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王平 《齐鲁学刊》2005,(6):71-75
在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并刊行之后,“三国戏”主要以小说为改编蓝本,人物与情节都与小说极为接近,特别是通过著名演员的精彩表演,“三国戏”中的人物形象给接受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都对三国故事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三国戏”与小说文本毕竟存在着不少差距,尤其是全书的整体结构与某些细节难以如实表现,因而对《三国演义》的文本传播又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使小说的文本传播与“三国戏”同步发展,是我们应当考虑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也是历代正史和文学作品中传唱千古的人物形象之一。明代戏曲中关于曹操事迹的剧目,主要依据陈寿《三国志》、元话本《三国志平话》、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元代三国戏以及民间传说等文献加以改编,大致勾勒出曹操风云际会的一生。由于受元明时期文学作品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影响,明代戏曲中的曹操形象大多是作为西蜀政权和东吴政权的对立面出现的。通过对明代戏曲中许田射鹿、云长辞曹、义讨董卓、黄鹤楼论英雄、祢衡骂曹、文姬归汉等情节的深入分析,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出明代民间对曹操形象的广泛传播、不同接受和重新解构。  相似文献   

3.
比较不同时期最流行的江湖本,一些具有千年旺盛生命力的经典剧作在题材上往往更重家庭伦理,而少爱情题材和文人曲唱剧等.论其原因,民间艺术传承的过程实际上是与民间观念交相建构的过程,在两种交织的知识体系中,戏曲传播者又注入新的内容,使其能够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4.
京剧艺术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涛 《理论界》2007,(6):229-229,263
任何艺术都要有创新,有创新才有生命。京剧艺术的发展,浸透了老一辈艺术家的辛勤汗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提高,陈旧的歌舞戏剧内容和形式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社会变化的快节奏是对京剧艺术发展的一个鞭策。为了振兴京剧艺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艺术家、工作者和爱好这门艺术的同仁要为京剧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电影《白鹿原》与《一九四二》作为2012年同年上映的重要影片具有很大可比性。两部影片在剧本改编、主题立意、故事情节与人物刻画、史诗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九四二》在上述四个方面都比《白鹿原》距离"经典电影"更近,更忠实于"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艺术界理论来探讨艺术经典化问题,为这一问题的深入展开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和理论资源。确切地说,从艺术界理论所涉及的制度环境、惯例以及作品遴选者这三个方面出发,可以将艺术界在艺术的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一揭示出来。其中,制度环境与惯例在一定程度上规定和制约了经典遴选的规则;而作为实际参与经典化过程的作品遴选者,则对作品的发掘、传播及其经典地位的确立,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成吉思汗已从一个蒙古民族的英雄和统治者衍化成一种文化现象。以其为题材的作品数量繁多。当代吉林作家苏赫巴鲁的该题材系列创作完成了由民族、民间到经典的过程,难以模仿和逾越。  相似文献   

8.
9.
经典是时代、地域、民族审美文化的整体概括,与文本传播关系密切.壮族民间传说<刘三姐>作为在传播中生成的经典,有其生成的生态环节,也有其特殊的传播模式与传播规律,文本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经典与传播相生共发的内在生态关系.<刘三姐>传说的民间口传文本孕育了经典,戏剧文本聚形了经典,影像文本则造就了经典,最终在传播中生成经典,并且使经典与传播共生,创作、传播与接受三位一体,实现了<刘三姐>整个文本的立体超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勰在《丈心雕龙》中把《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视为“文之枢纽”。所谓“文之枢纽”,即全书的总纲。对于总纲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的把握。我们认为《原道》《征圣》《宗经》可以看作是“文心”部分,分别从文体论、审美性和创作论方面体现了刘勰儒家经典文学化的观点:《正纬》和《辨骚》归为“雕龙”,体现了文学经典的确立。“文心”和“雕龙”它们共同构建了一种文学范式:儒家经典向文学经典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视为"文之枢纽".所谓"文之枢纽",即全书的总纲.对于总纲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文心雕龙>整个理论体系的把握.我们认为<原道><征圣><宗经>可以看作是"文心"部分,分别从文体论、审美性和创作论方面体现了刘勰儒家经典文学化的观点;<正纬>和<辨骚>归为"雕龙",体现了文学经典的确立."文心"和"雕龙"它们共同构建了一种文学范式:儒家经典向文学经典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李礼 《理论界》2006,(12):194-195
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和京剧艺术都通过综合的舞台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塑造人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从而吸引观众,激励志气,淘冶性情,感染人心。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只有将二者合理结合,才能发展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使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贺宾 《中州学刊》2006,6(2):122-125
作为一种不定型的、由普通民众在其实际生活中自发形成、在话语表达上居于主流之外的价值观念,民间伦理具有边缘性、实用性、包容性和地域性四大特征。其中,边缘性是对民间伦理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勾画;实用性表明了民间伦理对现实人生的根本态度;包容性体现了民间伦理在内容上的无所不包及对多元价值的宽容;而地域性则是对民间伦理地域差别的描述。  相似文献   

