明特点的应用.最后指出,鉴别真、假线性回复力是判断简谐振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对织物组织与织物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长期以来关于织物性能的各种测试以及织物性能与织物组织的关系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方法和结论.文章通过对织物组织与织物各种性能之间关系的种种论证,从而对织物组织与织物性能有了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11.
从POY原丝各细分纤维纤度与孔数的对比选择、牵伸温度和网络压空等方面入手 ,剖析了涤纶牵伸复合丝织物染色疵点的成因及其布面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目前国内现有的涤纶超细、微细、细旦、涤与棉交织、纯棉桃皮绒织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服用性能研究,并在性能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服装成形的要求对涤纶桃皮绒织物进行了灰色聚类判别分析,为桃皮绒织物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分散染料加稀土助剂在涤纶织物染色中的应用研究结果.通过小样试验、工业生产扩大试验,发现稀土能提高多种分散染料的上染率,减少染料使用率达5—10%,并能改善染料的勾染性和织物的手感.初步探讨了稀土的助染机理和提高染料上染率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教学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对理论正确尺寸的概念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得出了理论正确尺寸是不附带公差的理想尺寸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理想方向和理想位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纤维临界溶解时间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试验测试,探讨了有机氟树脂耐久性拒水拒油整理的机理。表明交联剂存在时,与有机氟树脂形成三维网状树脂,沉积在涤纶维表面、纤维之间及纤维的非结晶区部分,或者与涤纶分子羟基之间发生交联反应,从而提高了耐久性。  相似文献   

16.
探究自组惠斯登电桥的灵敏度,分析影响电桥灵敏度的因素,用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作比较.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多余三角形材料皱曲模型”导出了皱曲各阶临界切向压应力式和凸缘变形区中最大切向压应力式,进而给出了不皱曲判据和皱曲各阶临界模态跳跃式的变化规律,以不锈钢0Cr18Ni9板材为算例,绘出了皱曲各阶最大极限预报与控制图和皱曲极限预报与控制全图,得出了0阶模态时的皱曲极限是皱曲和后皱曲极限预报与控制的依据,皱曲和后皱曲判据既适用于恒压边力拉深,更适用于变压边力拉深。  相似文献   

18.
在高性能路由器中采用多维交换结构是解决可扩展性的一种方法。在实现这种交换结构时,随着节点数目的增多,交换结构出现故障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该文在mesh/torus结构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死锁恢复策略的容错路由算法MMAR。基于各非故障节点周围链路的状态,MMAR能容错任意形状的故障模型且所需虚拟通道数少。通过在凹形区域表面节点中设置该凹形区域内节点位置信息表,该算法能避免消息进入与其目的节点无关的凹形区域以使绕道路径最短。该文给出了在256个节点的二维torus中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直接互连结构DIN应用到数据交换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数据交换应用特性,对DIN中的吞吐量、时延、路由算法和死锁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DIN中的理想吞吐量与结构规模的倒数成正比。把DIN应用到数据交换结构中,源路由表技术和最短路径算法更适合,采用死锁恢复机制能更好的利用系统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