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宣朝庆教授的著作——《泰州学派的精神世界与乡村建设》(中华书局2010年版),通过分析泰州学派的乡村建设运动,探讨了传统农业社会背景下的乡村建设运动轨迹。本书以泰州学派为例,具体阐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运行结构和社会运行秩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社会的地方性共同体是以何种方式应对政府权力机关。本书以社会学和历史学跨学科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没有形而上学的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军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55-57
古典实用主义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和道德关怀,詹姆斯、杜威,甚至包括皮尔士,都有大量的道德哲学著述,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道家以“道德”为本,“道德”的哲学化历程是一种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形上学建构。作为一种真正的形而上学,“道”只具有超越形名的本体、本原或本根的意义,很难理解为“规律”、“准则”、“共相”等知性思维的产物;“德”以“得道”为内涵,与“道”具有本体论上的同一性。而“道”取代“天”成为道家思想的形上根源,与其本义“道路”有关,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可以为我们指明一条“道路”,揭示一种合于“道”的在世方式。 相似文献
4.
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中国企业家在这种情况下应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对造就中国现代企业家是否有意义,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现代企业并不只有一种模式,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而有不同的模式.如果中国现代企业与中国儒家伦理相结合,将会产生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不同的中国的现代企业家精神.照儒家看,如果能用最合理的办法取得利润(赚钱)作为"手段",而以"公利" (也就是"公义")为"目的",我认为,这是符合儒家伦理的中国企业家精神的. 相似文献
5.
谢丰泰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30(5):85-91
牟宗三作为第二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和最富有原创性的哲学家,创立了道德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系把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统一起来,把道德心和认知心统一起来,把智的直觉即德性之知和科学理性统一起来,给新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找到了哲学的依据。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成为以中国哲学为本融合和消化西方哲学的一个典型。无论他的哲学有什么偏颇和缺陷,但他开辟的融会中西哲学的理路无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中西哲学本身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然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西哲学家都对形而上的哲学范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西形而上学的关注点、追求目标和终结(衰退)的原因还存在着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7.
8.
红岩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岁月中锤炼形成的革命精神。红岩精神有五个鲜明的特点,包括红岩精神在内的中国革命精神共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运动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它最早出现于欧洲文明古国希腊,它的创办与古希腊自然环境、民族性格和宗教活动有密切关系,深入研究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早期历史以及与其相关的诸多因素,不仅有助于了解文化的传承,而且可以为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传统的对话中,我们发现:在儒家强调个人智慧和社会智性(即"内圣外王")的培育与西方持久地关注正直和有原则的生活(两者也许以康德的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理性概念和对"道德律"的服从为代表)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如果用中国的语言来说.这种差异可以概括为"礼"与"法"之间的差异、尊重家庭和社区关系的道德生活与遵循义的道德责任之间的差异.尽管这些背道而驰的哲学叙述在着重点上有着深刻的差异.但是,它们应该在对话中聚合在一起,从而给我们提供潜在而大量的互补,这种互补挑战一种假设:中国或西方每一方都是自足的.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批判消费主义是当前消费伦理学的前沿性课题,追问消费主义的伦理基础是文化批判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消费革命以来,西方消费伦理思想大致经历了两次变革:一是消费的去道德化;二是消费的伦理价值重构。两次变革一方面以过度消费取代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自然消费;另一方面,还以奢侈消费为善的道德判断颠覆了节俭消费的美德传统。解读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与消费伦理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认清当前消费生活颠倒性的实质内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