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157天的旅行     
柳世聪用三年多的时间骑自行车游历了差不多整个中国对于29岁的柳世聪来说,骑自行车环游中国仅仅是他人生的开始。2007年6月16日下午,柳世聪骑着他那辆山地自行车缓缓回到三年前的起点——清华大学礼堂前的日晷处,等候在这里的朋友们为他送上了鲜花和掌声。  相似文献   

2.
堂嫂在离我们这个市区三十多里的镇政府上班,前些年,她骑着自行车上班,每天都要辛苦地花两个多小时奔波在上下班的路上。一个月前,堂哥给她买了辆电动自行车,骑着电动自行车,堂嫂非常高兴:“不用再蹬自行车了。双脚舒服地放在踏板上,清风拂面、目视前方,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感觉和电视上那些开着高级跑车的时髦女郎差不多,都是动力车,都是‘敞篷’的,要说有区别的话,就是她们的车是四个轮的,我的是两轮的,速度比我的快,仅此而已。”堂嫂说的时候,笑眯眯的,很是开心。  相似文献   

3.
黄艳梅 《社区》2010,(12):60-60
几年前,我刚来美国时没什么特殊的技能,费了好大劲才找了个酒店前台接待的工作,我能找到这份工作主要原因是这家酒店经常有中国去的客商人住,每月2000美元的薪水已经让我很知足了,我下决心一定要保住饭碗。  相似文献   

4.
仅在30年前,你仍对这一切深信不疑:物价不会随便上升;塞车永不会在你的城市发生;单位可以终老;熟人存款绝对和你差不多;蜂王浆足以补身;一辆自行车就够了;有工作就自然有老婆和房子;你热爱的作家决不会写低俗作品;没上大学不代表没有竞争力;每月给父母钱是一种义务;让中国超过美国比个人幸福更重要……你的幸福感建立在社会贡献度上,你是时代建设的一颗钉子,你没有想过攀比。  相似文献   

5.
骑自行车和跑步,是我平生的两项爱好,坚持多年,受益匪浅。 1952年当科长时,组织上发给我一辆自行车,上班下班、市内公干、探亲访友,全都用它。无偿骑了10年后,又作价卖给个人,用途依然不变。随着职务的升迁,外出公干可要汽车,上下班也可用汽车接送,但我却觉得骑车比较方便自由,除参加外事活动外,很少要车。有时在近郊下乡,也尽量骑自行车去,不带汽车,虽然累点,心情却很舒畅,既锻炼了身体,又便于接近群众。这种做法,虽得到大家的赞  相似文献   

6.
美国骑车难     
《可乐》2007,(10)
在中国,骑自行车就像走路一样轻松,自行车多如牛毛,警察根本管不过来。在美国,自行车等同于汽车,乱七八糟的规矩一大堆。我的一个朋友去美国后,麻烦来了。在美国骑车,最一般的规矩是自行车前后都要有反光灯,前头是白的,后头是红的,骑车人还得戴上头盔。朋友买了辆有前后  相似文献   

7.
尽在可能中     
喜悦 《可乐》2010,(2):38-38
五年前,我在一家贸易公司的技术部,郁闷地挣着一份不高不低却非常稳定的薪水。我梦想成为销售员,在商场上体会攻城略地的刺激。而且,更有机会挣钱——那年我24岁,没房,没车,想把女朋友变成老婆,正需要钱。  相似文献   

8.
韦盖利 《社区》2012,(14):37-37
非洲南部小国马拉维近年来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成排的自行车在路边等客,这些自行车的后架上加上了充满填料的软垫。让客人坐上去感到舒服,客人只需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乘坐。 除了几个大城市之外,在马拉维,小汽车这种交通工具已经不敌两轮的自行车。这些做了简单装饰的自行车可以从木头到病人,无所不载。 28岁的潘奇拉·科姆贝已经用自行车搭客两年了。他说:“我原先在造船厂工作,太辛苦了。就决定改行。现在我用自行车拉客比在船厂做工赚钱多,每天可以挣大约1000克瓦查(马拉维和赞比亚的货币名称,1000克瓦查相当于6.6美元)。”  相似文献   

9.
儿子脑子活络,肯定没问题。明天面试有啥难?开价高一洋妙习点,然后再慢慢月娜其他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就是薪水的亨有点头大。妙你以为卖小菜啊。今所以薪水一定要开得恰到好处。分、、级尹浦寿荞一“娜卜汀成”乙咨卜、、藏干什么活就拿什么工资,明码标价,大家臾气嘛。夕于  相似文献   

