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定注意义务的渊源包括法律规范和准法律规范。从法律和准法律规范到注意义务应通过规范目的之检验,包括受害者是否属于规范保护之"人的范围",侵害法益是否为规范保护之"物"的范畴,侵害是否为规范禁止的方式造成。为合理界定我国法定注意义务之成立,民事立法应设立相应的"转接条款",司法适用应加强规范目的之检验。  相似文献   

2.
3.
近几年来,一系列频发在服务场所内的安全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服务场所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广泛争论。本文通过对服务场所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与责任的探讨,旨在为理论界与实务界能就该问题达成一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注意义务适应了现代侵权法平衡利益这一根本功能及其侵权责任扩大化的需要,也适应了过错客观化及其过错判断标准客观化的要求,因此,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确立注意义务实有必要.同时,大陆法系各国侵权司法实践中已证明科学的一般安全注意义务理论以及已在我国各级法院审判实践中适用的安全保障义务都表明,注意义务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确立完全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人身保险合同以被保险人的身体或寿命为标的,被保险人面临潜在的被谋害的人身安全危险.为防范道德风险,减少危险机率,文章分析了投保人、受益人签约时对被保险人拥有保险利益的必要,认为保险人在缔约时应负有法定的注意义务,审查投保人、受益人对被保险人是否拥有保险利益,主张在我国保险法中进行明确规定;并通过分析保险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认为保险人承担侵权责任是合理和应当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未有不作为侵权责任的明确、集中立法,这难以应对现实生活中复杂多样的不作为侵权案.为解决这一困境,文章在介绍德国一般安全注意义务的先进做法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确立不作为侵权责任的三点建议,即设立不作为侵权责任的一般条款、拓展作为义务的范围及丰富责任承担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理中的责任和义务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以来 ,在一切组织化了的社会生活中 ,责任和义务都成了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重要参照系。在人类历史上 ,责任和义务有过从分离走向统一的过程 ,人类新近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结束了责任与义务相分离的历史。对责任和义务的分析 ,可以看出存在着行政的、法律的、道德的这样三种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公共管理使这三种责任和义务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职能总体。  相似文献   

8.
虽然安全保障义务的相关规定引入我国已逾十年,但学理上依然未形成一致观点,在实务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之内涵入手,分析该侵权责任的责任承担方式与归责原则.基于此,结合我国现行《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提出违反我国安全保障义务而产生的侵权责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违法性反映出法秩序对于损害事故能否获得赔偿的选择性倾向,在本质上成为侵权法为民事主体设定的行为标准。我国过错侵权责任三要件说与四要件说争论的焦点在于违法性能否成为过错责任成立的构成要件。由于法律传统、司法体制与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两大法系过错侵权责任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形成显性与隐性两种不同的规则违反确认模式,不同模式的形成往往取决于具有地方性的差异化背景因素。在侵权法中引入违反"注意义务"规则,表面上克服了因承认违法性而导致的理论困境,但"注意义务"自身的模糊性和变动性也使侵权责任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在我国侵权法受到大陆法系私法理论与法律制度深刻影响且侵权立法未对违法性做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当通过司法途径对违法的类型加以规定,进而构建"广义的、显性规则违反确认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大陆法系侵权法中的过错,通常是指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由于传统民法"无过错即无责任"归责原则的影响,致使过错在侵权法中不恰当地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形成了种种误区.探讨和厘清这些误区,并对过错在侵权法中的作用和生存空间作出准确定位,关系到侵权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是随着电子商务兴起而出现的一类特殊商业现象,其经营者不直接销售商品,而是提供撮合消费者与商品服务销售者的信息技术平台,并可以提供相关服务。通过分析电商平台与传统销售商异同,借鉴现有法律中关于展销会、集贸市场等最接近电商平台的市场主体的相关法律规范,认为需要从立法上研究电商平台的性质与权利义务,确立第三方电商平台区别于销售商也不同于展销会组织者、集贸市场经营者的独立法律地位,以便合理界定其责任界限。提出了电商平台应当承担合理谨慎的注意义务的建议,如果能够得到立法采纳,司法和行政执法均可以根据平台运行实际和科技发展状况,通过审判或者行政执法当中对合理谨慎义务的解释尺度进行调控,在打击假货泛滥与寻求电商平台企业管理能力、负担之间寻求适当平衡。  相似文献   

12.
恶意软件在网络上的泛滥,不仅侵犯了广大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而且也影响了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恶意软件从安装、运行、删除程序、制作目的等方面侵犯了网络用户的隐私权、财产所有权、消费者权益中的知情权与选择权等.恶意软件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属于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一种.治理恶意软件侵权应该谋求法律治理手段和其他治理手段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3.
王莽的土地法律制度改革,历来众说纷纭,争议很大。本文从西汉中后期土地法律制度的流变入手,研究了王莽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内容和命运,试图以尽量翔实的史实说明,土地兼并,是封建制度自身所不能解决的顽症。王莽土地法律制度改革的失败,乃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现行法律制度无法提供非离婚条件下配偶间民事损害赔偿救济,从而置家庭暴力受害者于尴尬境地,应当加以解决。本文剖析了婚内损害赔偿受阻的法律症结,厘清了婚内损害赔偿制度与家庭财产制度及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解决婚内损害赔偿问题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5.
当前,网络隐私权侵权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备受关注。然而,我国对网络隐私侵权的保护不论是在规制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明显不足。对此,建议我国确立并完善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制定专门的网络个人信息保护法,并强化以政府为主导的行业自律建设,以此实现对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规制。  相似文献   

16.
法益论视角下个人信息侵权法保护之类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界定为个人信息侵权法保护的逻辑起点。将个人信息绝对权化,违反《民法总则》第111条规范目的,不符合“权益区分三标准”,阻碍信息的自由流通,并背离比较法上的主流趋势,应予否定。个人信息的本质是一个法益综合体,法益的保护宜采用德国式的类型化路径,有“违反保护性规定的侵权任”和“故意背俗致损的侵权责任”两种,前者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具有更大优势,应作为主要保护路径。以行为作为主要基准将有关个人信息的保护性规定类型化,具体分析每一类型确立的行为标准以及违反时的侵权判定、责任承担、抗辩事由等,能够构建完善的个人信息侵权法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7.
市民的法意识--关于上海市行政处罚听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意识是社会成员的法行动的重要规定因素,而法意识调查是人们掌握、理解法律制度的现实功能的必要途径,对法律制度的建设和改进具有关键性意义.因之,在一般法治国家,法意识调查已成为法学研究和法律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市民的法意识及对制度的关心程度.  相似文献   

18.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的基本功能和价值在于保障公民权利和提高行政效率,其法律特征表现为:它是行政处罚主体履行告知的义务性规范与行政处罚当事人获得告知的权利性规范的统一,违反行政处罚告知程序,行政处罚主体必将承担法律责任。因此,行政处罚告知程序具有影响和决定最终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9.
杜丽卿 《学术探索》2004,(10):53-55
目前 ,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 ,然而旅行社民事侵权事件也时有发生。此类事件 ,轻则影响旅游者心情 ,重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甚至人员伤亡 ,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旅游质量 ,侵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作者从旅行社和导游之间的法律关系出发进行论述 ,反对“代表论”和“代理论”的观点 ,认为导游在执行职务时导致他人权益损害 ,旅行社应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由此提出导游“执行职务论”。  相似文献   

20.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的立身之本。为了给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政府应当来取一定的措施,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