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拉伯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自1981年5月25日成立至今,历经风雨,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路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其政治地位、经济实力、活动范围以及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活力与能量是许多区域组织尤其是其他阿拉伯区域组织所难以企及的,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和作用日曾.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国战略竞争加剧和全球政治多极化发展,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格局中的地位逐渐不容忽视。本文考察了六个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国际网络安全规范之争中的定位及其网络安全治理实践,认为海湾阿拉伯国家选择了一条符合中间地带利益的网络安全治理道路。在国际网络安全治理平台,海湾阿拉伯国家呈现出介于网络大国之间的混合性立场。在国内层面,海湾阿拉伯各国的制度框架为本国国家权力的行使保留了较大灵活性;在区域层面,非正式合作和次国家层面的对话协调机制正成为海湾阿拉伯国家区域网络安全合作的主要形式。对政治、文化和社会安全的考虑,地区竞争和冲突新形式的出现,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催生的安全漏洞及对网络安全的巨大需求,以及国际层面的联盟关系及其变化,是影响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国际网络安全规范之争中立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前义乌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也是中东地区在中国设立的最大贸易基地。21世纪初,阿拉伯商会、阿拉伯商人俱乐部在义乌相继成立。阿拉伯商会组织致力于服务商会会员和帮助会员融入义乌社会的工作等。如何使在义乌的阿拉伯商会组织能够公开、合法地活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有它的历史渊源。阿拉伯帝国解体后,阿拉伯人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进入19世纪后,西方殖民主义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使阿拉伯各地区出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重新实现统一,阿拉伯人作出了巨人的努力,但无论是近代的阿拉伯复兴运动还是现代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均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它推动了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最终出现了一个个独立的观代民族国家。本文所谈的阿拉伯世界合作,是指阿拉伯各国之间国家关系的演变及发展。 一、合作组织概览 一战结束后,现代阿拉伯民族国家相继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从第一个阿拉伯现代民族国家(也门,1918年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的出现到最后一个阿拉伯民族国家(阿联酋,1971年摆脱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实现独立,经历了约半个世纪。为增强阿拉伯民族的凝聚力,加强团结,推动阿拉伯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使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人作用,阿拉伯国家间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合作,创建了一些双边、多边或区域性的合作组织。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成立,这是战后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个泛阿拉伯组织。最初山埃及、沙特、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等7国组成。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宗旨是:加  相似文献   

5.
1986年4月2日,阿拉伯电影协会组织在法国巴黎举办了第四届阿拉伯电影节。阿拉伯电影协会于1982年在法国成立,从1983到1985年已在巴黎举办了三届阿拉伯电影节。在巴黎举办阿拉伯电影节,目的是为法国观众放映最新阿拉伯优秀电影,评选阿拉伯最佳导演和演员。埃及陶菲格·萨利赫荣膺本届电影节最佳导演称号,获得本届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桂冠的是埃及女电影明星马吉黛。参加这届电影节的,有埃及、阿尔及利亚、伊拉克、突尼斯、黎巴嫩等阿  相似文献   

6.
1995年3月22日,阿盟驻北京办事处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庆祝阿盟成立50周年招待会。同日,阿盟22个成员国的外长在开罗举行庆祝大会,并上演了一出反映阿拉伯团结的歌剧。阿盟还耗资数十万美元在阿拉伯各国首都举办讲座和体育活动。阿盟秘书长马吉德说,这次活动是阿拉伯的一次联合行动,也是证明阿拉伯国家能应付国际变化的一个机会。 阿拉伯国家联盟是一个地区性和民族性组织,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阿盟在联合国及其组织中享有观察员资格,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或新闻中心,主要出版物有阿文《阿拉伯事物》月刊和阿、英文《新闻公报》。 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倡导下,约旦、沙特、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和阿拉伯也门等7个独立国家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宪章》,宣告阿盟正式成立,永久总部设在开罗。阿盟的宗旨是密切成员国间的合作关系,协调各国的政策,捍卫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全面考虑阿拉伯国家的事务和利益。 《阿盟宪章》规定该组织活动的五项基本原则是:各成员国的法律地位平等,互助,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和遵守联合国宪章。理事会是阿盟的最高立法机构,由全体成员国代表组成,每年3月和10月举行外长级例会,也可应两个以上成员国的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国家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和文化遗产众多,代表政府的阿拉伯旅游部长理事会和代表私有企业的阿拉伯旅游组织在阿拉伯国家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阿拉伯国家在旅游发展上各有特点,在发展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8.
1981年年底,阿拉伯联盟阿拉伯教科文组织在突尼斯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约有二百名文化界著名人士参加了会议。大会主张恢复阿拉伯语及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会者一致同意建立“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发展国际合作机构”,该组织的宗旨是:  相似文献   

