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运源  卢扬帆  孔超  张欢 《城市观察》2012,(6):88-94,81
根据区域一体化理论,结合新时期广东省在推进珠三角一体化中,建立和发展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个经济圈的实践,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整体发展的新意义、地位和作用,讨论了珠江三角洲通过建设和发展若干个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现代都市圈,对于新时期加强与港澳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更好发展颇具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福建外向型经济已基本形成南北呼应的两个金三角的经济发展态势。这两个金三角经济圈是,以厦门为中心的闽南金三角经济圈和以福州为中心的闯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加快闽东南沿海、沿江地区的发展,建设经济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批复实施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确定了前进方向和目标任务。珠三角的发展有其特色,广东省将其分为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经济圈来发展。珠三角对口支援粤东西北是广东省独辟的一个区域协调机制,其实施有利于广东省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以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作为案例,来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并着重分析了在城镇化过程中,这些区域的经济受到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以这三个地区的民生、社会、经济与城镇化率等指标数据作为研究的样本,采用相关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并且还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对这三个地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化率越高,区域经济的示范作用、辐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集聚能力就越强,优势也越明显,其企业的规模也越大。当前我国城镇化步伐在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区域经济代表要发挥带头作用,充分体现示范功能,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健、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瑞  伍琴 《城市观察》2016,(1):36-44
国际首都经济圈均先经历极化效应后实现扩散效应,最终在一定区域内形成首都圈经济,通常由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园区经济、临轨经济、临空经济和临港经济等八大经济形态组成。通过深入研究伦敦、巴黎、东京和首尔四大国际性首都经济圈的演化路径及经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比较八大经济形态发展态势,明确北京首都经济圈发展差距,提出实现首都经济结构发展升级必须依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全域性的首都圈经济。  相似文献   

6.
张仁开 《科学发展》2013,(8):33-40,59
发展知识服务业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抓手。知识资源丰富、商业服务发达、区位交通便捷、人居环境和谐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知识服务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应紧紧抓住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大好机遇,以科技服务业、教育服务业和创意设计产业为重点,发展知识服务业。  相似文献   

7.
应广东方面邀请,中国著名产业经济学家、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厉无畏以“长三角与珠三角产业发展比较研究”为题,对两个三角洲之争的热点问题做了专场报告。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当前两个最大的经济圈,两地的竞争引人注目。厉无畏认为,两地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下一步的竞争,将体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推进,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伴随着国内情况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不断冲击,如何克服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有关土地、人口、环境方面的问题,阻碍了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更成为了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本篇文章从当前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入手,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可以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锦钊 《城市观察》2009,1(1):144-150
建设广佛肇经济圈作为广东省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是历史与现实因素作用下的必然产物。如何使广佛肇经济圈通过经济一体化合作为今后同城化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关系到珠三角地区乃至广东的长远发展。本文分析了广佛肇经济圈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刚 《城市》2007,(10):19-21
一、引言 无论是从近百年的经济发展历史还是从现实看,东部沿海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支撑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由南到北已经形成了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  相似文献   

11.
张岩  张人广 《城市》2008,(8):11-14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合作共赢。作为东北亚地区三个最大的经济体,中、日、韩三国近年来广泛地开展了经贸合作与技术交流.实现了共同发展。山东省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地处环黄渤海经济圈三极之一。拥有与日、韩进行经贸合作的天然地缘优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上海全国经济龙头地位的确立,深圳等珠江三角洲城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广州在全国,甚至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地位不断受到挑战。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来讨论广州现在和将来的中心城市区域定位。 一、广州中心城市的区域定位 我们就有可能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后可知,广州目前的城市综合实力超过其他城市,当之无愧地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3.
江曼琦  唐茂华 《城市》2006,(6):21-24
京津冀都市圈作为我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之后的第三大都市圈,是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根据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其在地域空间组成上包括北京、天津双核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个城市.随着都市圈经济的不断深化,加强京津冀都市圈整体功能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和市场驱动的必然结果,更是各地区加快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加强京津两大核心城市的合作发展也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4.
《城市》2009,(3)
日前,国新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正式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2020年)》。该规划纲要首次将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的定位和发展的更大自主权,并要求珠江三角洲地区继续承担全国改革"试验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王培县  方玉东 《城市》2009,(10):20-25
“泛北部湾经济区”的提出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开发热潮.在理论上有利于中国西南经济圈、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广西作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省份,处于泛珠三角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结合部.是连接泛珠三角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桥梁”和“纽带”。北海是我国改革开放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地区的首位城市.处于这个“桥梁”和“纽带”的核心区位。因此.北海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不仅会影响北海本身的发展前景.而且还会影响整个北部湾规划目标的实现。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国内经济形势严峻的宏观背景下.科学地对北海进行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特大城市跨世纪发展的问题、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特大城市的特征 特大城市作为现代工业的载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工业和商业集中地,工业门类齐全、工业技术先进、科技人才集中、实验设备先进,是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聚集地。特大城市商业发达,服务业完善,利于商品的比较和流通;信息灵通,金融业发达,资金周转快;特大城市大多是其所在地域或所在国家的政治中心,在人才、信息、交通、市场、管理和效益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另外,特大城市能够带动周围中小城市共同发展,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以此来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广州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上海  相似文献   

17.
李林 《城市》2009,(11):36-39
一、“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已成为西部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西三角”地区是指以重庆、成都、西安为端点围合而成的三角形区域.是我国西部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它的发展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辐射带动周边省市、保障三峡库区稳定、维护西部生态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要实现经济一体化,统筹交通发展是关键。“西三角”地区是我国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两个抓手,一个是城镇化战略,一个是都市圈发展的战略.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三大城市群和经济圈之一,应不断创新,大力推进珠三角高水平的城镇化,并促进大珠江三角洲成为世界级都市圈.应以一条城市主轴和三个城市群支撑大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加强深港合作、珠澳合作.  相似文献   

19.
张勤 《城市》2012,(2):57-60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功经验的三大发展模式.其中,苏南模式是以苏南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地区为主要代表.横林镇地处常州的边缘区内,其3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检讨的教训,其中城镇建设用地碎化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当前经济转型期,必须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分析城镇建设用地碎化引起的后果,探讨今后发展的新思路——新苏南模式,从而消除碎化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方面最近在北京发布的首部《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显示:“总部经济”已日趋在中国走红。诚然,“总部经济”推动了城市的转型升级,推进了区域经济的辐射发展,已成了国内区域性中心城市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据悉,目前国内经济超常发展的前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总部经济”已经初露端倪,而且形成了以这些城市为中心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三大区域“总部经济”带,而其中最为抢眼和瞩目的是跨国公司的亚洲总部、地区总部,已在这些城市或经济圈崛起,且已成为区域经济和城市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