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煤矿采掘深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对于深部软岩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设计,要在分析当前各种不良现象的基础上,结合软岩巷道非线性大变形相对严重的现象,采取有效的支护模式,从而更好地解决支护过程中遭遇的新情况,打破传统的常规支护设计模式,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围绕我矿工程条件为一4()()m的水平胶带机石门,在整个锚网索耦合支护设计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完整的开挖与支护设计的整体顺序,在施工工艺、参数设计以及安全技术方面,采用合理的方式,能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对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软岩的概念和分类以及软岩的工程特征,并探讨了煤矿软岩巷道支护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三个方面对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软岩巷道支护的技术关键分析,最佳支护时间分析以及软岩巷道支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软岩巷道支护一直是煤矿巷道支护的难点。本文介绍了几种适于软岩巷道的锚杆支护方式,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中以某矿三层煤主回风巷为研究对象,结合弱胶结易风化的特点,提出加大支护强度、主动与被动让压相结合、帮部加强支护等具体措施对软岩巷道进行治理。为了验证支护效果,文中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对巷道围岩变形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支护方案能够有效较小围岩的位移及应力变形,是一种有效的支护方式,也为类似巷道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煤矿大断面软岩硐室支护研究和工程实践少,支护难度大的问题,本文根据软岩硐室的支护原则,提出了软岩硐室联合支护的原理,从提高围岩刚度,扩大支护机构范围和增加稳定性方面对大断面软岩硐室进行联合支护。加固后,其变形量明显减小,实践证明,预应力锚杆、锚索和适时的二次注浆加固能较好的解决大断面软岩硐室支护问题,可以给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实测获得了白坪煤业三软煤层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规律,采用极限平衡拱理论,分析确定了三软回采巷道锚网(索)+u型棚支护参数。经过现场试验,表明该支护方案能有效控制三软煤层围岩巷道变形。  相似文献   

7.
朱集矿1111(1)工作面轨道顺槽底抽巷埋深大,超过800m,服务时间长,且受到钻场强烈动载荷的影响。为加固该高应力强动压巷道,保障安全快速掘进,本文基于深部巷道围岩强化控制原理,提出了高应力强动压巷道分段分区联合支护技术,并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对支护参数进行了合理确定。针对1111(1)工作面轨道顺槽底抽巷道掘进工程提出了支护方案。结果表明:分段分区控制技术对高应力动压巷道具有很好的维护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深部高应力巷道在受强动压影响时支护形式和技术参数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线重点控制工程,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该隧道穿越四条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围岩软弱、破碎,隧道变形大。针对高应力条件下的软岩隧道大变形特点,在F4~F7断层区段,开展了系统、全面监控量测。根据实测数据,深入分析了支护压力、支护应力的规律及特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设计与施工,为工程施工提供了主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铁公-纪区间2^#竖井原设计采用挖孔桩支护,费工费时,针对现场情况,经方案优化后采用喷锚支护,对所选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简要介绍了施工过程,结果证实此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某矿8#厚煤层大采高开采松软岩层中回采巷道支护方式优化技术,解决回采巷道两帮片帮及顶板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论文以现场工程实际为背景,分析了原有支护体系下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并提出了两种优化支护方案。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两种支护方式下回采巷道变形破坏情况,得出了合理的优化支护方式,即增加锚杆强度和长度,采用锚网索及槽钢、钢筋托梁支护。通过现场观测,得出了回采巷道运用"锚杆+锚索+网+槽钢+钢筋托梁"联合支护技术是可行及合理的,为该矿及其它类似条件下的矿井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乌鞘岭隧道工程实例阐述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的特点,及其整治措施,通过模型计算对施作锚杆隧道与没有施作锚杆隧道的应力以及位移进行了比较,并论述了锚杆支护对于整治大变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轩岗煤电公司根据梨园河矿22112综放面的地质条件,采用地质力学评估,在充分掌握巷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对22112综放面大断面切眼锚网索锚墩联合支护参数进行了合理优化。工程实践表明,设计的锚杆支护参数可以较好地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修建中的某隧道位于高地应力区,局部地段地下水发育,易产生软岩大变形。在分析该隧道围岩发生大变形原因的基础上,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讨论了隧道大变形的防治措施,优化了支护参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采高工作面顺槽巷道断面较大、受回采影响矿压显现剧烈、巷道维护困难,本文对首先对回采巷道帮锚杆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帮锚杆失效的机理,然后通过大采高回采巷道煤帮锚杆受力进行了实测分析,得出了锚杆支护效率的大小,受煤体强度与锚杆强度差值影响,差值越大锚杆支护效率越差,以及巷道两帮在进行锚杆支护时应充分考虑煤岩体的强度,选用的锚杆强度略大于煤岩体强度最为合适的结论。对软煤层大采高回采巷道的围岩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5704综放工作面回风顺槽由于受褶曲构造应力和邻近工作面采动影响,部分地段巷道变形严重,影响安全生产.通过对该巷道变形严重段采取锚注加固和补强支护措施,支护效果明显,保证了该工作面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6.
巷道开挖后,在围岩中出现松动圈,如果能够通过支护,促使松动圈裂隙岩体破坏机制发生有利转化,将显著提高图岩稳定性。为此,在提出支护力放大效应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发现,支护力作用的本质在于通过支护力放大效应,提高破裂区岩体压应力、降低裂隙张开度并提高裂隙体“宏观强度”,从而实现由张破裂和脆性破裂向剪切破裂和塑性变形破坏机制的转化。在不同巷道围压情况下,支护力设计应至少满足张破裂转化为剪切破裂的转化压力,必要时应达到脆性破裂转化为塑性变形的转化压力,才能将张破裂和脆性破裂降低到一个合理范围。研究成果在实现围岩一支护系统整体稳定的情况下,也能减少支护力浪费,达到安全和经济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厚煤顶大断面回采巷道因应力反复扰动及叠加带来的支护困难,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手段,设计出锚杆(索)、钢带托板、金属网联合支护的巷道基本支护方案和巷道超前支护方案,并针对特殊地段提出打设组合锚索、注浆加固、打设密集木垛等加强支护方案。现场实测数据显示:工作面回风顺槽超前25~30m以外,顶底板移近量及两帮移近量较小,但在超前25~30m以内,顶底板移近量及两帮移近量增长较大,巷道围岩变形量局部较大,但整体上能够保证巷道的有效支护和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18.
邻近煤层开采时巷道的矿压显现比较复杂。由于开采时引起采场周围岩体或煤层应力重新分布,在回采空间后方及两侧的煤体和煤柱上出现应力增高区,而在采空区的下方出现应力降低区。因此,在已采煤层下方的邻近煤层中布置采准巷道时,应充分利用开采引起的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尽可能使巷道位于应力降低区内,以减轻或避免回采引起的支承压力影响,这是底板下伏岩层和邻近煤层巷道布置的重要原则。如无法避免,使巷道处于高应力区时,应采取特殊措施来加强巷道的支护。以杜儿坪矿63405工作面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水泥机械立窑生产过程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防止机立窑喷窑事故发生的控制参数,并详细介绍了微机控制喷窑自动报警系统的软、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地铁区间水平旋喷成拱预加固隧道施工为背景,采用MIDAS-GTS岩土数值分析软件模拟隧道开挖施工工艺;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研究水平旋喷桩成拱预加固隧道开挖施工时旋喷桩拱壳的位移和应力、围岩位移和应力的规律和特点;提出水平旋喷桩成拱预加固隧道开挖施工建议,为今后该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