9.
第一届阿拉伯妇女图书展览会于1995年11月16日晚7时在开罗歌剧院的哈纳吉尔剧场揭开了帷幕。来自埃及、黎巴嫩、约旦、阿联酋、叙利亚、巴勒斯坦、科威特、摩洛哥、巴林等9个阿拉伯国家的25所大学和出版社参加了本届书展。本届书展由埃及和黎巴嫩组织,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类似的书展,地点为各阿拉伯国家的首都。举办阿拉伯妇女图书展览会旨在为文学家,大学师生及研究妇女问题的民间组织提供一个讨论阿拉伯妇女问题的论坛。本后书展共组织了6次研讨会,分段次进行,并由来自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国妇女界的知名人士主持。研讨会的议题是: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国家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和文化遗产众多,代表政府的阿拉伯旅游部长理事会和代表私有企业的阿拉伯旅游组织在阿拉伯国家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阿拉伯国家在旅游发展上各有特点,在发展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阿拉伯侨民是最早的侨民之一。早在上世纪末,就有也门和叙利亚人来英伦三岛定居。英国的阿拉伯侨民来自23个阿拉伯国家,处于松散无组织状态,约逾225万人,大部分集中在伦敦及其周围地区。从历史上看,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本世纪40年代来自也门、叙利亚的阿拉伯人。第二代  相似文献   

12.
阿拉伯共同市场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初,由18个阿拉伯国家参加的阿拉伯自由贸易区正式宣布进入实施阶段.阿拉伯政界与舆论界普遍认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意味着阿拉伯共同市场的前奏曲己经奏响.面对新世纪,阿拉伯各国经济逐步向集团化、区域化发展.从地域和民族角度,阿拉伯国家实现区域经济联合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忧势.近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20~30年中,由于政抬、经济和宗教教派等原因造成的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对阿拉伯国家间实现理想的联合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今,阿拉伯国家能否尽弃前嫌,携手走向一定程度上的联合,为世人所瞩目.一、阿拉伯国家经济联合的尝试及其经验早在40年代,阿拉伯国家联盟就宣布成立.该联盟曾就阿拉伯国家经济合作事宜作出过各种努力,也达成过某种共识,于1944年签订了“亚历山大条约”.该条约强调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依靠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网.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政党外交以机制统筹为理念,以中联部为实施主体,以阿拉伯国家政党、政治组织、政治领导人、媒体和智库为合作对象,通过召开中阿政党对话会、签订政党合作备忘录、举办政党研修班、促进政党领导人与青年交流等方式,积极配合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整体交流.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政党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了中阿加强政治互信、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共建"一带一路"和实现民心相通,维护了中国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推动了阿拉伯国家和平与发展事业,丰富了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阿拉伯近代文坛上极有成就、极具影响的作家和诗人,又是一位杰出的画家。纪伯伦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性散文的主要奠基者,开辟阿拉伯二十世纪新文学道路的先驱者之一。二十年代初,他曾组织阿拉伯海外文学团体“笔社”,以他为中心形成阿拉伯近代第一文学流派,即国际闻名的“叙美派”,也即“阿拉伯  相似文献   

15.
肇始于19世纪末的巴勒斯坦共产主义运动将犹太复国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结合,主张实现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联合,建立社会主义社会。20世纪20年代中期后,在共产国际的干预下,巴勒斯坦共产党推行"阿拉伯化"政策,并将工作重心从犹太路线转向阿拉伯路线。在以色列建国前,巴勒斯坦共产党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它虽未能成功实现阿拉伯—犹太工人阶级联盟、促成阿犹两个民族的联合统一和建立双民族国家的愿景,但它一直努力克服两大民族分裂并尝试建立一个犹太—阿拉伯人的共产主义组织,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支持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提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享有平等的民族权利和公民权利的政治主张,彰显了它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的先进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的阿拉伯人是一个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60年代以来,定居美国的阿拉伯人不断成立自己的组织.近几年来,它们的影响日益扩大,值得人们重视. 美国阿拉伯人的历史和现状据美国华盛顿中东研究所出版的《中东季刊》1987年夏季号报道,最近一次的美国人口普查登记的阿拉伯裔人口计有70万.另据《阿拉伯人》杂志1987年2月号报道,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舆情指数(2011)是阿拉伯研究与政策分析中心实施的阿拉伯国家首个大型、综合性舆情调查的报告,从阿拉伯民众总体状况、"阿拉伯之春"、民主问题、民众对国家机构的信任度、宗教在政治和社会中的作用、阿拉伯民族问题等六方面量化展现了受调查者的态度。本文选择其中关于"阿拉伯之春"的部分进行解读,并考察了阿拉伯媒体对阿拉伯舆情指数的态度。此外,本文还对阿拉伯舆情指数的意义和不足做了评析,提出了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也门的历史名城萨那,于今年1月荣获传统建筑奖。萨那的建筑风格独特,完好地保持了伊斯兰阿拉伯建筑的传统特色,阿拉伯城市组织为此特授予金质奖状和证书。在摩洛哥马  相似文献   

19.
倭马亚时期,阿拉伯诗歌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作品的地域色彩鲜明,主题特征突出,创作风格迥异。一、诗歌地域特色的形成倭马亚时期,随着伊斯兰征战的深入发展,阿拉伯帝国的疆域空前扩大。但是各地区的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形态和文明程度参差不齐,帝国境内逐渐形成了地域色彩鲜明的三大文学区域,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之下,阿拉伯企业将自身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与现代先进企业管理理念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特色企业文化.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组织结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及其形象设计和公关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