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导政治参与需求、提升政治参与水平、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充分认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战略意义并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时代的要求,而从规范层面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路展开深入系统分析尤为重要。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需要着力健全参与制度、拓宽参与渠道、培育公民社会、提高公民素质、塑造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性的产物,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的价值系统。将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的构建置于现代性的背景和框架内进行研究,从现有国内外的文献来看,相对薄弱而分散。在现代性的宏观视野下,现代教育对公民社会的构建之间具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现代教育是公民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且是公民社会持续衍生的关键保障。现代教育通过塑造现代公民身份、整合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系统来实现对公民社会构建的功能。现代教育与公民社会构建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路径的探索,对当下中国公民社会的建立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秦娟 《天府新论》2004,(Z2):25-26
政治参与是衡量一国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准.在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探讨公民的政治参与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必须进一步扩大公民的参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政治参与是衡量一国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准。在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 ,探讨公民的政治参与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必须进一步扩大公民的参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是公民的社会,在建设现代化和走向法制社会的中国,造就一大批既注重主体权利、同时对国家和社会极具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是大学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科学界定现代公民的概念,明确在大学进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掌握公民教育的内容,是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使得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当代社会转型加速了社会观念的变迁,孕育了新的公民理念,对公民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为公民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与挑战。有鉴于此,2010年11月27日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家庭教育先天不足、学校教育存在问题,部分学生艰苦奋斗意识薄弱,艰苦奋斗精神缺失,劳动观念不强,心理承受力差,学习不刻苦,追求享乐奢华。必须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明确教育内涵,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教育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打造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教育的立体格局。  相似文献   

8.
韩慧 《东岳论丛》2011,32(8):70-74
群体性政治参与是当前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社会转型期的公民群体性政治参与呈现出膨胀性、分散性、非理性和突发性等问题特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转型期我国公民群体性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必须选择法治的路径。因为法治能够为群体性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提供成熟的理性公民、理性的行为范式、公平的价值理念、有效的制度保障。可以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司法四个环节入手,完善法治机制,推进公民群体性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公民社会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古老的概念。随着时间推移,公民社会具有不同含义。对于转型中的我国而言,我们的社会制度背景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在西方公民社会不言而喻的制度背景,对中国而言并不是一个前提。这样就可能出现,我们在说公民社会的时候,不同人会有不同理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公民社会的生成与公民身份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结构最大的变化在于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公民社会空间。作为历史范畴的公民社会所具有的品德,对我国公民身份的变迁起着共生性的推动作用。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改革之前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及二元色彩逐步被现代公民的角色所代替。公民身份是极其复杂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根据现代公民身份理论,其基本含义主要强调单体公民的公共生活中的权利、责任、义务精神,对共同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魏红征 《理论界》2012,(4):34-36
明确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公共管理学的价值与需求,对于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实践水平与学科发展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比较和回溯研究方法对不同社会时期中外公共管理学价值与需求的发展变化进行追本溯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学发展现状提出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公共管理学的价值与需求。  相似文献   

12.
张勇濂 《理论界》2008,(12):13-14
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发生,是我国转型期城市社会问题和矛盾交织的突出表现。因此,维护转型期城市社会的稳定,避免社会冲突,必须以动态的思路把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和社会转型的实际情况、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处置。在推进城市和谐建设和发展中确定和建立科学的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目标、策略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两型社会”建设与公民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加强公民环境教育既有助于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又可以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跨越。以政府、传播媒体、学校、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家庭等为主体的教育实施者,应该从环境科学、环境法规和环境道德等方面着重对政府官员、企业高层管理者、学生和普通公民进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公民社会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政治文明的价值指向。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社会的发展状况是互为条件、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公民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这说明公民教育已经成为推进我国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大力发展公民教育,培育公民的民主政治意识,完善我国公民社会建设,努力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高效化、科学化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浙江省20世纪30年代公民教育为例,通过对浙江省图书馆和杭州市图书馆所藏的部分民国时期杂志、报纸所载资料以及相关资料的分析,探讨了浙江省公民教育失败的原因和国家现代化与公民教育事业成败之间的关系,旨在对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从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出发,澄清了公民和公民教育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公民教育的措施: 创造一个有利于公民教育的社会环境,公民教育要特别突出权利意识教育和创新教育,在学校中建设包括公民教育和公民训练在内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给、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引导政治参与需求、提升政治参与水平,已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是建设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体现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尺、监督公共权力的关键要素、提升政治权威的有效途径、维护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培育公民意识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8.
转型期社会建设基本概念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转型是研究社会建设问题的历史大背景,从社会转型的视角研究社会建设问题是社会建设理论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通过对社会转型的内涵及其复杂性、社会转型期的认识和梳理以及社会建设范围与内涵的研究分析,解读并归纳出了转型期社会建设的概念,希望借此引发人们对转型期社会建设问题的关注,并推动有志于此的学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慈善事业现状和功能的分析,指出当前慈善事业在我国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弘扬社会公平,提升整个社会道德文化的作用;通过国家一市场一公民社会的研究视角,分析了慈善事业目前的运行模式,并指出重构慈善事业发展目标,是现代公民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也是慈善事业稳定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社会建设基本概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是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建设的历史大背景。从社会转型的视角研究社会建设问题是社会建设理论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通过对社会转型的内涵及其复杂性、对社会转型期认识的梳理以及社会建设范围与内涵的研究分析,解读并归纳转型期社会建设概念,希望借此引发人们对转型期社会建设问题的关注,并推动有志于此的学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