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研究,多涉及乡村建设的领导人物、乡村建设思想、乡村政治制度改革、乡村平民教育、乡村合作社建设等各项乡村建设的叙述及政治性质评价,研究的内容已相当全面。而对民国时期乡村建设中的农民参与的研究涉及较少,且比较零散。本文试图以民国邹平县乡村建设为切入点来探究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参与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当代社区建设大事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凡  孟谦 《社区》2005,(23):6-6,8,10,12-14,16-18,20,22-26,28
我国的社区建设运动最早是20世纪初期开始的,受国际上一些农业国家的“民众教育”与“乡村建设”等民间自发的社会改良运动影响:1924年晏阳初先生在河北定县推行了平民教育;1927年陶行知先生在江苏南京创办了晓庄学校及其后来在江苏各地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1929年梁漱溟先生创建的河南村治学院及其后来在江苏、山东邹平县推行的乡村建设运动都是中国社区建设的先行之举。30年代初,吴文藻等将社区概念引入中国的社会学研究,社区研究随即成为中国社会学的主流。1952年院系调整取消社会学后,社区以及社区发展也就不再被提及,使中国在其后几十年…  相似文献   

3.
关于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学界目前一般以梁漱溟、晏阳初等外来知识分子主导的外源型,及张謇、卢作孚等爱国企业家主导的内生型乡村建设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内生型模式是由地方乡贤通过对土地、山林等资源的整理来开展在地化乡村建设,其中傅柏翠于1931—1949年在闽西古蛟地区开展的实践即为其典型代表之一。自1931年开始,傅柏翠离开革命道路,致力于古蛟地区的地方建设。他通过均分田地、整理墟场、山林收归公有等方式,整合了当地的经济资源,用于乡村各项建设。可以说,他在土地集体所有、农民享有使用权的基础上,构建了在地化的社会经济体系,使得辖区内民众得以共享均等公共服务。该实践表明,即使在缺乏工业发展能力的地区,本地乡贤主导也能低成本动员当地资源成功开展在地化的乡村建设。这一经验可以为当代的乡村振兴战略及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4.
我想我知道这是谁的树林。他的家虽在那边乡村;他看不到我驻足在此地,伫望他的树林白雪无垠。 我的小马一定会觉得离奇,停留于旷无农舍之地,在这树林和冰湖中间,一年中最昏暗的冬夕。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绥德分区是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是拱卫陕甘宁边区的重要屏障。由于历史原因,1940年后分区一直面对着落实减租减息政策、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公正以夯实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等问题。1943年初习仲勋赴任绥德后,领导分区开展了减租保佃、冬学运动、南下移民和文艺下乡等一系列乡村建设工作,涌现出以“郝家桥经验”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典范,极大地改善了绥德乡村的面貌。习仲勋在绥德的乡村建设实践,不仅兑现了他“为五十二万群众服务”的承诺,而且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未来新社会的图景,其中所体现的党的领导、人民立场和战略远见为当下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高小宝 《社区》2013,(11):31-31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两个人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个人是我家的亲戚,是位木匠,在我们那一带名气很响。有一年,我家要做一些家具。把他请了来。父母对他特别尊敬。我颇不以为然地问父亲为什么要那么周到.父亲说:“我敬的是他的人品和本事!”就因为父亲这句话.我暗暗对他多了关注。随着他完工成型的家具越来越多。我开始对他的手艺佩服起来。  相似文献   

7.
清华的精神     
吴祥宁 《社区》2012,(8):20-21
我在清华念书时。章名涛先生是电机系主任。他在1950年的一次集会上.讲为学与为人这个问题。他说,为学与为人,为人比为学重要。为学再好,为人不好,也可能成为害群之马;为人。就是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我始终记得“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这句话。  相似文献   

8.
古古先先生生(古先生的双倍,奇怪的名字),豆瓣网上最活跃的活动发起人之一。从2009年3月起,他开始在网上发起各种稀奇古怪的活动。比如,召集十个不同行业的人召开圆桌会议,让他们来讲述各自行业的酸甜苦辣,给旁听的大学生做职业参考;“如果你不认识我,那就让我们去看电影吧”;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10,(3):F0002-F0002
我想我知道这是谁的树林, 他的家虽在那边乡村; 他看不到我驻足在此地, 伫望他的树林白雪无垠。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8,(18):26-26
我的养父与养母感情不好,养父刘某于2005年生病住院后一直由我照顾,2006年5月,养父与养母协议离婚,养父名下得到一套104平方米的商品房。2007年,他身体好转,将他自己的房屋赠与我,并给我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可是他的亲生儿女知道他把房子赠与我后,每天去找养父要求撤销其赠与行为,收回房屋。此后,我发现养父的态度也开始有所变化,可能会要求我将该房屋退还给他。请问,赠与房屋后,赠与人反悔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2010年6月,周杰伦开始举行出道以来的第四次世界巡回演唱会。 周杰伦在各地奔波忙碌了很长的日子,难得有几天空闲时间,他回到台北,参加一个公益活动。在休息室,周杰伦正在打瞌睡,一个小巧玲珑的女孩走到他面前,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道:“周大哥,我叫昆凌,是个模特,说起来我还曾是你的员工呢,很开心见到你…”  相似文献   

