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9地市金融集聚水平,从金融集聚视角考察对产业集聚、产业升级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各地市金融集聚水平差异较大,金融集聚能显著影响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银行信贷集聚增加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占比上升0.09个百分点。但是,金融集聚水平并非越高越好,超过一定水平后,金融集聚反而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集聚现象日趋显著,我国已经形成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的地理集中空间。集聚效应成为吸引经济行为与金融活动的向心力。为了研究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强度关系,通过空间关联度Moran’s分析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定量衡量两者的影响机制、金融集聚空间差异程度以及区域金融、经济发展与溢出效应之间的协同关系;同时论证了金融的深化将随着产业规模达到最优后持续扩张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资金缺口扩大速度超过募集资金速度;金融集聚引起溢出效应刺激了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以扩散的趋势带动着邻近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振兴金融须先行,金融产业集聚是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区域集聚度指标对福建省金融产业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评价,深入分析了现有的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为福建省制定金融资源分配方案与金融产业合理布局,促进福建省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福建省内已经产生金融产业集聚现象,其集聚水平在不断上升,且金融产业集聚不仅可以整体促进省内经济发展,更可以通过使省内三次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芳芳 《晋阳学刊》2013,(6):128-135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在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北京市为案例,描述其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状况,并基于6大主城区的数据,利用扩展的C-D函数及混合面板模型对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北京市金融业已形成良好的金融集聚态势;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金融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构成推动了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它的形成需要依赖金融支持.本文以江苏省2000~ 2010年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试图分析不同的金融结构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并且应用Bootstrap与Robust方法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间接融资显著地促进产业集聚,证券融资也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而保险业没有发挥出推进产业集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蓝色经济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及政策差异等原因,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呈现不均衡和非协调状态。随着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金融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产生集聚现象。本文采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1994-2013年相关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判断变量序列平稳性,利用协整检验确定变量间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进行验证,最后得到实证结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金融产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该地区区域经济的增长。针对实证结果,结合蓝色经济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系列针对性建议:调整区内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金融产业;完善区内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功能有效发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夯实金融发展基础;推动"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提高区域金融集聚层次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得如火如荼,并有效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从金融资源集中和扩散角度建立金融集聚衡量体系,并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和沈阳等城市的金融集聚度进行计量。结果发现: 北京的金融资源集中程度最高,但辐射程度并不算大,其他城市金融资源集中程度较低。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环渤海地区金融集聚,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聚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经济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容忽略的重要产业发展模式,一直以来都备受学术界的关注.运用《资本论》理论视角研究产业集聚,深入剖析产业集聚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资本的力量在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推动作用,能够使我们从本质上充分认识隐藏在产业集聚现象背后的深层动力机制,即在资本力量推动下的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全球生产关系变化与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新的生产力”之间的辨证发展关系.这将有利于为我国在当今全球经济背景下推动和引导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核心驱动要素,而人力资本的集聚是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前提。文章以人力资本的集聚对河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影响为背景,对河北省人力资本集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的人力资本集聚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东岳论丛》2016,(7):112-119
新世纪以来,在经济结构调整、要素配置市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金融业自身不断壮大成熟的推动下,我国金融产业的空间集聚表现出新的特点。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就业统计数据,从县级尺度上对我国金融集聚的格局特征与关联演化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金融集聚呈现总体程度较低、但快速提高和局部集聚的整体态势,同时在区域间、建制类型及行政等级间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金融集聚表现出显著的、不断增强的空间关联特性,存在集中集聚型、集中极化型、集中边缘型、集中扩散型、一般边缘型、一般扩散型等六种典型的关联演化模式。相应地区应从地区关联的整体视角,在产业集聚方向、与实体经济互动、地区分工合作、制度创新、政策扶持等方面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峰  刘志彪 《河北学刊》2008,28(1):142-146
本文在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提出了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这一新的理论命题。本文的结论是:只有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和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才能为制造业集聚及其升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制造业的良性集聚和升级发展。这也是京津唐地区赶上或者超越长三角地区可能需要经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塑造民族精神家园、地域特质形象,提升国家竞争软实力的战略性产业.塑造园区集群品牌能集聚相关行业中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力举措.文章通过对深圳华侨城和西安曲江新区品牌形象个案的比较分析,提出园区集群品牌形象构建的系统要素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集聚度和优势度是衡量产业生产空间集中水平以及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此通过测算2004—2009年青岛市20个产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商,确定了各产业各时期的集聚度和优势度,并在此基础上对集聚产业和优势产业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现阶段,二者的关联性并不明显,即青岛市多数集聚产业并未成为优势产业,而某些优势产业的集聚度甚至相对低于其他非优势产业。因此,青岛市今后需要根据产业集聚发展的具体目标来确定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综合体目前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主流模式。文章在分析城市综合体的功能聚合、产业聚合和文化生态聚合三大特征后,从城市综合体开发能够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三个角度,重点对城市综合体开发的经济集聚效应进行分析阐述;最后提出在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过程中,各地区政府要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提高经济集聚的向心力,发挥经济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清辉 《河北学刊》2015,(1):201-204
目前,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及典型模式;其次从资产、负债和利润三个视角,探究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和微观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培育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引领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经之路。依据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聚与产业规模的形成机理,设计新兴产业集聚与产业规模的度量指标,探究2005—2012年我国各区域新兴产业集聚与产业规模的关系后发现:东部、中部地区的新兴产业集聚与产业规模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且新兴产业集聚与产业规模在区域间呈现相互竞争演变关系;而西部地区新兴产业集聚与产业规模的关系不明显,陷于一种"高增长"下的"低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空间演化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真 《理论界》2006,(8):12-13
当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的显著特色。本文从企业集聚、企业衍生、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企业集聚发展的局限性等微观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空间演化的规律,对进一步认识产业集群的本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6,(7):54-60
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正成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人力资源支撑的战略选择。通过分析当前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探索性访谈基础上,归纳出人才创新力、创新型金融支持力、信息整合力、发展空间动力、体制机制创新力、区域文化价值力等影响因素,总结出企业家评价激励设计亟待改进、创新型金融支撑亟待创新、行业服务高端需求亟待引导、招商困局亟待破解以及园区管理体制亟待理顺等问题,提出集聚区应成为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展示中心、人力资源产品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维权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人力资源信息发布中心的建设目标以及改进相关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集聚通过制度和市场两个层面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推动效应和逆向挤出效应。利用粤港澳大湾区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设计不同权重组合的金融集聚测算方法,采用分位数回归、门槛模型和分组检验的实证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对于技术创新的刺激作用存在区间差异,金融集聚以非线性方式影响技术创新;以金融业从业人员为主要衡量指标的金融集聚只在中高分位点上才能显著拉动技术创新,以金融业增加值为主要衡量指标的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在各分位点都比较显著;金融集聚较低城市组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显著,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效应存在边际递减趋势。建议保持适度金融集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金融要素结构合理、相对均衡;疏通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溢出路径,提升金融集聚的辐射作用;加快引进和培养高端金融人才,提高金融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20.
宏观来看,海洋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又相互反馈、相互配合,两者在海洋文化产业集聚的质与量和海洋生态系统的正负反馈机制之间实现互动,且这种互动可以通过动态的平衡协调来实现生态化集聚发展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微观到具体的一种海洋文化产业类型的集聚发展上来说,其集聚水平与生态系统的利用之间呈现出倒"U"型互动变化趋势,且可通过协同创新等提高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