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的父亲是一名警察,他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就是严肃,甚至"可怕"。他在家里总是摆出很强势的样子,好像家里所有人都要听从他。青春叛逆时期的我,总是和他对着干,对于他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进去,三天两头就和他大吵一架。现在,我渐渐长大了,离开家,到外地求学,经历了很多事,我开始  相似文献   

2.
过生日     
昨天是哥哥的十岁生日,我们全家到哥哥家去给他过生日。到了他家,看见他家里已经来了很多客人,还有四个小孩。我真开心啊!  相似文献   

3.
恋土(散文)     
隔壁邻居的王奶奶回家去了。是在被查出身患食道癌之后没几天回家的。 老人的儿子老王和我在一个单位。几年前,他从乡下把年迈的老母接来住,老人家常到我这边串门,我也常去看望她。老人家很怪,总说儿子的家不是她的家,她的家在乡下。王奶奶乡下的家我未去过,但老王向我介绍过,乡下没有什么亲人,他是老人唯一的儿子。所谓的“家”,只是两间草房子而已,孤零零地立在一片梨园的边上。老  相似文献   

4.
李凤林 《社区》2013,(5):54
小齐是我们社区的一个居民,记得我刚到社区工作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儿,因为他家就在社区旁边,我经常能在社区小花园见到他追逐跳跃的身影。那时,每逢寒暑假和双休日,社区经常会举办一些小制作、小发明或  相似文献   

5.
江勇 《社区》2013,(35):15-15
写下这样的题目似乎对先生不恭。其实,任何人与钱的关系都是千姿百态、千丝万缕,更何况是像启先生这样“一字千金”的书画大家。第一次去先生家的时候,我就认定他很有钱。那是1983年的一个傍晚,中文系学生办刊物,我去先生家求刊名题字。到他家时,他正在和他的侄子吃晚饭。  相似文献   

6.
我与作家孙谦频繁交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几乎年年相见,有时一年达数次。当时,我是一文学刊物的主编,想请孙谦当我们刊物的顾问,他欣然应诺。由此,我们的书信来往多了,接触也多了,我一有机会就去看望他、拜访他,他也到过我家做客。在接触中,他给了我诸多教诲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充满幻想,喜欢创新的女孩。我有个让我头疼的弟弟,是老姨家的,每次和他一起玩总是打败仗,尤其是捉迷藏,20个数之内他肯定能找到我。六岁时的一天,我在姥姥房间里寻觅到一个好藏身处,便“请”弟弟来玩,但要求他必须等  相似文献   

8.
临猗县政协常委阎自勉,今年62岁。26年来,他奉养舅母胜亲娘,誉满乡间。 阎自勉祖籍永济县,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三。由于家境贫寒,他小小年纪便与哥哥沿街乞讨,饱尝人间辛酸。8岁那年,自勉随父亲到临猗县牛杜镇王寮村的舅父家拜年,膝下无儿无女但生活可达温饱的舅父舅母戏言要留自勉做儿子,饿怕了的小自勉欣然应允。下午当父亲要领他回家时,他歪着小脑袋说:“舅舅要我给他做儿子,这里就是我的家。”从此,他正式成为舅父家的一员。  相似文献   

9.
王淑芳  石言 《新天地》2011,(10):32-33
我的丈夫王钦宇是个"的哥",他有个怪癖,爱收养流浪猫狗。18年来,他共收养过四百多只猫狗,我们的家也因此成了名副其实的"流浪狗之家"。为了这,我跟他闹到上法院离婚的地步……1992年7月的一天,丈夫收车回家,却没像往常那样把赚到的钱交给我。我问钱呢,他说修车了。可第二天、第三天他仍没拿回  相似文献   

10.
曹应东 《社区》2004,(9):1-1
我认识一位医生。每到冬天,他就在口袋里放一个小水焐子焐手,使自己的手始终保持热乎乎的。并不是他格外地怕冷,而是他要确保每一个到他这里来看病的人遇到的都是一双温暖的手。他说,用温暖的手给病人诊断,可以让病人感到安心、信赖,可以激发病人治愈疾病的信心。我听说过一位农妇。她的家住在路边。那是在很久以前的一个灾荒年。不少人因为缺少食物而四处流浪。一天,一位衣裳褴褛、非常饥饿的流浪汉走进农妇家,请求让他干一份活来换一顿饭吃。农妇看了看他又看了院子里的那垛木柴说:“正好那边有一垛木柴拦路,请帮我移一下。”当流浪汉把那…  相似文献   

11.
翟子卿(三)     
我侥幸上了大学以后,与子卿彼此手懒,渐渐疏断了通信。几年后,“脏街”彻底推平了。也不知子卿家动迁到哪儿去了。每次我回家乡,总不免向熟识的人打探他的下落。却没有谁能够向我提供什么关于他的详细的具体的情况。他和他的母亲,从我的感情世界里一天天逸去了。  相似文献   

