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地区作为它们的租界.这种租界,最早于上海出现.在上海租界建立和扩充的过程中,小刀会起义爆发了.租界与小刀会起义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两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上海是中国近代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自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的直接对外贸易,进展迅速,很快取代了广州,成为全国的贸易重心。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近百年间,上海的对外贸易货值一直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我国的经济生活特别是对上海经济的近代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853年9月7日到1855年2月17日,坚持斗争达17个月之久的上海小刀会起义,在清朝封建统治者的残酷镇压,特别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武装干涉下,最后失败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为什么要帮助清朝封建统治者绞杀上海小刀会起义呢? 一 上海自1843年11月17日正式开埠通商以后,由于地处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又是进出长江流域的门户,商业地位极其重要。外国商品从上海进口后,既可南销东南沿海各省,又可北运华北地区,还可深入运销到广大而富饶的长江流域腹地。外国商品从上海进口北运,要比从广州和其他通商口岸便捷和  相似文献   

4.
租界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光二十五年(1845),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与上海道台官慕久签订了《上海土地章程》:“决定将洋经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场(今北京东路)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屋及居留之用。”①这片英人居住地也就是后来所称的英租界。以此为开端,租界在各通商口岸相继出现,它们以极其复杂的历史内容影响着中国早期现代化,构成中国近代历史运动中兼动力与阻力于一体的又一因素。一、“国中之国”与市政文明示范租界自出现之始,便挟带着强横的色彩,列强握夺了中国对租界的统治权力,在租界建立起独立的行政、警察和司法机构,…  相似文献   

5.
从1843年英国在上海设立第一处租界始,到1902年列强最后在厦门设立公共租界和奥匈帝国在天津设立奥租界止,英、法、美、德、俄、日、比、意、奥等国先后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厦门、镇江、九江、苏州、杭州、重庆等10个通商口岸开设了25个专管租界。这些租界在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上,完全仿照西方近代城市模式,大大改变了中国封建城市的结构和  相似文献   

6.
18 4 0年鸦片战争后 ,帝国主义以宗教作为侵略的工具 ,兴办各类教会学校 ,广州作为当时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是传教士居多 ,教会学校办得较早、较多的地区。教会学校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 ,它的创办对广东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 ,造成中国民族心理的创伤 ,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广州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洪仁玕与洋兄弟的恩怨贾熟村洪仁在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不久,即接受洗礼,积极参加活动。这时候,中国的大门已被外国侵略者的大炮轰开,清朝政府已被迫同意外国可以在通商口岸传教。美国基督教牧师,田纳酉州森纳县人罗孝全(Roberts)于1844年从香港到了广州...  相似文献   

8.
随着五口通商的开始,中国外贸集中于广州的历史被打破了。于是,进出口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五口,尤其是上海。上海自1843年11月被辟为商埠后,对外贸易逐年增长,第二年的对英贸易额为广州的十分之一,第三年接近三分之一,第四年达到广州的40%,1853年便超出广州跃居全国榜首,①并逐渐成为外贸中心。若把19世纪60年代前后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从上海输入出所占全国同类商品输入出总值的比重列出,大致可见这点。五口通商时期,我国最大宗进口商品是鸦片和棉纺织品,尤其以鸦片为主、比重通常占全国进口商品总值的50%以上。上海  相似文献   

9.
一、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态势和新机遇90年代我国将实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其中对扬州沿江地区最具有直接影响的是上海浦东开发,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浦东开发将重建上海经济、贸易、金融、信息、科技等中心城市的功能,巩固和加强上海对长江流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恢复上海在全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大通商口岸和经济中心的地位。这对于重建上海国际通商口岸的功能,强化上海作为从事出口生产和进口替代生产的现代化工业基地,缓解上海城市膨胀病,形成合理的人口与生产力布局,以及协调上海与邻近地区的关系,带动广大内地经济的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国未来的产业和城市密集带将形成沿海和沿江的“T”型分布,并在这个大的格  相似文献   

10.
1843年上海开埠后,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城市,其内外贸易、近代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城市经济主干部分的较快发展,直接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经济的演进,促使后者的生产内容、技术手段和经营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革,上海与这一地区彼此间城乡经济的联系和互动,也因此日趋紧密.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历史上,由于广州作为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因此自然镶嵌在世界城市之中。自晚清以来,虽然广州仍然保持其中国对外贸易口岸的重要地位,但已经与世界城市体系处于脱嵌的状态。只不过广州还维持着国家对外贸易需要的交易性城市地位,没有彻底丧失重回世界城市体系的资格。改革开放以后,广州再次成为世界城市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真正重新嵌入这一体系之中,成为扮演重要角色的一座世界城市,成为当下广州城市定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前,澳门和广州是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中西文化交流中心。葡萄牙和英国为满足邮政通信的需求,在两地非法建立了最早的外国邮局,并使用了最早的外国邮戳。外国邮戳在中国经历了多次变化,它既反映了外国侵略中国邮权政策的转变,又为深入研究清代中外关系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香港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841年至二战阶段,战后至1997年阶段和1997年回归后的明天更好阶段。一、1841年至二战前的香港1840年6月中英开始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1月20日义律与传善签订《穿鼻条约》割香港。1月24日英军占香港。5月1日义律宣布香港为自由港并公告批地拍卖章程,以英镑为计价单位。后来中英两国政府均不承认《穿鼻条约》。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江宁条约》割香港并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等五地为通商口岸。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战败签天津条约。1860年签《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1898年…  相似文献   

