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日肖史先生来访 ,要我写写自己的学术经历和取得的学术成就 ,我很犯难 ,碌碌多年而少有为 ,不知从哪里说起。他提议 ,由他来问 ,我来答 ,于是遂有下边的答客问。在问答之中略述个人的一些经历和学术理念。客问 :1 979年初你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 ,在南开和史学界曾引起广泛影响 ,请问 ,为什么花环落在你头上 ?答 :那年我都四十有四了 ,当了二十多年助教 ,还说“破格” ,很难为情。不过 ,此前近二十年没有晋升过职称 ,也确实是一个让人瞩目的事。当时没有个人申请制 ,至今我也没有打问过是谁提议的以及如何决定的 ,“谢恩”都不知道找谁 !我…  相似文献   

2.
我们这一代人历尽坎坷、饱经忧患,浪费的时间颇多。我们是在战乱时代读的中学、大学,没有受到系统、完满的学术训练。就我个人而言,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读到大学三年级时就到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了。解放以后,本来以为可以平平静静地安心治学,但是一个政治运动接着一个政治运动,再加上十年动乱等等,浪费的时间太多。“文革”之后,我又满怀热诚地想好好做一点学术研究,可是突然,也许是一种历史误会,让我当大学校长。所以,想起来很惭愧。活得一把年纪,从事历史教学、研究这么多年,但是真正有效地投入学术工作的时间并非太长,所以我很羡慕在座…  相似文献   

3.
<正> 前不久给《文史知识》写了一篇《怎样研究隋唐五代史》的约稿,接着《文史哲》编辑部的同志又约我写一篇治学经验方面的短文,个人感到十分为难。这是因为:首先,我本来没有什么成功的治学经验。大学毕业以后,我分配到中学教书,业余搞研究,一无人指导,二缺乏基本功训练,自己每每用野生植物来形容自己,其特点是长得不规格,果实小而少,如果说有什么长处的话,惟一的是生命力强,不浇水、不施肥也能活下来。由于在学术上成长得很不顺利,在坎坷的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怀抱     
似乎从一生下来我就是专门跟父亲作对的.这话听着让人心酸,可事实的确如此. 母亲说我和父亲的对立在我刚出生就开始了.落地才3天,我就有了自己的意愿,就是不愿意让父亲抱.别人抱着好好的,只要父亲伸手接过我,我马上就号啕大哭,常常哭得涨紫着脸上气不接下气.为此,从我有记忆开始父亲几乎没抱过我.  相似文献   

5.
<正>一、谈谈学术脉络舒晋瑜:关于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论文的写作,是自大学就开始了吗?理论著作相对枯燥单调,您的兴趣从何而来?南帆:我是"七七级"的大学生,我的文学批评写作的确是从大学时代开始的。坦率地说,中文系的大学课程并没有真正调动我的理论兴趣,尽管我会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那时的文学梦没有给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保留多少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好像是在 1 0多年以前我就开始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文章 ,尽管从那时至今还从未与杂志编辑见面 ,但《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社会学专栏”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每当人们向我提及四川或谈及刊物 ,我都要向他们推荐并介绍《社会科学研究》。我认为 ,《社会科学研究》是名副其实的社会科学研究 ,兼容并包是该杂志的一大特点。《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兼容、学术包容和学术宽容的办刊和编辑精神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其一 ,没有学科或领域的偏袒。众所周知 ,我们所说的社会科学一般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具体又可分为文史哲经法社等不…  相似文献   

7.
我们这次会议是研讨学术评价与当代学术发展的关系问题。首先,我想就学术评价在学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近年来,在学术界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中对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有些微词,不久前余三定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揭学术评价体系乱象做学问莫买椟还珠》的文章,揭露了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某些弊病,列举了三个方面的表现,并为纠正这种乱象开了药方。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评价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评价机制的争议在不断争鸣中完善,有利于学术的健康发展与繁荣。我对这个问题跟踪了一段时间。我个人经历了从政治学术到量化学术.再到自由学术这三个基本阶段。在自上而下推行的量化学术评价机制的高峰期我已经退休。现在是做自己想做的研究,不受量化的干扰,也没有跟经济利益直接挂钩,这是比较庆幸的,少了不少烦心事。在我看来,目前官方的学术评价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有句话说"人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足见梦想对人生的重要性。尽管每个人都曾怀揣梦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最终选择了放弃,渐渐变成没有梦想的"咸鱼"。让一个人丧失梦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下面这4个思维方式,会使人快速成为一条"咸鱼"。相信一夜成名的鬼话倘若一个人相信一夜成名的鬼话,那么他或她一定已经走在"咸鱼之路"上了。我们或多或少听过类似的故事:一个技术男开发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忆是人们通过识记、保持、再认与回忆等方式,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知识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是人的心理发展在时间上的持续。记忆力是构成人的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记则思不起”,没有记忆就没有思维活动的展开,就谈不上心理的发展。无知则无能,而没有记忆也就没有头脑中贮存的知识。记忆,是关系到人的智力发展、心理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获得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