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炊烟袅袅     
作品取材于苏南一个古老的水镇。画面采取大胆概括、取舍的手法,将桥后复杂的楼阁建筑统一在一块浓重的色块中,以此来烘托外形清晰的石桥。桥下渔船的一缕炊烟,使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动感。没有出现的渔船,给人们留下了诸多联想。石桥的“实”,炊烟的“明”与楼阁的“虚”、“暗”形成了强烈的明暗、虚实对比,而石桥的“凝重”与炊烟的“飘忽”又造成明显的动静对比。使整个画面产生“动中有静”、“虚虚  相似文献   

2.
温州龙湾区永中镇永昌堡距今已有450年历史,是全国唯一的私家抗倭城堡,堡内外建筑汇聚大量的当地文化精粹,其廊檐雕饰之精美、水乡石墙石桥之独特,集中体现了温州古城瓯越文化的特点,本文就此进行探讨。着重研究永昌堡的建筑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贵妇作为中世纪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某些方面拥有着不可忽视的权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世纪社会对贵妇的尊重开创了西方尊重女性的先河,同时也提高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促进了中世纪社会文明的进步。本文通过对中世纪贵妇重要角色的变化.分析得出她们在具体的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社会地位,对于研究中世纪社会的妇女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外古代建筑艺术有所共通,又有很大不同。由于各国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中国古代长期形成了以木架承重的大屋顶形制的独特建筑艺术风格。每一个历史时期,外国在建筑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成就比较高的、影响比较大的国家并不很多,往往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代表着某一个大文化区内一个时期建筑,古埃及为金字塔与神庙建筑,古希腊的为城邦保护神的建筑群,古罗马为纯消费性的大型公共建筑,中世纪为教堂建筑,文艺复兴时期为贵族府邸。  相似文献   

5.
从审美和文化角度探讨中世纪欧洲宗教建筑与音乐的关联,以时间作为轴线,将中世纪建筑和音乐形式与内容的发展的近似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宗教和艺术的文化共通性的角度说明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关联更多是出于美学上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英法革命能够取得确立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的制度性成果,与古典时代政治文明在中世纪的延续和复兴是分不开的。其表现为:古典时代的民主思想在中世纪继续得到发展,古典时代的民主遗风制约中世纪各种君主制度的演变,古代社会所形成的体现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社会契约规范着中世纪的权力关系,城市自治与市民社会也约束着君权并推动民主化进程。文艺复兴时期公民人文主义的复兴、城市民主生活的复兴、古代罗马法典的复兴,对英法革命取得制度性成果更是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源于中世纪的哥特形式承载着强烈的非古典主义美学精神,它顺应了新兴的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反驳因而在18世纪的文学与建筑中复活。哥特风格以其繁复而缺乏对称的结构、离奇怪诞的雕刻以及扑朔迷离的光影背离了古典建筑所尊崇的简洁明晰、比例得当、均衡对称的原则,而浪漫主义艺术依赖的是感情、直觉、冲动、热情与信仰而非理性,因而建筑艺术中的哥特主义与文学中的哥特主义形成了一致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8.
在欧洲,女性观念一直存在于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中。俄罗斯中世纪经历了七百多年漫长的发展过程,晚期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其女性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宗教、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处于从属、规制和斗争中,尤其在古罗斯和中世纪罗斯存在着“双教并存”和“双重文化”现象,因此对女性的观念也有着不同的阐释。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俄罗斯女性逐渐参与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社会对女性的观念和认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其女性传统观念对当今俄罗斯文化的发展仍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9.
潘颖颖 《南都学坛》2012,32(5):135-136
<正>一、手绘效果图的历史溯源手绘效果图是由西方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画演变而来的。建筑画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1670年成立的意大利圣.路卡学会对建筑画技法、风格的形成、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促使建筑画开始走向规范化。自16世纪起建筑设计的中心逐渐由意大利转移到法国,在意大利建筑设计和建筑画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19世纪法国学院派绘画风格。19世纪后期法国的建筑画发  相似文献   

