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东南亚国家是中国的近邻,东盟又是亚洲地区卓有成效的地区性合作组织。处理好与东盟的关系,对维护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在东盟成立的初期,它实行的却是反华的政策,对双方关系的正常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试从东盟国内的华人问题,以及中国和美国的影响探讨东盟制定仇华政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郭琼 《兰州学刊》2008,(12):49-51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和东盟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政治上,双方确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经济上,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安全上,中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而中国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东盟的平衡外交战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促成中国与东盟关系取得新进展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多边的层次探讨最近几年东盟对华政策的演变、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当前东盟对华政策的主要内容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全面接触、充分利用、加强制衡。今后,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与逐步强盛,东盟将继续奉行对华友好政策,但是,这种对华友好政策,绝对不是一边倒,而是在各个大国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4.
尤泽顺 《东南学术》2011,(5):240-248
本文以中国东盟关系的话语建构为例,把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CDA)和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视角相结合,对《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2008)与中国东盟关系相关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以此揭示话语、身份建构与中国东盟关系的互动。分析发现,近年来双边关系的改善与中国官方报纸增加对东盟正面身份的建构存在正相关关系;后现代国际关系和建构主义理论主张的"国家身份是建构的和变化的"观点是合理的;CDA能为国际关系领域的语言研究提供其所急需的话语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5.
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对东盟经济尤其是旅游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部分东盟国家造成了社会恐慌和不稳定,使东盟内部关系以及东盟与中国关系遭受了严峻的考验。从正面效应来看,"非典"疫情促进了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百年变局之际,中国-东盟区域贸易投资合作逆势增长,双边合作关系不断增强,东盟已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注入新的动能。然而,随着中国-东盟高水平经贸关系的确立,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发展与合作不平衡问题愈加凸显。鉴于此,通过构建中国-东盟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各国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及梯度划分;结合不同梯队国家金融发展的现实状况,为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发展与合作提出符合现实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百年变局之际,中国-东盟区域贸易投资合作逆势增长,双边合作关系不断增强,东盟已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注入新的动能。然而,随着中国-东盟高水平经贸关系的确立,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发展与合作不平衡问题愈加凸显。鉴于此,通过构建中国-东盟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各国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及梯度划分;结合不同梯队国家金融发展的现实状况,为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发展与合作提出符合现实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安全共同体理论是当前研究东盟发展问题的新兴理论。安全共同体的形成建立在成员国对观念与规范的集体认同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东盟规范(norms)产生的历史渊源,以及二战前东南亚亲西方国家的地区安全利益与国家安全利益从对立走向一致的过程。新的地区安全观念和地区秩序规范的产生,不仅推动了东盟组织的成立,也标志着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启动。  相似文献   

9.
林琳  王欣 《东岳论丛》2015,36(1):149-152
近年来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发展不断加快。但针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投资关系的研究相对不足。本文运用混合回归的方法对2004-2011年间东盟十国对中国的出口和投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中国-东盟贸易与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就东盟十国对中国的出口和投资而言,出口对投资的影响要大于投资对出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东盟今后的经贸合作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光厚 《兰州学刊》2007,19(2):64-67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东盟关系中存在的东盟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安全顾虑问题.文章首先剖析了东盟各国在安全上对中国的不同判断;其后,文章论述了东盟一些国家对中国安全顾虑形成的国际体系方面的原因和历史原因;最后,深入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为消除彼此间的安全问题、增进安全上的互信而进行的安全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