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来看 ,还是从社会历史的发展途径和实践主体来看 ,都要求“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做人民利益的忠诚代表”。建党八十年历史和经验更验证了 :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3.
《大庆社会科学》2014,(4):159-160
陈华兴、黄宇撰文指出,毛泽东宏大而又深邃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一套完整而又独特的人民主体价值观,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第一,价值主体是人民大众,毛泽东把人民看作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的一定集合体;第二,价值取向是人民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价值目标是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第四,实现路径是群众路线、精神产品的生产;第五,制度保障是人民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六,核心力量即其得以实现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其价值评价标准在于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4.
泰国1997年宪法之所以被称为"人民宪法",固然由于该宪法制定过程中人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以及内容规定上的某些人民倾向,但主要的也许还在于修辞的需要;该宪法最后能被通过,固然由于其某种程度的正当性,但主要的还是形势使然.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论述的“三个代表”中、当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三个代表”中的核心,是前两个代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它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是党的事业成败之根本所在,也是巩固执政地位的基本要求。为此,我们必须做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以科学的方法实现人民的利益,井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和发展人民的利益。同时,还要强化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观念和意识,切实加强反对腐败和党风廉建设,进一步提高协调人民群众多种利益关系、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启蒙思想家创立的主权理论经过长期的丰富和发展,尤其是经典作家批判性汲取之后,升华为以人民主权原则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人民主权原则有力地指导了社会主义民主宪政实践,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根源、灵魂和根本价值取向,为现代国家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在宪政和国家制度安排中提供着重要的价值依托.当宪法危机发生时,政治发展以质变的方式呈现,宪法所宣扬的人民主权原则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了宪法危机的爆发.  相似文献   

7.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民主政治创造,独具中国特色又符合中国国情,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上的集中价值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定位,创造了人类民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从资本逻辑到民本逻辑、从以资为本到以民为本、从资本至上到人民至上的转变,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特征,同时,全过程人民民主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8.
各级人大在立法、重大事项决定、监督、代表工作中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以民为本,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唐亚林 《学术界》2022,(8):5-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从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通过人民的主体角色的确立、主体地位的保障、主体力量的统合、主体价值的塑造等主体内容构建方式,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论”。人民概念与角色从基于革命的单纯经济政治概念与功能到基于建设的人民与执政党、国家和政府间关系的复合概念与功能的多样扩展,人民主体地位基于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而获得的制度保障,人民主体力量基于执政党力量对人民力量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力量有机统合的合力生成,人民主体价值基于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与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一体两面”式双重建构,四者共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塑造了内蕴新型主体功能、新型主体制度、新型主体力量与新型主体价值于一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通过用“使命型政党”统合“制度”、“人”与“治理”的方式,锻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理性力量,开创了“人民主体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宗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形势和条件的要求,对党的目标和任务提出过不同的主张和看法。但其核心和实质都是代表和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党的基本宗旨。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主体思想则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践行人民主体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行为过程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程,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惩治腐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和价值评价的主体,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他个人的行为准则、奋斗目标。重温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价值现,对我们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教育全党和干部关注民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方面是对我国现行民主机制的概括,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必须长期坚持、发展的重要政治发展方向,其在理念上呈现出对西式民主的三重超越:在政治主体上用“人民民主”超越“公民民主”,强调人民的整体性与能动性,以发展的视角、关系的视角来理解社会;在运行评价上用“全过程民主”超越“选举民主”,以逻辑过程的闭环和时间过程的延展实现对程序合法与结果正义的双重追求,通过树立目标、团结奋斗开辟出全新的社会发展路径;在价值追求上用“实质自主”超越“自由民主”的“形式自由”,既强调自由的权利又注重实现自由的能力,让权力服务于国家建设、民族复兴,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支持。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理论自信,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政治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沿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轨迹,阐明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不同的表现.只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同时也证明,我们党在制定革命和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时候,总是把人民群众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处在民主政治的最基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政治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愈显突出,制约了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当前对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监督不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现时有必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完善乡镇人大制度,确保基层人民群众通过当地人大更好的实现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主体思想,无疑包含着对西方现代人文精神和中国传统"人本"思想的参考借鉴,但最为根本的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对资本主体的批判及其劳动主体思想,是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第一思想源头。列宁晚年新型国家建设及其工农主体构想,是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第二思想源头。中国共产党人服务人民的宗旨及其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传统,是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第三思想源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宪法更多的是从政治意义上被阐释的,许多与宪法相关的问题往往要从宪法之外去寻找宏大的理论话语。然而,这种方式会销蚀宪法的至上权威。因此,欲建立宪法的至上权威,就必须从宪法解释入手,通过以宪法文本为根据的宪法解释解决宪法的相关问题,这才是宪法权威的真正生成之道。  相似文献   

19.
郭先美 《兰州学刊》2006,(6):193-195
宪法司法化问题是近年来法学理论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宪法的司法化是我们推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宪法司法化概念的界定及其在司法改革中实践历程的分析,强调了宪法司法化的重要意义,并对宪法司法化的路径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共享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略,是新的历史方位下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选择,蕴含着丰富的人民主体价值.全民共享集中凸显了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指向,确证共享理念的人民主体价值主旨;全面共享深刻阐释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要求,生成共享理念的人民主体价值规定;共建共享突出表达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手段,建构共享理念的人民主体价值样态;渐进共享清晰展现了共享发展理念的现实演进,指引共享理念的人民主体价值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