14.
经典是由历史积淀、认同基础和文化影响三个因素构成的。以此为基点分析近代中国的经典处境,我们会发现一个马克思主义经典取代儒家经典的文化变迁过程。这两种经典的替代关系,是历史变迁所注定的。其中经典的新旧差异、思想的变局、精英的选择与政治的功用发挥着重要的变量效用。循此路径分析,我们对于经典的历史替代关系,就会有一个基于历史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而被纳入文学史的书写范畴无疑是文学作品经典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文学史的编撰史中,《儒林外史》经历了由缺席到出场直至经典化的过程.仔细梳理《儒林外史》进人中国文学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与发掘并经典化的过程,对我们理解文学史的编撰在经典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味《儒林外史》的内涵与价值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旭 《云梦学刊》2016,(6):43-48
《周易》作为儒家经典,在春秋到汉代前期,经历了一个经典化的过程。《易经》本为卜筮之书,在经典化的过程中,对它的解释逐渐脱离卜筮的限制。因为在卜筮与道德解释之间,存在着决定论与道德自由之间的冲突。在春秋时代的解释中,由把经文的描述句解释为条件句,实然问题变为应然问题,完成了向德性解释的重要转变。《易传》面临的问题核心不再是决定论的问题而是道德选择的应该的问题,并在存在论上完成了关于世界的存有和人的行为秩序之间关系的重要说明。在这种说明中,虽然仍然保留了占卜的地位,但其核心已经是在"时""位"的变化中来讨论道德实践,其面临的问题则是占卜如何融贯地解释阴阳变化和六十四卦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古典小说经典化进程的考察,理应将文本内外的言语媒介系统纳入其中。以《三国演义》的传播路径为例,围绕小说文本所形成的"士人"言语系统和"草根"言语系统,均在其经典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前者以诗词骈文、史传文学等"雅言"为代表,充分体现了经典文本的言语媒介系统借助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所能产生的传播效应;后者则在更宽泛视野中将儿歌童谣、歇后语、谚语及曲艺脚本等"俗语"涵盖其中,为中国古典小说文本的传播及其经典化提供了远为广阔的社会文化空间。二者在文本内外构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媒介环境,既为文本的传播提供了更具现实效应的媒介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文本的接受方式和接受主体。所有这一切最终都将成为考察文学文本经典性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琳 《文史哲》2007,(4):111-119
红色经典文学沿袭了左翼文学中的诉苦笔法,同时契合了诉苦运动的技术机制,在特殊年代参与了阶级苦从个体经验到意识形态的生产,也记录了诉苦运动的意识过程。红色经典文学成为研究诉苦运动历史过程的一种思想史料,它承载着历史时刻的思想状态,往往又具有完整的历时演化轨迹。不同年代的红色经典作品,显示出诉苦运动的操作手段逐步升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
经典艺术要能反映同时代的文明、面貌;经典艺术既要继承传统的东西又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经典艺术出现在艺术的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只是重复前人的东西不可能产生经典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