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给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树立广义政治观,科学理解政治发展的内涵.积极创新思维方式,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基础.政治改革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根本出路.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是四重危机.金融危机的发生,既有其经济根源,又有其文化根源.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是文化危机、信用危机.信用就是金钱.应对金融危机,应注意社会是全面的社会,应全面建设.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国家的发展,应是全面发展;民族的发展,应是全面发展.人类文明建设,应是"五个文明"建设.不仅要重视国家利益,而且更要重视人类利益.追求利益,不应是自私自利,而应是双赢、多赢.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发展应该是一种包括政治发展在内的全面发展.以前,当我们论及少数民族发展问题时,政治发展问题被忽视了,这种认识显然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同经济关系的论述是不相吻合的,关键是不利于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事实上,只有包括政治发展在内的少数民族发展才是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是人与社会、自然全面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邓小平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深入学习邓小平发展思想,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发展,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社会主义题中之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重在科学,就是发展必须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贵在实效,就是发展必须惠及所有的人,解决人的所有问题,让人民共同享有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来的,是我国社会发展到关键时期的要求,是总结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结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决定了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决定了科学发展现的指导作用.在实践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正确把握科学发展现,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7.
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期面对发展新要求、发展新困境而产生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内涵的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创新.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发展方向、发展动力;是当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灵魂.探析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是不同于增长的概念,发展既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的发展.从我国的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的目标来看,发展首先是贫困群体经济状况的改善,同时也是其能力发展的过程.共享发展是对扶贫开发中价值物的共同享有,不但包括共享扶贫开发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共享发展过程中有价值的东西.对发展成果及过程的享有和对这种享有的认知会增强人们的获得感.社会工作参与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会更好地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发展,也会增强人们的获得感.社会工作在促进共建共享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难题.西方企业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成熟的.研究西方市场经济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对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和条件,中国企业的发展道路必将是一个循着并且超越市场经济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追求跨越式发展态势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目标之一.但是,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非由主观预期决定,而是取决于跨越式发展的机制形成.跨越发展态势来源跨越式发展机制,跨越发展机制的构建前提是破解跨越式发展机理.迄今为止,研究跨越式发展机理的成果较少.文章根据重庆市长寿区2002年以来的实际经验说明,跨越式发展机理是由发展战略思路、发展平台、创新中形成的可持续发展体制三个方面的合力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