12.
我六岁那年的秋天,当小学校长的爸爸送我到一年级去试读。和我坐头排的同桌叫海斌,个子比我还矮,别人嫌他淘气,都不叫他的名字,而叫他“矬(cuo)巴子”。独有我呼喊他的名字,算题、认字还能帮他一些忙,很快就成了他的好朋友。海斌家在台子沟,离学校三里地,那里山更高,沟更深,林更密。他不时给我带几个捂熟了的、  相似文献   

13.
小笑话(3则)     
一 以前,我认识一个来台湾学习中文的外国朋友,也是教会的传教士。他为了快速学好中文,所以付费要求我教他国语,每星期到他办公室,上三次中文课。 有一次,他请我到他家吃饭,也让他有更多机会练习讲国语。一到他家,就看到他已准备好四道“中西合并”的菜,手艺还算不错! “哇!你真是厉害!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太厉害了!”吃饭时,我很客气,也刻意地恭维他几句。 “还好啊!这没什么啦!”外国传教士用生硬的国语说,“这只是小便饭而已啦,不是什么大便饭啦!不用客气!” ……  相似文献   

14.
连我们"阅过美女无数"的摄影师"不想",一进到店里,转过一圈,然后感叹道:"果然好多美女啊。"我知道,他说的"美女",是真正能称得上"美"的那种"美女"。不想说:"福州的咖啡店,大大小小我至少去过二三十家,但是从来没见过同家店有这么多美女。从老板娘,到服务员,甚至到来喝咖啡的客人,美女如云啊!"不想已陶醉了。我提醒他,"低调,低调,被夫人知道了不好。"他却得意地说,"我夫人知道我好色却不淫,男人喜欢美女不是错啊。"一句话,谁不爱美女?看美女,是正大光明、天经地义的事儿,只是要切记"眼看手勿动",嗯,特别是对于不想这种已婚男人来说。  相似文献   

15.
轩轩 《社区》2011,(4):42
因为表哥决意开家最正宗的过桥米线店,我便陪着他去学习考察,到了地处滇南的发祥地蒙自。这是一座美丽的文化名城,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象,而发源于蒙自流传天下的名吃过桥米线,更是留给我无尽的回味。我们租住在南湖畔的房屋中,每日早晚均到南湖散步,每次都到传说当年  相似文献   

16.
年初,哥回了家一次,放下礼物,给父母磕了个头就匆匆忙忙走了。几乎每年都是这样,他有忙不完的生意,在外面挣了钱,但却总是得不到父母的欢心,我记得有一次,他在外面喝了酒,告诉我,小妹,你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和我交往吗?因为一个孝敬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我一直把他的这句话当成他偶然的良心发现。  相似文献   

17.
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小公司里做业务。老板看起来很严肃,说起话来十句有八句在骂人。老板娘总是笑脸盈盈,常对我嘘寒问暖。一次,老板邀我到他家吃饭。我原以为老板是要犒赏我工作辛劳,没想到,他劈头就用三字经问候我母亲,骂我跑业务的方式不对,接着又对我施加业绩压力。那  相似文献   

18.
轩轩 《社区》2011,(6):42-42
因为表哥决意开家最正宗的过桥米线店,我便陪着他去学习考察,到了地处滇南的发祥地蒙自。这是一座美丽的文化名城,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象,而发源于蒙自流传天下的名吃过桥米线,更是留给我无尽的回味。  相似文献   

19.
一副眼镜     
王涛 《社区》2005,(24):51-51
我从邮局领回一个包裹。是我的一个搞地质的学生寄来的,里面放着一副由树根雕饰而成的眼镜。我心中一动,这么多年了,他还记着那件小事?20多年前,我在一所城市中学任教。他来自农村,在学校住读。高一他的成绩在班上拔尖,但高二下学期,我发现他的成绩有所下降,别的任课老师也这样反映。我找他谈过几次: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或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他总是低着头,红着脸,嗫嚅着说不出什么话。后来我问了一位和他接近的同学,才知最近他总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影响他做笔记。我请一位医生给他检查了一下视力,果然近视已到300度了。我考虑了几天。他家…  相似文献   

20.
听说这几年有一种叫“克隆”的技术,只要用人的一根头发丝,就可以创造一个和原来一模一样的人。我想“克隆”一个“我”,一个外表和我一样的人。他不会疲劳,只会听我的命令。晚上,他就可以代替我做那些妈妈买来的辅导资料了,而我就可以开开心心地看电视,然后舒舒服服地睡觉了。在双休日,他可以代替我跟妈妈到少年宫去学小提琴、钢琴和书法,而我就可以到好朋友家去玩跳跳棋,再也不用心烦意乱地弹、拉、写了。在没人的时候,他还可以和我一起说说悄悄话,我要把一些不能对别人说的心里话都告诉他。当然,他是绝对会替我保密的……我真的很想“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