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你们就是我的亲人,你们对我的关爱,像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我。4月8号上午,江苏省无锡市荷花里社区中大颐和湾9号501室的李珊钰老人,看着11位来到他家里的社区志愿者,激动地说出这些肺腑之言。李老师今年87岁,没结过婚,退休  相似文献   

2.
王树吉 《社区》2004,(1):23-23
“谢谢,谢谢你们,社区工作者,是你们把党的政策送到了我们贫困户的手中,把你们的爱心送到我老汉心坎上……”杨建国老汉眼含热泪,把一封感谢信送到我社区,紧紧握住我的手,这使我由衷地感到作为一位中国社区工作者的欣慰与自豪。杨建国是我们社区的一位居民,身体有病,孤身一人居  相似文献   

3.
周立 《社区》2013,(3):1
元旦刚过,新春又将来临,我和《社区》杂志的全体同仁祝广大读者和社区工作者新春愉快,吉祥如意!向广大社区工作者说声:你们辛苦了!自2000年中办、国办发布23号文件以来,城市社区建设在各地得到了大力贯彻。尤其是近几年来,社区建设成了各地城市管理和建设的重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地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  相似文献   

4.
周立 《社区》2013,(4):1-1
元旦刚过,新春又将来临,我和《社区》杂志的全体同仁祝广大读者和社区工作者新春愉快,吉祥如意!向广大社区工作者说声:你们辛苦了!自2000年中办、国办发布23号文件以来,城市社区建设在各地得到了大力贯彻。尤其是近几年来,社区建设成了各地城市管理和建设的重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地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取得了不少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这其中有广大社区工作者的辛勤汗水。  相似文献   

5.
马桂花6月18日来电:你们用特快专递寄来的(2003/6-12)杂志收到了,我非常感激,真不知道该怎样谢谢你们。我怕写信慢,先打个电话。《社区》杂志主持正义,水平高,替居干说话,有政策,有水平,我寄希望于你们是做对了。真的,我好激动,非常感谢!谢谢!马桂花7月7日来信《社区》杂志编辑部同志们:你们好!在这里我衷心地感谢你们为百姓申张正义,维护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将我的冤情如实地刊登出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使我置之死地而后生,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更加坚定了我维护社区居委会自治的民主决策权和我自己享有的法律、监督的权利。我想在…  相似文献   

6.
薛茜 《社区》2009,(4):50-50
大学刚毕业,22岁的我,因为毕业后党组织关系转接的缘故,第一次接触到了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参加党组织生活时,社区书记感慨地说:“社区就是缺少像你们这样有文化的大学生。可是社区工作艰苦,工资待遇又低,你们这些大学生怎么愿意来呢?”  相似文献   

7.
钟书 《社区》2005,(23):44-46
文中的主人公王国征让我们转告社区的干部们:假如在你们管辖的社区里有“红姑娘班”这样的老人,请你们替我好好地善待她(他)们。她(他)们的过去实在不易,我欠她(他)们的太多太多了……  相似文献   

8.
大学刚毕业,22岁的我,因为毕业后党组织关系转接的缘故,第一次接触到了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参加党组织生活时,社区书记感慨地说:"社区就是缺少像你们这样有文化的大学生。可是社区工作艰苦,工资待遇又低,你们这些大学生怎么愿意来呢?"回到家里,不知为什么,书记的话总在我耳边萦绕,使我突然有了去当一名社区工作者的冲动。我将想法告诉父母后,意外地得到了父亲的鼓励,他说":也许你可以去试试,就当是上一堂走向社会的基础课。社区是直接接触群众和社会的最基层组织,应该很锻炼人的。"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社区》2007,(16)
一位老人对《社区》的期盼我是煤炭企业的退休干部,今年70岁了。退休15年来,我一直关注国内外大事,更关注身边社区变化。《社区》这本杂志我是从社区干部那里借来看的。读后,感到这是一本办得较好的杂志。故寄回反馈单参与你们的评刊活动。  相似文献   

10.
张艳 《社区》2012,(10):29
又是一个平凡而忙碌的上午,社区居民杨阿姨踏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补液室。她一看到护士长就激动地哽咽道:"护士长,我家老王昨天上午没了。"说着不禁悲从中来,"我今天特意来和你们说一声,感谢你们这么长时间的关心,虽然还有很多事没来得及处理,但我得先来这一趟,我觉得你们这几个小姑娘  相似文献   

