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及早期特征章权才中华民族凝聚力,就是中华民族赖以统一、独立和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具体而言,它内涵着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有...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民族社会心理和民族行为风范层面的释放和表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及其释放,源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基质,这种基质在思想领域和生活领域表现为“和而不同”的认知形式,是中华民族在个体层面上的自立、自强、自由和群体层面上的共生、共存、共荣,是内化为个人性格特征、民族社会心理、个人潜意识的民族思维方式。但是古代儒家“多元一体”观也存在着先天性缺陷,即内存着反“中庸”的倾向。这就需要一种现代性,主要是公共理性去克服这种缺陷。因此,当代中国的人文价值应着力从实事求是/科学理性,天下为公/公民权利,修己安人/公共权力,自知之明/文化自觉四个方面去传承和创新,从而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民族认同与民族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素质是一种群体素质,即民族整体素质。它不仅是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民族意识和道德素质。民族素质的提升将会增强社会凝聚力,增加民族认同感。提升中华民族素质,激发我国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是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化共识与中国近现代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逻辑起点探讨中国近现代民族凝聚力问题,首先必须确立一个逻辑起点。必须先弄清什么是民族凝聚力,它的内涵与特征是什么。否则,一切问题都无从谈起。我认为,民族凝聚力就是民族内部形成文化共识而促使民族成员相互吸引、团结、统一的作用。文化共识及其作用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涵。它主要表现为在民族主体(民族成员)文化心理的观念层次上形成认同而产生对主体本身的作用。①由此,一般说来,一个民族的文化共识是否形成和处于稳定状态是判断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与否的根本标志,同时也反映了该民族发展的状况。这样,必须在界定民族凝聚力内涵的前提下,揭示民族文化共识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表征状况(内容的构成及其变化特点),才能真正弄清近现代民族凝聚力问题。因此,我们研究近现代民族凝聚力问题,就主要是揭示近现代社会人们思想行为在近代化过程中的认同特点,即民族文化共识形成的特点。我们知道,文化共识与文化一样不仅依赖于文化本身的传播功能而具有继承性,而且依赖于文化的实践性而具有创新性。因此,一般一个民族在不同时期随文化的发展而具有不同时期的文化共识,民族文化共识  相似文献   

5.
论民族凝聚力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动能显然是与民族个体成员的素质和动能有关的,但更与该民族的凝聚力密切相连.稳固的、高强度的民族征聚力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为现代化提供强劲的动力,促进现代化过程的有序进行.因此,巩固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必然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下,笔者就民族凝聚力与传统文化问题作些探讨.凝聚力指的是组织内各要素的协调性和整合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群体凝聚力是群体一致程度的特性,具体表现为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群体凝聚力是使群体成员…  相似文献   

6.
民族凝聚力问题的提出有着划时代的现实意义。它与我们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族凝聚力,在历史平面上,发源于民族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内部,是在民族价值观(民族精神)导向下,由以上诸因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向心力、集聚力和粘合力。这种凝聚力的增长与消解,一刻也离不开民族价值观的引导。中华民族凝聚力扎根于中华民族价值观之中,价值观是民族凝聚力发挥功能的基因和结果。是团结、维系和引导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伟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民族凝聚力的定义已有了多种提法,如:“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是一种涵盖面较广的合力”。“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精神问题”,“中华民族精神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缔造的素质和品格。”等等。然而,这些提法仍然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的描述性定义,而非逻辑研究方法的通过结构性分析揭示概念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伟大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团结、国家内聚和社会稳定的一种精神和物质的力量,它是在自然和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多种形式,贯穿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一)爱国主义的凝聚力是在自然和社会的诸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民族共同体自身矛盾运动的产物。几千年来,把我国各族人民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纽带,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华民族凝聚力产生的历史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宏观的历史学角度探索中华民族凝聚力产生的历史原因,分析民族凝聚力与地理环境、政治传统、思想文化、民族因素间的关系。中华民族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这股力量维系着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它是全民族在共同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群体力量,在历史的积淀中它不断组合变迁,成长壮大。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分裂和割据的时期,然而统一始终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抵制了分裂和内耗。凝聚力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带来了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与中华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迫切需要;是三个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和丰厚的理论内涵。是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振兴的深层次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推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动力。是构建民族新精神、创造中华民族的现代品格和时代风貌的需要。更广泛地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整体利益,齐心合力地为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主要来源于中华传统“天下一家”思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概念起源于中国近代国家转型时期“中华民族”的国族建构,发展于全民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历史性锻造,成熟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整体性熔铸,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认同性和世界性。应该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功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引领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承接中华民族文明成果的深层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表达。作为认同的基本向度,民族文化的价值观认同为我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方法。民族成员价值观认同的可塑、其政治动物的本性以及共同体权威与价值观认同的互动,是我们理解强化认同何以可能的基础和条件。在现实性上,个体成员社会性表征的固化和民族性内涵的表达,养成与共同体推崇相一致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以便生成理解认同的群体视域,是强化认同实现的要求和标的。就此意义而言,所谓价值观的强化认同,无非是民族国家在特定的场阈中对个体成员所进行的教育引导和强制推崇。  相似文献   

