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因为它短暂,所以很让人珍惜;因为珍惜,才会有不舍的追求;因为追求,人生也就充满了各种美丽的色彩。有的人追求事业的成功,辉煌了自己的人生;有的人追求爱情的美满,装点了自己的人生;有的人为名利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奋力拼争,殚精竭力;有的人将服务社会、帮助他人作为人生的乐事;有的人将报效国家、造福百姓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正因为人的形形色色,人生也变得变幻多彩,正因为人生追求的不同,人生也诠释着不同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东晋的玄释结合标志着玄学理论发展的终结,但是东晋士人,特别是会稽的名士群体,他们的人生情趣,人生态度,虽然已经渗入了崇尚虚寂的人生旨趣,追求宁静的精神境界;但是,去风的色彩还相当浓厚。他们追求自然适情,追求闲适,他们清谈,等等。他们的人生目的,显然还是玄学思潮的产物。玄学思潮起来之后,并没有提出一种明确的人生观来。玄学发展的不同阶段,玄学名士的人生取向也各各不同。但是,从玄学的基本品格而言,则它在人生态度、人生目的上还是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的,那响提拟一种委运任化的人生态度,达到物我一体、心与道冥…  相似文献   

3.
[模拟题目]古今中外的人都各有自己的追求目标有的人追求真理,有的人追求权力,有的人追求财富,还有的人追求名誉、健康……请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经典导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和追求,不同的追求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的追求是很多的,大到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小到一块面包、一块口香糖、一个布娃娃、一首音乐、一幅图景、一声亲切的关爱……实际上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只不过是追求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罢了。这个话题贴近我们的生活也贴近所有人的生活,我们可写自己的追求,可写想赚钱,可写想当官,可写想…  相似文献   

4.
关于追求     
追求为谁? 有人说:“这人生一场,就是为了追求某些目标,追求到了,也就成功了,死亦无憾。”沉思之下,虽觉得说的有理,可又总觉得有些欠缺。毕竟,人生的追求怎样才算有意义,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答案。这些答案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人住低处走     
谢军 《可乐》2011,(1):10-10
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 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 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种低调心态。 低调,是自然、平和、不争,但不能是为了低而低。故意太低,就是做作。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应当有什么样的追求?这些古老的人生课题,至今仍是人们争论的热门话题。李秀筠副教授主编的《新编伦理学》(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总结近年来人民群众道德实践、吸取伦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生问题作了系统地回答。该书可说是一部激励人们追求高尚人生的启示录。 《新编伦理学》探究了人生的真谛,弘扬了科学的道德观。所谓人生问题,概括起来不过是讲人是什么?人生如何?人应当怎样生活?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对人的本质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李白的游仙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为依据,颇为深入地论述了盛唐诗人追求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以外的另一种人生追求──淡泊名利,皈依自然,寻求另一片自由自在的人生天地。并揭示了这“另一种人生追求”与道、释之间的思想渊源,指出这种人生追求与那种消极避世的衰世、乱世的绝望的哀吟不同,它同样是封建盛世所激发起来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一种洋溢着乐观情绪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8.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追寻,除了官能的欲求外,还有生命价值的追求,然而,人世的无常、生命的飘浮,总是在人类的追求过程中,放下一道道的栅栏,于是有些人一生都在栅栏边徘徊挣扎;但是,有些人却经过不断的努力,跳过重重难关,开发人生的另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9.
幸福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幸福和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的认识和回答.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由于每个不同个体的人的人生目的、信仰、追求不同,必然形成不同的幸福观,并对什么是幸福作出不同的回答.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把“活着,就是为了别人过得更幸福”作为人生的目的和追求,  相似文献   

10.
人生境界说作为哲学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加以关注、探索和研究。哲学虽不等于人生境界,但却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和人生境界发生影响。人生境界不是自然而然就形成的,需要人们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追求和积极思索才能确立。而人生境界一旦确立,其内在价值在人的社会生活和生命中影响深远。人生境界不仅内化着人的生活,让人的生活更丰富而深刻,提高着人的生存质量,让人在冷静、清醒中超越现状,追求和实现高质量的生活,而且也区别了人的生活,塑造着不同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1.
“诚明”之境是儒者“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是儒者的安身立命之地。“存在”的“澄明”为“此在”的人生追求,亦为“此在”的“无何有之乡”。两种不同人生境界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2.
阮籍:荒诞的人生王侠在竹林七贤中,相比于刘伶、阮咸不问是非的逍遥人生而言,阮籍、康的人生与之颇为相异。他们两人都对社会的黑暗、世俗的污浊、名教的虚伪甚为痛恨,并大加抨击,都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理想。所以向来、阮并称。不过,由于他们二人的人生价值观有异...  相似文献   

13.
人的生命是复杂的社会存在。人类社会即使发展到今天,人们依然在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这也是东西方哲学探讨的永恒主题。回溯生命进化与发展史,人类关于生命存在的意义有财富观、权力观、需要观、修身观、关系观等不同的理解。文章认为人是有追求的理性存在,应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应有尊严地活着、有追求地活着、幸福地活着,过有意义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把追求金钱、享乐、权力作为人生的目的 ,是错误的人生追求。利己主义是剥削阶级人生目的的核心。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是为人民。由“为自己”到“为人民” ,这是人类历史上人生目的的革命变革。遵循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原理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无产阶级人生目的作了精辟表述。通过学习和践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人生目的的论述 ,必然会破除种种错误的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都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只求平平淡淡,有的人追求轰轰烈烈,这些都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都有确立自己人生观和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那么,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应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又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人生形象含义、内容和特点的分析,认为人生形象说到底是做一个怎么样的人的问题,它反映人的精神样态。而人格则是人生形象的内核,它从整体上体现人的自我特点,决定着人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形象。为了对人生实践中确立良好人生形象和追求人格尊严作出必要的理论指导,文章从主体创造的角度分别就人的自我意识与人格的关系和实现人的尊严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常常处于人生的困顿之中,寻觅生活意义与建构生命价值已成为现代中国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中国传统人生智慧的视野出发,我们应该区分幸福与快乐的不同、生活品质与生命品质的不同,且要从生活快乐的有限之中去寻求生命幸福的无限,亦即在有限的人生中去追求生命的永恒,从而既获得生活的意义,亦提升自我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人生论的代表人物当推孔子和老子,孔子和老子从不同的人生立足点出发来探求人生,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其中孔子立足于社会,积极入世,追求君子型理想人格;而老子则立足于自然,注重个人本性的充分发展,表现出绝妙的人生智慧,追求大彻大悟的圣人人格。通过分析比较,汲取两位大家的人生精华,为现代人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儒家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是东西方两种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产物,虽然两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两者同倡不断进取的人生境界,都主张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以及共同追求人类社会的和平稳定的思想是一致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相互交流与融合,越来越呈现出世界性的色彩,以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形式,融人世界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伊壁鸩鲁把人生的快乐和幸福视为最高的善,视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建立了一个完备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体系。但是,人们往往把他的伦理学等同为享乐主义,导致对他的误读。实际上,他所说的快乐,主要是指人的精神快乐,人们在追求快乐时应该遵从德性的指导,这样他就把生理学的快乐提升为道德的快乐,赋予人的快乐以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