11.
我们班有42个同学,组成了一个相亲相爱的大集体。我最喜欢的是那个43号同学。你们肯定会问:"你们班不是只有42个同学吗?怎么会冒出一个43号来呢?"别急,听我跟你慢慢道来。"叮零零",上课了,43号笑眯眯地走进教  相似文献   

12.
“你们千万不要报道,我是社区的带头人,什么事必须要走到前头。这不是什么大事,这是我的工作。病人是我们小区的居民,当时关键是怕非典病人会传播给更多的居民,所以我没有想那么多,只想着早一分钟就会多一份希望。现在排除了患非典的可能,我们大家不都踏实了吗?”几句朴实的话,结束了我们对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梅园社区专职工作者、新当选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马春玲同志的采访。2003年4月29日下午,家住马连洼梅园小区10号楼3单元202号、已经80岁高龄的张茂林老人在小区内摔伤并且高烧39℃,经社区居委会联系,120、999急救车先后…  相似文献   

13.
李向军  姚广 《社区》2013,(22):14-15
“俺也是老党员了,可就是身体不好,要不也跟你们一起在社区发挥余热了,现在还得老麻烦你们来看我,真是过意不去。”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镇街道化工社区的姜大娘开心地向“7110”志愿者便民服务队的工作人员倾诉。  相似文献   

14.
李斌 《社区》2012,(17):47
"我原来以为我家是最安全的,现在才懂得热水器、高压锅都有安全隐患,我们一定会注意,谢谢你们!"6月29日晚,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巴陵石化岳化社区管理中心金盆社区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文艺晚会现场,情景剧《我家最安全》精彩上演。舞台上,  相似文献   

15.
徐娴  魏小琴 《社区》2010,(31):42-42
一大早,居民韩大姐送来一个花篮,她握着社区书记和我的手,哽咽地说:“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和女儿能有今天,全亏了社区!我得怎么谢你们呢……”两年前,韩大姐的丈夫因病去世,给她留下了数万元的债务和一个正在念高中的女儿,她既要承受失亲之痛,又要背负生计之难。  相似文献   

16.
刘双 《社区》2010,(4):50-51
“谢谢你们!我腰不好,腿不好,自己出门也不方便,真是太感谢你们啦。”这位连声道谢的老人是家住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县委院内的任永秀老人。这天,老人特别高兴,因为社区工作人员来看她,还特意为她送来了医疗保险报销金。  相似文献   

17.
钟晓晴 《社区》2011,(25):32-32
“你们放开我老婆!”一个提刀男子冲向正在执法的城管人员。这样惊险的一幕发生在今年3月。经社区党支部的“谈话”后,“提刀”事件得以和平处理。步行街的商户们因此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看法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18.
吴文清 《社区》2008,(6):20-21
“喂,是社区服务队吗?我是2号楼202门的马阿姨,我想麻烦你们给我买2斤鸡蛋,5斤大米,还有1斤韭菜。”“好的,您就在家等着,一会儿我们就把东西给您送去。”马阿姨求助的社区服务队是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街道西洼地社区的党员义务购物服务队。自从服务队成立以来,不辞辛苦地为老人们服务,老人们再不用为买菜、购物发愁了。  相似文献   

19.
刘勇军 《社区》2009,(7):48-49
2007年6月5日那个炙热的下午,学校组织了几辆中巴把我们拉到城里参加高考。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也很平静。记得中巴车开到了市郊区遇红灯临时停时,我隐隐约约听到车窗外的两位中年妇女在谈论“社区”,一位妇女说:“这下你们社区可好过了!”  相似文献   

20.
贾云  夏寒寒 《社区》2011,(34):24-24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还得谢谢你们啦,是你们的信任让我的生活充实又愉悦。"被楼栋居民推选为"楼嫂"的陶华瑛阿姨每当有居民向她致谢时,她总是要回谢居民一番。早在今年"三八妇女节",苏州市沧浪区南门街道竹辉社区就由居民推选出了20位"楼嫂",陶华瑛就是其中一位。她们向居民承诺:"我们一定当好大家的‘嫂子’,为大家伙着想,为大家伙服务。""楼嫂"这一全新的称呼,在竹辉社区赋予了新的服务职责——做好邻里的好管家、送货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