12.
灵魂的声音     
1959年,瑞典人弗里德·里奇·于根生,带着他的录音机来到他别墅附近的一个乡村胜地,想录下鸟鸣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视角,将中国乡村建设的百年历程分为清末民初的乡村自治、20世纪20~40年代的乡村建设、1953—1978年“乡村社会主义改造”、以家庭承包制为核心的乡村建设、2005年至今的新农村建设五个阶段进行梳理。清末民初的乡村建设,中央权力日益式微,“乡村自治”成为主要路径,并延续了传统的士绅治理模式,但军阀混战和社会动荡,使传统的以地方精英为中心的社会整合秩序遭到破坏。20世纪20~40年代,国家和社会均弱,主要靠外部资源输入进行乡村建设,晏阳初、梁漱溟、黄炎培等知识分子领导进行了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农村复兴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乡村建设运动,则被整合进各自的政权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强势推进“乡村社会主义改造”,传统的国家、士绅和农民三角关系变成国家和农民的双边关系,由于资源输入城市,乡村建设基本停滞。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村社会自由发展空间增大。为破解“三农”困境,国家在2005年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政府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导力量,乡村建设获得大量政府资源。未来乡村建设应正确摆正政府角色和职能,充分发育“乡村社会”以制衡政府扩张;应与文化建设相为表里,进行包括制度改革、人力与物力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性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80年里,山东邹平县经历过乡村建设实验、农业集体化,现在又在进行全新的发展探索。探讨它的发展历程,可以为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通过对邹平不同历史时期农村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必须确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实行一定程度的农业保护和农村公共产品转移支付政策,同时用组织手段提高农民谈判地位、减少其交易成本,这是农村健康发展的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他从8岁开始打排球。从业余体校到市青年队、省队、国家队,再到国家男排主教练。一路风雨一路搏击。从家中的“二娃”到如今担纲中国国家男排进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任的风云人物,他说:“我是幸福的,我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今年43岁的他,仍是一个单身贵族——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是段奕宏功成名就的年份。2006年。凭借《士兵突击》中真诚帅气的袁朗.段奕宏已经走红影视圈,而2008年《我的团长我的团》却牢固地奠定了他在这个圈子中的实力派、演技派加偶像派并存的地位。2010年初,他更是被诸多喜欢他的影迷冠以“戏妖”的称号,足见影迷对他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爱情就像块烫手的山芋,开始被它的香味所诱惑,等拿到手里又觉得太烫下不了口,左手换右手地倒腾,凉了,也没了吃的欲望,一句话,就是瞎折腾。我和男友就是这样,开始,他爱我爱得死去活来,我对他却不理不睬,等我爱上他时,他却说累了,没心劲儿爱了。心里一旦有了喜欢的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乡土文化具有实用性、社会性、艺术性等特征,为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提供了文化基因和美学基础;然而当前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实践却陷入形式主义的审美迷思中,积淀了中华文明价值的乡村秩序、结构和精神开始涣散,润泽传统乡村生命的共同体艺术开始溃败。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应尊重在地资源和文脉,秉持“去艺术化”的美学原则,不应着眼于单纯的形式化的“造物”“造景”,而是以村民为主体,唤醒村民的主体性价值,重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重塑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9.
离原 《新少年》2013,(11):16-17
因出演电视连续剧《玉观音》而走红的佟大为,如今成了“万人迷”。可透过他身上的光环,佟大为一路走来的脚印,竟然从童年就开始了苦涩的跋涉。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形象大使后,他发自肺腑地对媒体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感恩!父母给予我的一切都是坚强!  相似文献   

20.
樊秋 《百姓生活》2013,(7):56-56
1949年5月26日,上海宣布解放。旧上海青帮老大黄金荣竞没有逃走。黄家上上下下20多口人,都住在“黄公馆”:黄金荣没随同蒋介石去台湾,原因有四:一是台湾人生地不熟,他去了无势无力;二是他的财产大都是不动产。他曾向杜月笙商借20万美元,以便逃亡之后作花费之用,杜月笙居然没有答应,撇下他去了香港;三是他年已八旬,多病缠身,不像杜月笙小他20岁;四是他知道蒋介石大势已去,私下已跟共产党有所接触。黄金荣自己声称:“我已经是快进棺材的人了。我一生在上海,尸骨不想抛在外乡,死在外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