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京明 《今日湖北(理论)》2007,(3)
摩尔·弗兰德斯的一生是不幸的又是有幸的.不幸是因为在一个被男尊女卑思想所控制、所扭曲的男权社会中,她是一个典型的受害者;幸运的是她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最终过上了物质上富裕的生活,而且通过忏悔自己过去所犯下的罪恶,最终能够从精神上获得解脱,从而能够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2.
3.
陈友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104-109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许多文学高潮和文学名家的创作高峰都出现于国家的衰败、灭亡时期及其以后一定的时段,赵翼将其总结为"国家不幸诗家幸"。本文指出只有将国家不幸的苦难转化为艺术珍品的诗人才是幸运的,并探讨了实现这种转化的原因及此类文本的特点,揭示其"工"在何处。 相似文献
5.
6.
周振鹤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日本文化是幸运的:在其历史上有几次直接输入比自身文化先进数百上千年的外来文化,从而使其物质文化与部分制度文化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大跃进,跨越了其他民族必须循序渐进的社会发展阶段用本文化又是不幸的:当其自身尚未成熟时,已然遇上外来发达的大文化,这个大文化压制日本文化的自然发育,使之在精神方面发生分裂,一部分随着物质文化一起跃进,几乎是全盘接受外来的意识形态与伦理道德;另一部分依然停留在在跃进前的水平之上,仍然以自己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行为方式来应付外部世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精神文化方面的保儒状态。 相似文献
7.
8.
9.
雷鸣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89-92
学识渊博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对人生幸福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按照罗素的幸福观重新审视<红楼梦>中的典型人物--贾宝玉,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幸福源泉与不幸根本.宝玉从爱、兴趣和"无用的知识"中得到幸福;然而在幸福之源中他又缺失了工作之趣、天伦之乐和放弃的自由.在不幸的方面,宝玉受着竞争、焦虑和负罪感的折磨;幸运的是,宝玉又逃离了忌妒、自夸和舆论恐惧的陷阱.从宝玉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追求幸福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因煤气中毒不幸被烫伤14岁应该是一个充满憧憬的年龄,但是陕西安康紫阳县的徐保玲,却只能在角落中独自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相似文献
11.
纪国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5)
扬雄是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而又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所谓"幸",文章论述了扬雄在事业上获得重大成功的一面;所谓"不幸",文章论述了扬雄的生前与身后所遭遇的主要的痛苦和打击.文章对扬雄寄以充分的理解和同情,但这种理解和同情,完全出于对历史的尊重,绝不含乡梓之情的偏见. 相似文献
12.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共中央曾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股风是在毛泽东的大力推动之下刮起来的。1960年12月24日至1961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正式开始之前及其期间,毛泽东先后听了5次汇报,逐渐形成了大兴调查研究之凤的思想,并且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发表了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主旨的讲话。毛泽东说:“请同志们回去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 相似文献
13.
杨晓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
《俄狄浦斯王》的主人公俄狄浦斯因应验了“杀父娶母”的预言,而得到刺瞎双眼、远离城邦的不幸结局.本文对俄狄浦斯不幸命运的各种根源进行探究,说明了他的不幸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必然结果,但更可从中看出他与命运抗争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 ,不少专家学者以大量事实论证了海明威性格的两面性 ,尤其指出了他身上具有雌雄同体的特征和同性恋倾向。本文试图从家庭教育方面去探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即 :父母良好的素质和广泛的兴趣爱好的影响是奠定海明威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 ,而和谐的家庭情感气氛的缺乏和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更是导致海明威心理缺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4,(5):141-141
如果把BMW3系比喻成一个人,他会是一个拥有什么特质的人?他一定是一个热爱运动、无惧挑战,充满激情的时尚精英,一边驾驶着先锋座驾与各路高手巅峰对决,一边倾心体验专业赛道的无限运动魅力。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女孩姜巍的童年很不幸,她从小被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亲囚禁家中,直到16岁才被解救出来。然而,自由后的姜巍却无家可归,是素不相识的李桂兰收养了她。在李桂兰慈母般的精心抚育下,姜巍由一个与世隔绝、体弱多病的女孩,长成了亭亭玉立的阳光女生。2012年,姜巍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8.
每次见到宝马,总是想起韩寒那本书的名字,《他的国》。这3个字借来形容宝马的越野生涯和他组建的75车队,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19.
20.
李典,本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三年级女孩儿,可突然间,却成了全校的“名人”,在新宾县榆树乡中心小学五百多名师生中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李典的“出名”,则缘于去年夏天那场滔天的洪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