10.
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中的哥特艺术,是以建筑实体形式凝固下来的一种文化存在。由于不同时期社会思想的影响和建筑技术的推动,哥特艺术总以不同的姿态和气质出现在各类建筑中。逐渐地,人们对它的情感体验超脱了建筑特定空间。当充满黑暗、恐怖、神秘色彩的哥特小说问世后,哥特艺术开始在音乐、电影等大众流行文化中蔓延。它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也在与社会意识和风尚的结合中不断地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1.
欧洲中世纪史诗对古代史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雄史诗在欧洲中世纪文坛独领风骚,其题材内容(战争、英雄、宗教),既继承了古代史诗描写的传统,又超越了传统,预示着文学题材内容发展的新方向,成了欧洲文学史上连接古代与近代的核心链条。通过分析中世纪史诗的题材内容,可以进一步了解欧洲文学的发展脉络,较为客观地评价中世纪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西欧中世纪后期,是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形成和封建主义解体的时期。在封建社会进入晚期的时候,虽然封建的生产方式仍旧占着统治地位,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兴起,商品生产发达,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在过去几百年所发生的缓慢变化此发生了激烈的变革,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广大农民、手工业工人更加贫困破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尖锐地发展。一个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在血和火的暴力中诞生出来。这里从认识作理解的角度谈谈中世纪末期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中世纪商人法的真正形貌,文章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等,对商人法各种史料进行了考察,认为在中世纪时期,商人社会无法发展出一套具有普遍性、系统性的和完全自治的法律体系;国内外国际商法学者对中世纪商人法的认知存在着证据支持不足问题;构建新世纪的跨国商人法规则,并不需要借助并不存在的中世纪商人法乌托邦来证明其具有"历史正当性"。中世纪的商人法不可能成为现代国际商法的模范和依托;构建新的统一商法体系应该考量现今的国际贸易形式和国家法律制度现状,将工作的着眼点放置在对各国国家法的比较和协调上,商人社会所谓的自治性民间规则只能起到有限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把握市场导向,发展名牌。石桥位于宁陵县城北6公里处,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全乡辖23个行政村,101个自然村,43万人,耕地面积64444亩。是个典型的农业区域。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反复思考和琢磨着这样一个问题:论条件,讲基础。石桥并不差,但经...  相似文献   

15.
中世纪晚期英国一直为乞讨问题所困扰,此时乞讨问题的出现是多种社会因素的结果。虽然中世纪基督教会主张对所有的贫困者予以救济,但中世纪晚期英国仍出现对乞丐限制的普遍呼声和行动。政府、教会和社会精英都提出了一些限制乞讨的措施,主张对乞丐救济区别对待。中世纪晚期英国对乞讨的限制有助于鼓励人们积极的生活,这孕育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中世纪史和近代史的分期定在何时?以什么历史事件为标志?这是史学界争论的重大课题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流行着“英国革命分界”论,亦有人主张“尼德兰革命分界”论。笔者认为,十六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标志着中世纪史的终结和近代史的开端。一探讨中世纪和近代的划分,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将社会生产方式的表征和阶级斗争的表征结合起来考察,以便找出分期的历史界标。人类历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  相似文献   

17.
西方中世纪教育体制是多元化结构,以教会、王权与世俗多元对立为主要特色。中国中世纪教育体制是一元化结构,以国家官府办学为主导,私学始终是官学的附庸,都为专制政治服务。因而在课程内容、思想价值、教育成果诸方面,中西方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最后西方突破教会神学的精神控制,转向世俗化的人文主义,大学逐渐成为当时自由思想的根据地,培养出一大批有独立个性的文化巨人,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从容走出中世纪。而中国的教育体制始终徘徊在千年专制统治的阴影之下,主要是培养了一批御用文人,无法走出传统文化的怪圈,无法走出中世纪。  相似文献   

18.
人们通常说现代科学与中世纪科学的不同特点是,现代科学是从事实出发的,而中世纪科学则由一般思辨命题和概念出发。诚然,这种说法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我们不可否认:中世纪和古代科学也是观察事实的,而现代科学也同样运用着一般命题和概念。事情居然会这样:现代科学的奠基者之一伽利略及其门徒当初指责经院科学的话,如今也落到了伽利略头上。他们指责经院科学是“抽象的”,即在一般命题和原则  相似文献   

19.
西方中世纪宗教文化形态来源于希腊罗马的古典理性主义文化、基督教信仰主义文化和日耳曼蛮族文化。古典文化为中世纪文化提供了一份理性资源 ,运用理性去阐释或论证基督教教义构成了中世纪宗教文化的典型特征 ;基督教文化为中世纪文化规定了性质、方向和模式 ,使中世纪文化在本质上成为一种信仰文化 ;蛮族文化为中世纪习俗文化提供了重要成分 ,影响了中世纪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特质。回视中世纪信仰时代的文化形成 ,可以为当今科技时代的文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西欧的农妇不仅任劳任怨地做着各种家务劳动,还帮助男人们干地里的活,能干的主妇还做一些零活来增加家庭收入.她们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工资只有男性的一半甚至更少,这都是由于生活在中世纪这样的男权社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