13.
社会凝聚力是社会发展的重大内驱力,它源于其成员自律的、内在的集团向心力,是使一个民族得以挤身于世界各民族之林,盛而不衰的巨大力量之源.这种社会凝聚力就是我们社会一般倡导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应为我们社会所倡导,并使之有效地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这种精神化了的社会凝聚力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血缘的、家族的、社会的、国家的诸多种层而的展示可以明证其内在规定的有效性和现实性.而如果我们将同属于汉文化圈的日本  相似文献   

14.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实体的功能性存在,它的产生发展与民族实体的生成发展是一致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并且是惟一一支保持自己的历史传统,从未中断或衰亡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同化、融合进入中华范围内的其他民族,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壮大和发展自己,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这些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文化理性精神。中华民族历来以文化的高低作为判别民族的标准,对待各民族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一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凝聚力主要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结合上的协调性和整合性,相反的概念是离散性。较高的社会凝聚力表现为社会或社会子单元中人们共同一致的合作行为,社会正是以这种合作行为为特征的。任何社会都必须保持最低限度的凝聚力,否则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行,甚至会趋于解体。社会凝聚力既然表现为社会成员共同一致的合作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就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在目标、利益和相互关系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协调性和整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不是同等内涵的概念。中国文化精神是中性的概念,中华民族精神是褒义的概念。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秀成分构成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积极成分,属于优秀文化传统的范畴,但并不等于民族精神,而要通过价值整合和理论提炼才能转化为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以崇古、征圣、宗经为表现,以唯伦理思维为特征的守成精神;近现代以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为表现,以唯政治思维为特征的革命精神;当代以改革开放为表现,以唯经济思维为特征的开拓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本质内涵的中国梦,是由无数中华民族成员个体梦想汇聚而成的国族梦,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与价值追求。国家是政治实体的最高形式、民族精神的政治外壳、民族意志和命运的物质体现。国家认同观照民族特性、民族精神、民族意志与民族愿景,是中国梦认同的价值归旨。依据民族共同社会特征承认中国梦这一族群梦,进而获得国家共同体的认同,是个体民族成员与生俱来的基本认知与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梦认同的特定场域与国家认同的现实依托,构成中国梦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结合的实践载体,也是中国梦认同到国家认同价值演进的具体场景。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高度互补,则为中国梦认同归旨于国家认同提供了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场域中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赓续与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集体认同意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亦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从历史逻辑的视角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历史发展链条中逐步生成和敞显的,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是一个连贯的、前后相继的历史进程。就现实逻辑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关系融洽与和谐,进而提升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基础和前提,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通过“认同谱系”(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营造一种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团结氛围。在新时代场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祭祀作为一种仪式性的活动,它的重复性让"过去"在时间上再次重现,空间上再次被群体成员经历,这种仪式化的经验将成为一种文化记忆植根于群体成员之中。黄帝作为有史可考的华夏族始祖,通过对其祭祀可以唤醒群体成员的文化记忆,增强身份认同感。这种文化记忆就成为群体的精神财富,当这个财富越大的时候,群体之间的凝聚力也就越强。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民族,在今天炎黄子孙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这一方面表现在中华民族母体——中国大陆民族团结,政治、社会秩序稳定,人心思治,正为祖国的富强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另一方面表现在分离母体的民族支裔——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对大陆向心力的增强.现在中华民族已形成了一个以大陆为轴心,具有极大聚合力的民族大家庭.这无疑是依托于祖国改革开放政策、现代化建设成就和综合国力的上升;但是,民族凝聚力反映的是一定时期中民族内部的结合状态,是民族主体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激荡的产物,而民族主体因素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精神.因此,中华当代凝聚力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现实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当从民族文化特征与社会条件的相互关系中来分析和观照中华当代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