10.
常念阅报栏     
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二十年前有道人气很旺的风景,不是名胜亦非古迹,而是长达数十米的阅报长廊。 如今,电视普及天下,报刊多如牛毛,互联网四通八达,我还念叨城市中心的阅报栏,为什么? 因为它常常令我生发感叹:全国报刊成千上万种,城里公职人员薪水中含  相似文献   

11.
现在北京的城区和郊区都是马路纵横,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风驰电掣般在路上奔跑.但是,在七八十年前,不仅北京的郊区没有一条平整的柏油路,就连城区(除前门大街外)也还没修柏油路.  相似文献   

12.
悦读     
《聪明女人敢冒险》"18年前,我觉得自己总是循规蹈矩,当时我是一家大报社的市场部经理。我盘算着转行到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电视节目制作中去,节目内容涉及妇女健康和如何提高妇女能力。尽管我觉得眼前的工作已不再适合我,但它可以让我挣到很好的薪水和养老金。放弃眼前的工作确实令我感到不安,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花的芬芳,更喜欢它的多彩;我喜欢花的灿烂,更喜欢它的娇媚。我常常梦见自己是一只辛勤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采撷,在花丛中奉献,在花丛中微笑。18年前,作为师范应届优秀毕业生,我踏上了工作岗位。当时我所实习的学校--福州市鼓楼区第二中心小学正准备开展艺术教育的实验,  相似文献   

14.
麦家 《社区》2012,(26):57-58
汽车是个加速器,一晃眼,我的车龄已有十三年。真的是一晃眼啊.仿佛这十几年是被汽车拽着跑的.时间的河流变得湍急汹涌。汽车以一种现代的、反传统的速度,一种高倍于步行和自行车的速度。把我加速送入中年.让我的青春成为回忆,成为惊鸿一瞥。  相似文献   

15.
张金刚 《社区》2013,(7):58
朋友喝高了,在电话里语无伦次,将积攒的苦闷统统丢给我。什么薪水太低,福利太少;什么关系难处,升职无望;什么加班太多,难以顾家……公司里的种种琐事,让他想要跳槽。出于关心,我帮他分析:薪水低,至少有份固定收入来养家;福利少,至少逢年过节有袋米、有桶油;关系难处,至少还没撕破脸;升职无望,至少努力了,问心无愧;加班太多,至少说明你很重要;难以顾家,至少收获了家人的理解和支  相似文献   

16.
我所接触过的英国年轻人,薪水普通,也有生活压力,却能够靠着紧巴巴的薪水,享受着乐悠悠的生活。我称他们为"吃低保"的快乐一族。何为"低保"?就是每月仅赚取勉强维持正常生活的薪水,  相似文献   

17.
谁谁谁 《可乐》2011,(9):75-75
2000年,我从事业单位跳槽到外资网络公司,薪水涨了四倍。但跳槽两周后,我就品尝到“体制外风险”的滋味:老板把我叫进办公室,说公司亟需业务转型,让我从制作人改任项目经理,也就是从花钱制作内容的人转型为寻找客户,说服客户出钱,我们帮他们建网站的角色。我的选择有两个:一,接受;二,走人。那晚,一向睡眠很好的我夜里惊醒,一身冷汗。四倍的薪水,成了我必须接受这种不稳定的风险的代价。  相似文献   

18.
奔向地平线     
小时候,我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散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相接。天和地不再平行,形成三角形,交叉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啊,天到尽头了。"我拼命向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  相似文献   

19.
职场卡位战     
许峰 《可乐》2011,(2):11-11
1996年,我大学毕业时,有两份差事可以选择,一份是广州宝洁的生产管理培训生,月薪3900元;一份是广东顺德美的提供的类似岗位,月薪1500元。毫无疑问,我选择了宝洁。六年后,我离开宝洁时,职位是广州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薪水大约一万多元,公司还提供了一套房子,看上去不错。但是,同期毕业进入美的的同学,薪水加上公司业绩分享计划,年收入早已超过100万元,并且还有股票分红。  相似文献   

20.
坐在方正证券大客户室里的黄永茂(化名)在温州应该算是老股民了。"差不多十年前吧,温州人都不怎么懂股票的。那时候,我坐在证券公司里,里面多少人,数都数的着。"说这话时,他一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