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08-114
认为清代东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其类型多样,发生频率日渐频繁,受灾范围逐渐增大,危害日益加剧。为救灾防灾,清廷和东北地方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采取诸多举措,构建社会救灾防灾体系,为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和稳定灾区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代八旗军队的驻防城因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的不同,其特点独具。通过对史书、方志等文献和实地调研 资料的整理,初步探讨了清代八旗驻防的布局。在对实例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旗城作为军事要地和商业中心 的分布特点以及与传统风水理论、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何一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清代是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清朝建立以来,东北地区纳入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中,中国内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制度被引入,城市功能从单一化向功能多样化转变.东北地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人口聚集紧密相联,同时各级城市一旦形成后,对国家的安全和统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又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初一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清初土默特部编为左右两翼旗,设一品军政长官左翼都统,与右翼都统,下没三品参领,四品佐领若干。隆乾二十八年至清末,两翼旗统归最高军政长官绥远将军管辖,只设副都统一人管理两旗行政,为将军副职。其下设兵司、户司、操演营。崇德年间,两旗有3300余丁;清末约1694户。 相似文献
5.
李晶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214-215
鄂伦春人民独特的森林生活方式——以游牧、狩猎、捕鱼、采集、农耕为生,而且森林文化塑造了鄂伦春别具一格的民族个性和特有的音乐艺术内涵。鄂伦春民歌神曲充分展现了地方特色性,蕴含着鄂伦春人民的生活特征、思想感情、生活习惯等方面,也是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状况的真实写照。同时鄂伦春民歌神曲的内容也表现了大自然给予鄂伦春人民的幸福生活与对未来的向往。 相似文献
6.
试论清代流人与东北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素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5):97-99
东北地区很早就有汉族人口的迁入,尤其是清代以来汉族人口逐渐增多,并最终成为东北地区的主体民族。作为移民的先导——流人群体是东北早期的拓荒者,是东北社会变迁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流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风尚等方面给东北带来了深远影响,而社会风尚的变化对东北社会产生的影响,需要我们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严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4):62-65
本文以田野资料为基础,论述了鄂伦春火文化的变迁,指出鄂伦春的火文化,不仅是记录在书上的传统崇火习俗,也包括现代生活中对待火、处理火的完整内容,以主动的态度防火,保护森林是鄂伦春人新的火文化,是其火文化变迁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张文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20-25
清朝建立以后,清政府对东北森林长期实行封禁措施,在客观上保护了东北森林。晚清时期,清政府迫于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不得不对东北森林实行开禁,这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却给东北森林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清代东北地区的林业管理经历了从封禁到开禁的变化过程。理清当时林业管理的演变轨迹,探究其变化原因,揭示其深远影响,能够为当今的林业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薛洪波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33(2):101-104
清军入关后,清统治者把东北作为“龙兴之地”,封禁了东北。其目的从最初要保持满族风俗、保证统治者享受的经济利益,到后来要把东北作为八旗兵源以及驾驭全国的战略基地。但在整个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目的和作用没有达到预期的统一,最终的结果不仅没有完全的保有“满语骑射”,还造成东北经济上的落后,战略上的失误,及军事上的漏洞,致使沙俄有机可乘,掠夺了我国东北的大片领土。 相似文献
10.
于春英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3,(1):70-73
清代,东北地区水灾频繁,波及范围广,灾情严重,直接破坏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影响了社会机制的正常运行。在水灾的打击下,人口大量伤亡,物质财富流失,灾民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不复存在。许多灾民遭受着饥饿、寒冷、疾病的困扰和折磨,到处颠沛流离,有的沦落为盗匪,抢粮抗捐斗争时有发生,从而加剧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不稳定。本文分析了清代水灾对东北地区民生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破坏,以唤起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11.
赵文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56-58
康熙东北边防思想是在其统治前期中俄交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重安内、轻攘外 ,内外并举是其东北边防思想中心所在 ;同时 ,以天朝大国自居 ,盲目自大、自欺欺人、轻视敌人的华夷观念也是其东北边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成为康熙东北筹边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黄松筠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5):72-77
清前期对东北的治边思想,是清王朝治理全国边疆思想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大一统”、“从俗从宜”、“分而治之”以及“中外之防”等四个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治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清朝制定正确的治边政策,实现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清中叶以前,清政府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东三省森林处于极盛时期。道光至光绪年间,这一地区的森林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方面,清政府解禁东北,大量移民涌入,在开垦过程中滥砍滥伐;另一方面,日、俄势力进入东北,砍伐林木用于修建铁路等,大肆掠夺森林资源。光绪三十一年(1905)后,在实业救亡思潮下,东三省大力发展实业,林业作为实业的重要部分得到重视。政府通过将林业纳入行政管辖,组建林业公司统一经营以及与俄国改订购木条约等方式,加强了对林业的管理,严禁以往任意砍伐的行为。这一时期,林业保护观念得到增强,政府进一步意识到先进的林业技术对发展林业的重要性。为此,各地开始兴办农林学堂和林业试验场,林业成为一种专门之学,近代林业教育出现萌芽。 相似文献
14.
贾小壮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81-84
清代东北流人诗中有很多反映东北流人社会生活的句子,通过对这些诗句的阐释、分析,勾画出清代东北流人社会生活的全景,认为清代东北流人的社会生活是苦中带甜的,他们有极其困乏的物质生活和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两部分构成了清代东北流人社会生活的全部. 相似文献
15.
德力格尔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9-12
蒙旗内部及蒙旗之间屡屡发生争讼案件,是清末东北蒙旗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透过这些案件,我们可以看到清末东北蒙旗统治腐败、经济困窘、社会动荡的事实;同时,也可以看到俄日侵略渗透和蒙古王公上层离心倾向日益明显的状况。总之,蒙旗作为清王朝安定后方和稳定边疆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6.
儒学在古代东北地区的传播,是"用夏变夷"与"忻慕汉化"合力的结果.但在清前期,源于少数民族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性质,东北儒学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在清初"旗民两属二重管理体制"与封禁政策所构成的基本框架与空间内,为了维护本民族特质,官办儒学发展滞后,为文化流人儒学教育活动所补充,特别是在吉林、黑龙江地区,儒学的传播主要是由文化流人推动的.文化流人传播儒学的活动,最初与维护"国语骑射"等满洲习俗并不相悖;但随着儒学的传播,八旗子弟学习儒学热情的高涨,有碍满洲风俗,导致东北儒学政策有异于汉地儒学,由此可见统治者维护本民族特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东三省移民与近代城镇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关内人口向东北的迁移,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可谓“全部近代史上一件空前的大举”。1860年东北局部开禁,特别是1904年全面开禁后,随着大片土地的放垦,关内移民东北者络绎不绝,东北原有的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大批新的城镇纷纷兴起。这些城镇不是建立在军事驻防的基础上,而是在招民垦荒、移民实边与铁路、港口兴建的过程中,陆续发展起来的。此时,东北的城镇才真正具备了近代意义上的性质与规模。 相似文献
18.
清末实行的专利是近代中国从经济、制度领域模仿西方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其专利运行过程中,申请专利的物品是否获得批准,以及其独享专利的年限,一直是清末专利存在的重要问题。此外,清末各界为了更好地适应世界潮流,对外国专利进行了详细介绍,清政府为此制定专利章程,设立商部,以确保专利的正常运行;但在其具体实行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清末的舆论对此作了大量的评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