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斌 《职业》2009,(1):26-27
最近,一篇列举了178家知名企业裁员或不景气的帖子,在各大网站论坛转载.在传播过程中.标题被改成更具轰动效应的<大裁员第一波>,"裁员或者不景气公司名单"也被改为"裁员企业名单".尽管被列入名单的大部分企业事后都否认了裁员传闻,全国迄今为止也未发生大规模的裁员,但如何避免和应对可能降临的裁员或减薪,还有一些停工企业职工的劳动权益如何维护,确实是这个冬天里一个有些沉重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陶新华  庄丽丹 《职业》2009,(3):26-27
金融危机来袭,企业裁员成了敏感话题,在面对裁员威胁时出现了“金融危机宝宝”,职业女性为了避免失业采取紧急怀孕的应对方式。面对职业女性生育给本人和工作单位带来的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该如何应对?企业是否有自身的应对方案?职业女性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呢?  相似文献   

3.
《现代交际》2009,(6):29-30
当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企业欠薪和裁员现象明显增加,劳动争议案件急剧上升,集体争议案件多发,劳动关系复杂多变,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此,如何及时处置化解矛盾,探索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老年世界》2007,(21):40-40
离2008年1月1日实施《劳动合同法》尚有月余,但有些单位为了避免支付高额费用等原因,已经陆续做出了裁员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劳动合同法》成为不良企业的“紧箍咒”。为了逃脱法律制约,不良企业很可能在此前制造事端,出现一波裁员或制造借口与员工解约的高峰。专家指出,裁员必须符合单位经济情况,如果发生重大变化,必须向劳动部门报告,并与工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也有专门规定,否则裁员或制造借口与员工解除合同都是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5.
戴悠悠 《现代妇女》2014,(3):I0059-I0059,I0064
中国企业在美国实施海外并购频繁遭遇法律风险,究其原因,法律体制及文化差异、中国企业并购行为易招致审查以及美国朝野对自由贸易的态度变化。本文在研究法律风险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政府应构建并完善海外并购法律体系、应优化行政职能;企业应做好跨国并购战略与策略分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期望这些对策能够给即将在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一些启迪,从而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职业》2009,(1):11-11
遇到裁员怎么办?该如何看待裁员?裁员之后该如何寻找新的工作?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有关数据表明,在2003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半数以上是由于解除劳动合同、裁员引起的,避免因裁员所引起的法律纠纷,是摆在当今企业管理者面前严峻的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裁员有五大劳动法律工具,无论裁员公司还是员工,都应好好掌握。  相似文献   

8.
姜菁 《职业》2006,(10):15-16
自去年以来,裁员浪潮此起彼伏,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与世界经济的轨道越来越近,企业裁员正在成为家常便饭.顾名思义," 裁", 就是用刀去剪,企业在举刀时,如何慎重、周密一些--不让员工感到心痛,从而满意平静地离去;企业在举刀时,能否温柔、艺术一点--减少员工负面的评价,避免劳资矛盾激化,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9.
今年前七个月,自主品牌汽车增速低于乘用车总体水平,奇瑞、比亚迪出现负增长,比亚迪更是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和渠道整合。从资格赛、选拔赛到淘汰赛,开始遭受成长之痛的自主品牌如何重塑信心?  相似文献   

10.
郭策 《职业》2006,(10):32
裁员是近年来时常发生的事。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企业也要在变化中寻求获取持续竞争的优势,谋求更大的市场发展。经营战略的转型、组织结构的变革和生产流程的重组是企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到人力资源方面,都会导致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裁员。头一天还是某大企业的员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形势下,各大企业尤其是重工业企业纷纷裁员,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对学生进行择业观教育过程中,就如何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找准定位、多渠道就业谈几点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郭军 《现代交际》2009,(7):54-57
一、“不裁员、少裁员”并不是禁止裁员 今年2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对裁员问题的规范。《通知》第9项要求:“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后,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2007年12月,我进入某公司从事电脑软件开发工作,签订了5年期的劳动舍同.劳动合同中约定,本人在受雇该公司期间及解除劳动合同关系2年内不得自营或到同类竞争企业中工作,否则需向公司支付违约金20万元,并赔偿公司损失.前不久,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宣布大规模裁员,我被列入了裁员行列.请问,被裁员后还应遵守竞业限制协议吗?  相似文献   

14.
政府绩效评估在我国政府中广泛开展起来,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政府绩效的提升。但由于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完整的法律及制度体系保障其顺利进行,加上有些基层政府对绩效评估的本质认识不足,盲目的进行绩效评估,致使有些评估结果被搁浅而不能指导实践。文中从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及问题、中西政府绩效评估背景比较、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指导原则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并通过运用这些原则和对策.使政府绩效评估结果能够更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更好的提升政府绩效。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来袭,企业裁员成了敏感话题,在面对裁员威胁时出现了"金融危机宝宝",职业女性为了避免失业采取紧急怀孕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林桂平 《现代妇女》2014,(6):108-109
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同在,风险与收益并存。如何防范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使企业经济能够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张圆 《职业》2015,(4):32-34
企业重组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企业重组的浪潮中涌现出了很多问题,尤其是法律规制方面的一些不足。目前,我国政府对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采取支持的态度。就非资本市场上进行的并购重组而言,在法律层面,主要是要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保护国有企业职工利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辅之以相当的税收优惠,包括免税、减税和推迟纳税。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并购法律规制在宏观层面上不应统一立法,应把重点放在对现有企业并购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上,注意现有企业并购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职能的合理定位、建立国家统一的企业并购审批机关。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职业》2008,(34)
Q:我在一家电子企业做文秘工作,现在的经济形势不太好,耳边不断传来各大企业裁员的消息,虽然我们的企业还能正常运转,但每天心里总感觉忐忑不安,不知道哪天经济危机会波及到我们。  相似文献   

19.
杜小晖 《职业》2002,(4):11-12
新世纪伊始,施乐、朗讯、北电网络、摩托罗拉、戴尔、飞利浦、雅虎、通用电器等公司都已宣布了裁人,而且,这个名单每天都在继续加长. 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国内企业的裁员也早已展开,联想集团、工商银行、众多国内网站、IT企业等组织机构都宣布了自己的裁员计划,并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建立以信息公开法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目前,全世界共有四十多个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我国要实现行政管理体制公正透明这一目标.也必须走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的路子,2008年5月1日我国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由于立法主体是政府。法律效力层级较低,而导致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拟就如何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