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属于政治的范畴,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和制约,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只要阶级存在,民主就只能是特定阶级的民主,没有超阶级的民主、抽象的民主。在当今世界,不是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列宁曾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民主制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列宁选集》第3卷,第257页、241页)在这里,列宁首先把民主看成一种国家制度,它包括团体和政体两个方面。资产阶级民主就是资产阶级掌握全部政权,实行对广大工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民主导论(下)丘晓二、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任何政治民主都是一种国家制度。这是因为民主作为政治概念的基本内涵就是社会的政治权利关系,这种政治关系归根到底即是人们之间在社会物质生产、生活过程中权利与关系的集中表现,所以在历史上所有的阶级冲突...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是从有阶级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消灭阶级是历史赋予社会主义的光荣使命。摆在我们面前不仅有老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的存在,而且还有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产生和活动问题。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已经被推翻的反动阶级,还企图复辟。在社会主义社会,还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叶剑英同志在《关于修改宪法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较全面地阐述了邓小平的民主政治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而不能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民主;民主不仅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目的,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民主集中制、人民政协、党内民主、基层民主制度,等等。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他指出:要重视民主政治教育,要强调基础性建设,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要重视法制建设,还要强调加强和完善党内外监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法国波拿巴主义的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民主的直接对立物,是近代资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态。这一“阶级专制”被“个人专制”所代替的典型形态,在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中多次出现,是资产阶级被迫吞下的一颗苦果。研究波拿巴主义,对于认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孰优孰劣,众说纷纭。西方资本主义的卫道士们极力诬蔑社会主义民主,美化资产阶级民主;国内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别有用心地抹煞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区别,散布所谓超阶级的“纯粹民主”,妄图用资产阶级民主取代社会主义民主;我们有些同志也往往被资本主义的某些民主形式所迷惑,感到两种民主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国民经济建设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它是在二战结束之际的特殊的国内外条件下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民主观具有鲜明的阶级特色、包涵国家政体形式与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双重意义、目的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意义。社会主义的民主形式是群众运动的大民主,其主要对象一是阶级敌人,二是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执政党的民主机制建设,是毛泽东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客观准确地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扬,我国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人民普遍关心民主建设,希望在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的表现。但是,有极少数的人利用民主问题大做文章,他们抹煞民主的阶级实质,美化资本主义民主,丑化社会主义民主,鼓吹民主不能靠赐予,要用激烈的方式去争取,公然把矛头指向四项基本原则。少数青年学生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时缺乏辨别能力,打起了“争民主”、“争自由”的旗号,做出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影响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干扰了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四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民主主义到民主社会主义,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它的基本特征是:议会主义、合法主义、和平长入的思想;国家主义;阶级调和主义、劳资合作的思想;崇拜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民主社会主义是十月革命以后逐步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改良主义,政治上的多党制,鼓吹“混合经济”,福利主义,要求维护世界和平,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总之,是一种反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党内民主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中国强调党内民主建设是历史经验与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研究党内民主的科学涵义、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加快党内民主建设等问题,对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领导十月革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正确处理了无产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关系,解决了工农联盟问题,实现了无产阶级与农民的联合。列宁在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关系的同时,还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在不同时期制定了对资产阶级的不同政策,正确处理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同时,列宁还特别注意协调工人阶级执政党与其他阶级、阶层的关系,壮大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调动了广大中间阶级、阶层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无产阶级民主建设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能照搬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这是由资产阶级民主所固有的局限性决定的;也不能设想无产阶级民主建设在短时期内就能彻底地完成,这是由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和文化条件决定的。对无产阶级民主建设的过程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将有助于区别无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不同性质,有助于确定无产阶级民主发展中的阶段性目标,从而使无产阶级民主政治不可逆转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这个问题一直是人们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一方面是人们参政、议政意识提高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也由于有些人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点,加之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脱离我国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去空谈民主,在思想认识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这势必会影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为了顺利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首先必须正确地认识民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并在此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本文就这一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由于我们没有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正确方针,致使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愈演愈烈。在科学社会主义领域,一个主要表现是否认民主的阶级性。一些坚持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推崇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观点,把民主仅仅看成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抹杀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妄图以此达到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丑恶目的。在这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下,理论界对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这一正确命题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列宁这个论断的现实性上。一些同志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家形态的民主和非国家形态的民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进行这种宣传“就会损害真正的民主形象,增加人们心目中对民主的糊涂认识”,似乎列宁的论断是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针对俄国苏维埃政权尚不巩固的实际,作为应急措施提出来的,是权宜之计,对我国目前的民主政治建设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 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这本是早已解决的问题。然而,却有少数人对此提出了疑问。今天,认真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民主一词,导源于古代希腊,按希腊文的字义,民主就是“人民的权力”或“多数人的统治。”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列宁说:“民主也是国家。”在一定意义上说,民主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按照一定的民主原则来组织政权和管  相似文献   

16.
民主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它与科学社会主义有什么不同,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民主社会主义产生、发展以及它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等方面的论述,指出民主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要否定的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与之划清界限,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抗战期间,陈独秀结合抗战与建国、世界反法西斯主义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民主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民主思想。他认为民主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应实行范围最广的大众民主,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过程中,应该借鉴资产阶级民主那些有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社会民主党在纲领上都是以政治民主为核心,主张政治多元化,在他们看来,政治民主就是要消灭阶级差别,实现人权和政治权利的平等,建立充分民主的政府,这种政治民主的表现形式就是多党制和普选权,公开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并且抹杀民主的阶级性,主张和平进入社会主义等等,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走改良主义的道路,因此,认清社会民主党的政治民主观、人权观、国家观及政党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分析了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区别,着重指出政治民主是由经济民主决定的,经济管理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根本不同于资产阶级民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宪政是民主的政治。资产阶级宪政视角下的法治国家是在资产阶级宪法基础上构建的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的国家形式。法治是民主宪政的内在要求 ,它不仅表现为社会主体法律意识的生成和法律素质的培养 ,而且是对法的内在价值的追求及其生成的理念。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民主宪政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宪政视角下的法治国家应当有完备的法律和法律体系 ;必须建立起相对平衡与相互制约的国家权力运行机制及其监督体系 ;应当是一个坚持依法执政、廉洁、高效、民主、法治的国家形式 ;应当是一个严格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力并相互制约的法治国家 ;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司法改革 ,实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宪政视角下的民族法制 ,反映了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与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