14.
桂林文化城是指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之后至1944年11月桂林沦陷之前这一历史时期的事情。它的全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的,从上海、北平特别是广州、武汉陷落之后,许多的文人学者纷纷云集桂林,于是桂林便成了当时国统区的文化中心。皖南事变是一个转折,由于桂系参与皖南事变,一大批文人志士被迫离开桂林去香港或海外,桂林的抗日文化活动便转入了低落时期。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城乡差别原来不很明显,通商口岸的出现,城市优越感才普遍形成。其中,上海这样的通商大埠在促成城市优越感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人在一般的都市优越感上,又加上因西化而带来的特殊感。这种特殊感并不完全是上海人的自我感觉,它更是上海以外的人们对上海和上海人的模式化的认同。1949年以后,这种优越感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6.
近代香港与广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鸦片战争改变了广州与香港这对姐妹城市的命运。《南京条约》和其他不平等条约开创了通商口岸体系,广州被迫结束了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垄断而日渐衰落;被迫割让给英国而沦为殖民地的香港却慢慢地夺取了广州昔日的光彩,成为南中国海岸的最大经济中心,并从19世纪60年代起进一步发展为亚洲的一个主要贸易中心。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两个城市的反向变化?本文试图通过下面的比较分析来解答这一问题。人口和移民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后,中国居民仍占人口总数的98%,在1860年是92,441人,1890年翻了一番,增到187,770人,1910年又增至415,180人,  相似文献   

17.
张永帅 《兰州学刊》2010,(8):191-194
通商口岸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分布不均和各区域通商口岸地位的不同是造成近代中国近代区域经济现代化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除了现实原因,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口岸的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于欧洲现代艺术家对庸俗的布尔乔亚现代性的反抗,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精神带有深深的都市物质烙印.由于上海特殊的通商口岸体制,中国唯美-颓废作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外来文化的殖民性而预设一个理想化的西方来置换中国的现实,以审美幻想抽干资本的本质,以第一世界的绚烂外表取代第三世界的现实存在.他们笔下都市的双重魅惑——商品和女性——代表了一种对现实的中国的精神补偿力量.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覃命在江西的兴起近代的中国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江西地处中国腹地,同样遭受到外国侵略者的蹂躏。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已把它们的侵略魔爪伸进了江西境内。在1858年的《天津条约》中规定,九江列为增开的通商口岸。随之,英、法、美、俄、德、葡萄牙等国接踵而来。1861年,英国侵略者便在九江城外围地建立租界,而且很快攫去了九江关税支配权和九江货厘代征权,从而江西丰裕的谷米、优质茶叶、“天下著名”的精制瓷器和夏布……源源不断地通过这里运往各国。与此同时,它们还把雅片、棉纺品、煤油、食糖、金属材料等通过九江向江西内地倾销,使中国封建经济无法与之竞争而陷入衰落。  相似文献   

20.
试论台湾煤矿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煤矿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它开了中国煤矿近代化开采的先河,之后,开平煤矿、徐州煤矿、萍乡煤矿均次第开办。研究台湾煤矿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无疑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整个中国煤矿近代化的轨迹。一、台湾煤矿近代化的缘起台湾煤矿开采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明代或明代以前便已开始。据《淡水厅志》记载,鸡笼山周围共有民窑遗址92处,开采之盛可见一斑.乾嘉年间,由于“鸡笼山为全台总脉”,加上受到清廷矿禁政策的影响,煤矿的开采一度出现停滞的状态。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了寻找侵华之能源供应地,把眼光盯住了台湾。1847年,英国军官发现了鸡笼煤矿区,随即进行了勘察,在报告中说:“(台湾)煤矿似乎十分丰富,山边到处搭有洞口,……煤的品质很好……运煤经过的路程,最多不出三里半以外。”于是英国在照会中提出了开采台煤的要求,并表示可以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福州与之相换,但遭到中国方面的拒绝。美国也对台湾鸡笼煤矿垂涎已久,1848年,美国众议院海军事务委员会向院会提出了一项报告,建议开辟旧金山或蒙德勒至上海与广州间的轮船航线,使大洋两岸的两个大国更为接近,促进相互了解,开发利源,增进商务关系。各地的美国商人极力鼓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