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宇明先生曾提出"主观视点"论是邢福义先生最具理论色彩的语法理论。"主观视点"论最早见于邢先生的《汉语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邢先生认为,复句语义关系具有二重性:既反映客观实际,又反映主观视点。客观实际和主观视点有时重合,有时则不完全等同,而不管二者是否等同,在对复句格式的选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观视点,即主观视点直接决定复句格式。主观视点应尽可能地"从众"。能否"从众",决定文章的结论是否成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从语法特征及意义分析看,“不……不……”格式可以分为平列关系及条件关系两类。前者的内部关系比较复杂,格式的整体意义相对于各构成成分的意义已有较大变化,但其句法功能只相当于一个词,整体充当一个句子成分。后者能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在句子中的作用则复杂多变。从本质上讲,条件关系的“不……不……”格式应属于复句中的一类──紧缩复句。  相似文献   

3.
逻辑学是语法学的基础。形式逻辑是研究人们正确思维形式与思维规律的科学;而语法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的语法构造规律的基本理论。维吾尔语的选择复句所揭示的语法形式和语法结构规律,正是以形式逻辑的思维形式——选言判断为基础的。维吾尔语的选择复句,主要包括两种句法格式,一种是或此或彼,数者择一;另一种是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无论哪一种句法格式所揭示的语法内容都表现为各分句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邢福义先生《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中两个带有关键性的表述 ,即“在对复句格式的选用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观视点”和“复句格式对复句语义关系的反制约”提出不同意见 ,认为其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在复句语义关系的形成过程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观视点”和“复句语义关系对复句格式的反制约”。  相似文献   

5.
分析多重复句时,找准第一层关系非常重要,如果第一层关系找错了,其余将全部错。怎样找准第一层关系呢?首先,应从关联词语入手,关联词语是复句的语法标志之一,一种意义关系,用一定的关联词语来表示。而关联词语一般都是成对的,并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这些格式在多重复句中的相互搭配,有着一定的规律,它可以帮助人们掌握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多重复  相似文献   

6.
“不……不……”语义结构的最早解释现代汉语语法书上讲紧缩复句一般均列“不……不……”表现的是假设语义关系。这可看出是“不……不……”,这一格式(如“不打不倒”“不问不开口”等),并指明是相当复句的假设关系类型。读宋代邢《论语正义》,其对《述而》篇中“...  相似文献   

7.
语言不断地发展变化,语言的结构形式也在日益变化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正确地解读《荀子》变得愈加困难。在分析《荀子》对比复句的构造格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对比复句的语法面貌。研究发现,对比复句以两分句为主,鲜明的比照便于甄别细微的差异;对应的形式使得分句信息相互传递,在联系中获得了明确而稳固的意义。它多见于论辩文中。对比复句的分句在结构上严格对应,层次分明而单一;其在描写同一事理的不同方面时,自然地显示出意义归属上的“同域”。  相似文献   

8.
取舍复句在语法著作中很少单独设类,一般将其归入选择复句;(1)逻辑界对这类复句的处理情况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情况是,多数教科书对这类复句不作专门探讨,第二种情况是,极少量著作认为取舍复句同选择复句一样,表达的都是选言判断(2).本文认为,无论从语言还是从逻辑角度说,将取舍复句与选择复句合二而一的作法不够妥当。为此,有必要在这里对取舍复句的逻辑问题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语言界、逻辑界同仁。“取舍复句”的名称本文采用的是某些语法书中的提法。这类复句通常只有两项,一项表示采取某  相似文献   

9.
自从二十年代黎锦熙先生在他的《新著国语文法》中把复句分为包孕复句、等立复句、主从复句以后,一般语法著作都把复句分为联合(等立、并列)复句和偏正(主从)复句两类。这种情况,近几年来有了改变。《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邢福义先生的《复句与关系词语》等,都不采取这样的分类  相似文献   

10.
用田野调查的资料,发现新疆方言偏正复句有其独特之处,即关联词语不同。有时,普通话的几个格式对应新疆汉语方言的一个或两个格式;有时,普通话的一个格式对应新疆汉语方言的几个格式;有时,两者之间无对应表达。较之普通话,新疆汉语方言偏正复句更多的是使用意合法和紧缩句。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条件分句可以分为原型奈件分句和隐喻式条件分句.在原型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表达其原来的语法意义,二者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在隐喻式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脱离了其原来的语法意义,而语法隐喻使语法符号通过隐喻模式与其语法意义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德语语法书都鲜见"同位语从句"这一概念,为了将德语同位语从句归置到其应有的位置上,文章对德语中同位语从句这一语法现象从语言形式和逻辑上进行了探讨,并将同位语从句与一些与其貌似但实际神离的从句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后汉书注》中的语法分析内容有:词序调整和句读层次、复合词结构、句法结构关系、句法语义关系、词的句法功能义、句型句式、修辞分析等;反映了唐人的语法分析成就,为中国古代语法学的一宗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语法功能包括组合功能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两个方面。研究发现,《骆驼祥子》中的形容词重叠式有一些特殊的组合功能:与程度副词同现、与否定词同现、与助词“着”和“了’’同现。与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相比,《骆驼祥子》中形容词重叠式的组合功能更强,充当句法成分也更为自由。  相似文献   

15.
一、“and”隐喻是一种虚词隐喻作为一个认知过程,隐喻不单纯是从一个域转向另一个域的单一的语义范畴的拓展,而是在其范畴之间的连接和关系中,它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或经验”[1]。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虽  相似文献   

16.
非等量比较结构中的缩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著名语法家,如夸克、利奇,对非等量比较结构的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有不同的论述,争议颇多。本文试图论述缩约这一语法原则在非等量比较结构中运用后产生的不同缩约类型,并根据缩约的还原性特点分析其句法结构及非等量比较结构中的否定现象。  相似文献   

17.
汉语学术期刊要走向世界,要么通过英语这个世界通用语,要么依靠汉语本身。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表示其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印欧语系的语言基本都采用显性语法标志,即通过屈折形变,在单词上黏附语素表示各种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但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难以采用屈折形变方式去表示语法意义。汉语更多的是依赖听话人通过积极的思维和上下文语境去理解、推测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语法关系。汉语显性语法形式的缺失或不完善往往会消耗听话者解读时更多的认知努力。中国人因其文化和汉语语境可以弥补汉语显性标记的不足,但对母语为非汉语的读者却是很大的挑战。在提倡汉语学术和文化走出去且国际读者群日益壮大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开始研究汉语书面语篇的显性标志,完善汉语的书面语法,让汉语期刊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语词的内部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形式是合成符号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和 ,理据则是语言符号发生、发展的动因 ,二者应该区分开来。内部形式的生成是一个历时的现象 ,它在词汇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汉语是一种内部形式非常发达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尝试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汉语中句首的"介词+小句"结构①的语法归属问题。文章从介词引导的小句入手,审视了该小句与后面小句之间的关系,并重新分析了介词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从类型学的视角来看,介词同样具有连接功能,介词后的小句通过介词与随后的小句连接成小句复合体②;从拓扑学的视角来看,从"介词+名词词组"到"介词+小句"体现了环境成分到从属小句的渐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语法形态和语法功能两方面分析广州话形量词,其形态有"形+量"式和"形+量+形+量"式两种,它能和名词、副词、数词、结构助词组合,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