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要求。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面向世界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发展 ,及其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在时间意义上表现为面向未来 ,它反映了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本性 ,是推动人类进步的精神力量。在内在实质上表现为不断创新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使其永葆青春的活力 ,其关键在于解放思想 ,面向社会与现实。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过开放的窗口,各种闻所未闻的新思潮,新观念、新方法纷至沓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从未遇到的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要求接踵而至。这一切,不同程度地传递出历史前进的步伐和科学发展要求的信息,并在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与党性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现代哲学在出发点与目标、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审视问题的方法论等等问题上 ,有着重大的、根本的差别。因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 ,但不能将其根本的党性原则撤除 ,使之与现代西方哲学“接轨”甚至合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从中吸取新东西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正如梅林所说:“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以最后真理为其终点的体系”。一、革命导师一贯反对虚构所谓完整体系。在哲学史上,那些企图建立一个完整体系的哲学家,都力图把自己的观点和学说说  相似文献   

5.
焦佩锋 《理论界》2009,(8):25-2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使任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构和建构解成为可能,哲学史和共运史业已证明了这一点,不幸的是这种状况从马克思、恩格斯在世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其中也不乏诸多真知灼见,但分享开放性前提的同时必须注意:任何理论的应用都需要澄明和界定其基本前提.我们不仅要问:马克思主义哲学开放性时应秉持的前提在何种意义上提出的?无疑是感性的社会现实问题.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意义所在.任何对此问题的含混回答或避而不谈,只会为各种附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做法大开方便之门.这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是必须省察的,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些批判性的检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是实践的,从而也就决定了它的理论体系是开放的。然而,在我们的哲学教学和研究中,长期以来被禁锢在三十年代苏联的哲学体系结构之中。这种状况,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还应当承认,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本性的传统思维方式,仍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因此,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及其理论体系的开放性,是很有必要的。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发展客观需要的基础上创立的,同时,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本性的集中表现。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具有丰富理论价值与实际应用能力,它在解释当下社会的生产生活的规律的同时,也对今后的社会发展形态进行了预测.它是一笔巨大宝藏,能够分析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的同时,也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构想.社会主义作为一个过渡阶段,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也能对其进行科学分析与指导.马克思所揭示的物质生产规律、阶级斗争理论...  相似文献   

8.
近来,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和体系问题讨论很热烈。我们认为,这个讨论很有必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至今天已经一百多年了。各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包括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写了许多有关的著作,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和发展无疑都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勿庸讳言,长期以来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无论在内容和体系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发现,早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甚至更早的时候,许多哲学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关于人的存在及其发展的学说 ,而传统哲学没有意识到这一性质 ,它们把脱离人的外在世界的自然物或理性精神作为哲学形成的根基或立足点 ,从而陷入了自身难以克服的困境之中。马克思则以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为立足点建立了新的哲学理论 ,实现了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克服了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对立的局面 ,体现了新旧哲学研究视阈的差别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0.
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列宁曾经说过,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功绩,就是引导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他们创造的革命理论,阐明了这种结合的必要性”。(《列宁全集》第4卷,第225页)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前人的积极思想成果和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从哲学上科学地论证了结合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必要性,给全世界无产阶级指出了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由之路。因此,结合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极其重要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使结合范畴得到了多方面的运用和发展,赋予了更深刻的内容,具有完整的科学形态。深入研究和探讨结合范畴,对于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学思想可以从两个方面阐述 :( 1)生态学的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概念的理解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辨证统一 ,自然不仅是一个自在概念 ,也是一个社会概念和生态概念 ,即辨证概念 ;( 2 )生态学的社会观 :自然是一个辨证概念 ,又是一个革命概念———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才能有机地结合 ,自然的异化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前一个时期有极少数人打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再认识”的旗号,通过歪曲、篡改其实质内容,宣扬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甚至公然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再认识”,因为“再认识”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环节,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和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具体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反思和理论建构,论述了这种理论建构的历史、文化哲学根源,阐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试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韩永荣,沈跃春哲学应用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途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邓小平是哲学应用的典范。他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地...  相似文献   

15.
过去,我们在批判和反驳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时,总是偏重于强调我们的时代没有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但是,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并没有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会过时,更没有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不会过时。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会过时和不可超越的。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超越又是与创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后者,也就必然没有前者。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的今天,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而这一重大事业要想顺利开展,离不开对其运行机制的深入探讨。我们应从理论和实际、真理和价值、国际性和民族性、中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创新、普遍性的理论学习和深入的专业研究相结合等方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复杂系统内各个要素的属性、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总结出其中的深层机制和规律,以推动理论创新,促进这一历史伟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仲士 《天府新论》1996,(4):48-50,93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及前景王仲士1845—1846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至今,已有整整150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八卷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根据同时代的发展相应的原则,把马哲史划分为两大阶段:“19世纪下半叶是它诞生、形成和系统化的阶段,20世纪是...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以其非凡的智慧和胆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哲学方法,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完整体系,只有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住这个体系,才能全面、准确、深刻地揭示这个体系的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命运始终同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从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各自特定的时代条件下,在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的过程中,通过哲学创新,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而又一脉相承的理论成果,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和江泽民哲学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不同阶段。一、毛泽东哲学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五四运动前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的传播扫清了障碍,各种挂…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即将跨入21世纪。纵观20世纪的历史,任何尊重事实,不带偏见的人都应该承认: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是本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实践,它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新纪元。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自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后,经过70年曲折坎坷的道路,也发生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然而已出现的事实,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局势的这一风云变幻,给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人们不能不思考和提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归结到一点,就是:我们还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不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是我们也应该从上述深刻教训中,冷静地思考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里仅就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