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商事代理     
本文从比较两大法系代理制度理论基础,即区别论与等同论的异同入手,结合分析代理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法律实践与制度的脱节。并建议能从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制度、改良引入英美法系代理制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商事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试论商事惯例的司法适用——一个经济法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事惯例作为社会自生自发的内部规则,背后隐含着重要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法律意义。本文从我国司法实务出发,借鉴国外理论与实践,运用经济法学的方法及理论,从商事惯例司法适用的意义、现状、实体标准、适用程序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商事惯例制度的司法适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各国的立法例来看,无论是大陆法系民商分立、民商合一的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注重对商事代理的调整。但在我国,无论是现有立法还是民法典建议稿,规范模式均注重民事代理而忽视商事代理。我国忽略了对经理权和代办权的规范,且对于组织能力行使的规范,存在着诸多不足;对于大陆法系其它国家所重视的代理商制度,我国的规范是缺失的。鉴于商事代理与民事代理的差别,在民法典编纂之时,应预留商事代理的规范空间,对商事代理做出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4.
大陆法系代理制度的架构是直接代理和行纪关系,其理论基础是区别论。英美法系虽未有委托和代理的区分,却有间接代理的经验,其理论基础是等同论。我国合同法在承袭大陆法代理制度的同时又移植了英美法的代理制度,这就使得同样受委托人委托且均以自己名义进行代理却各自归为行纪关系和间接代理的两种制度相重叠又矛盾。完善间接代理和行纪关系,坚持两大法系兼收并蓄的原则,重构我国代理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代理和行纪关系的体系设置是理论界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作为商事活动最主要的主体,其对外开展业务活动会产生广泛的代理关系.这其中,公司董事、经理及其他雇员与公司的代理关系应如何认定?本文探讨了公司董事、经理及其他雇员在处理公司业务活动中的代理地位及表见代理制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代理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华 《理论界》2006,(2):72-73
商事登记制度是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事活动的发展,西方各国都制定了较完善的商事登记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明显不适应商事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现代市场经济语境下,担保的功能定位已经不限于债之保全,更多的是商事主体以较低成本扩大融资规模的重要手段。我国担保制度不乏"商事"元素,但受限于物权体制,在立法和实施中存在规则缺失、制度障碍、裁判标准混乱三大问题,这已成为影响我国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的"短板"。商事担保规范在民法典物权编中的完善必须设立科学的立法选择标准,从而实现民法与商法的"帕累托最优"。根据商事担保规范与民事担保规范的相互关系和区分程度,可以将类型化划分为"替代型""互补型""冲突型"三类规范,以此设立合理的商事担保规范加入民法典物权编的口径和标准,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事担保规范设计加入和完善的方案。商事担保的完善不限于"典内",更重要的是通过"典外",特别是通过法律适用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新学术》2007,(2)
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是无争议的事实,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有必要根据商事登记制度的性质、目的和价值取向的需求对登记机关在商事登记制度进行重新定位,并使其在商事登记的各具体制度中得以体现,促进商事登记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商事信用是信用在商事领域的具体体现。当前我国企业商事信用缺失问题十分突出,而现行民法、经济法、商法有关企业商事信用的调节机制仍存在缺陷。对此,可以商法的商事主体制度和商事行为制度为基本路径,从市场准入、商事交易和市场退出的全过程来加以完善。在市场准入上,完善商事登记制,创设公司设立无效制度;对交易过程则实行商事信用公开、监督制,积极发展商事信用征集、中介法律调节机制,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估制度;在市场退出上,应建立商事信用缺失的淘汰和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地解决多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已经成为现代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合并仲裁制度的确立反映了商事仲裁实践的要求.本文从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及可行性角度出发,对合并仲裁展开分析,指出合并仲裁符合仲裁的价值取向,在根本上与当事人意思自治是一致的,而且可以通过仲裁规则进行相关理论的突破,使合并仲裁后作出的仲裁裁决,可以根据1958年<纽约公约>得到承认和执行.  相似文献   

11.
澳门刑事证据制度受大陆法系的影响 ,在刑事证明标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人作证等方面与内地刑事证据制度有所不同 ,造成两地差异的成因主要有立法沿革、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我国的证据立法可以借鉴澳门刑事证据制度的相关规定 ,重构刑事证明标准、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及完善证人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事权利理论研究极其薄弱甚至缺失,已成为商法基础理论研究最为明显的弱点和缺陷,严重阻碍了商法学科的成熟以及商法独立法律部门的确立。基于商事权利理论的重要性及其核心地位,应高度重视和强化商事权利理论体系的构建并应以商事权利类型体系为逻辑基础,采用科学、可行方法论而构建具有一致性逻辑基础和完善体系结构的商事权利基础理论,以实现商法基础理论体系的创新、突破,填补商法基础理论空白且满足商事立法、商事审判实践的迫切需求和强烈呼唤。  相似文献   

13.
股票期权制与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的环境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营者股票期权制的理论基础是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 .经营者激励机制是代理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重点 .股票期权风靡西方国家证明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激励手段。在我国上市公司推行股票期权制关键是完善与之有关的环境建设 ,比如需要有完善的法规制度、有效的资本市场、真正的经理人市场以及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商业登记立法都会打上特定时期的烙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商事登记公告制度存在很大得滞后性,尤其是公告的效力不确定,公告的主体不统一、公告的形式规定处于模糊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对登记公告的性质和功能认识模糊、界定不清。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现行登记公告制度存在的不足,然后阐述商事登记公告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具体探讨我国商事登记公告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民商法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商事关系在社会关系中所占比例日益扩大,商事立法已明确地提上了议事日程,立法步伐也随之加快。经过几年努力,我国的商事立法已初具规模。一、我国商法的现状--民商合一商法,亦称商事法,是指以民商事方法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规范的是人们在从事商事经营与商事交易过程中应遵循的活动规则,规范的是商业主体(商…  相似文献   

16.
商事仲裁规则法律性质问题是一个长期被仲裁学界忽视的涉及商事仲裁规则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界对商事仲裁规则法律性质虽有多种学说,但多数并不否认商事仲裁规则的契约性。商事仲裁协议的契约性决定了作为商事仲裁协议组成部分的商事仲裁规则的契约性。商事仲裁规则的双重契约缔结过程、当事人违反商事仲裁规则的法律后果以及商事仲裁规则不能违反商事仲裁法强制性规定均证明了商事仲裁规则的契约性本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美国统一商法典》的立法形式入手,旨在得出一些对我国商事法律的制定有益的东西,以求加快我国商事立法的步伐,完善我国商事法律制度,满足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西方学界从代理成本理论、分权制衡理论、股东权利保护理论的不同视角,证明了现代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的合理性,我国学界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监事会制度和独董制度的完善上。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内部监督的法律制度及其监督人员的法律意识是该制度运行的两个基本条件。该制度运行不畅的基本原因,一是有关法律制度存在缺陷,二是内部监督人法律意识淡薄。由此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和提高监督人法律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商事登记效力的传统内容包括确认力、公信力和对抗力。我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总体上削弱了传统商事登记的效力,表现为登记确认力弱化、公信力降低和对抗力加强。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商事登记的效力规定,以更好地保护登记申请人和第三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论国际商事仲裁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树梅 《社会科学家》2006,23(2):101-103
本文在对国际商事仲裁产生的社会基础、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取向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它对国际社会的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使之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