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现象,其特征主要有:多是偶然事件引起,突发性强;一般发生在官与民和利益集团之间;演变为“直接利益冲突”的危险性高;有泛化的发展趋向。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思想心理上的,也有社会现实的因素,但更多的源于社会现实。政府应通过倡导和谐理念,提高公信力,拓宽民意表达渠道等,来化解这类矛盾,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刚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7-21,62
中国发展面临着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的困难和问题,"无直接利益冲突"是社会矛盾的一种新形式。从冲突的起因、演化及其双方关系来看,"无直接利益冲突"仍属利益矛盾,排斥性增长方式是导致这类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包括权利不平等和规则不公平,贫富差距悬殊导致利益相对受损群体扩大并产生相对剥夺感,社会结构失衡造成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形成利益对立。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应以包容性发展为基本理念和原则,在必要而适度的经济增长中持续改善民生并优先保障弱势群体权益,重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并坚持多元利益共容和改革成果共享,扩大公众参与以疏通利益表达和沟通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顾绍梅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8(5):103-10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我国出现了“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对这个新动向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积极、深入的研究,在“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表现和实质、主要特点、社会根源及化解途径等方面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的发生与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变化和特征密切相关。社会冲突现象的实质是冲突的一方对另一方行为的矫正,使双方利益得以实现或满足。这个过程可能存在着边界双方的对抗,也可能是协调博弈。以对抗求合作促成边界双方各自实现自我目标是最优的价值取向。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演变,聚焦在走向对抗还是合作的论辩。通过比较分析后得出:"无直接利益冲突"走向对抗的条件不存在,只能朝向抗争性的合作方向发展。为此,中国应该在整合政治资源的前提下,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消除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 相似文献
5.
现代国家的稳定与统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民社会的发展。市民社会安定、有序的发展必须科学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从现实上看,"无直接利益冲突"是公众与国家权威争夺政治伦理价值的结果。事件参与者更多地是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维护既定的生活秩序、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权力的统一。为了从理论上理清"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中伦理价值争夺,可以把"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发生分解为社会空间、制度认可、社会情感、目标选择四个环节。经过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为了消解政治伦理争夺,必须构造社会成员认可的价值规范。通过塑造民主价值,建立法治权威,建构科学的权力道德评判体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等手段,让"无直接利益冲突"消弭在国家与社会的基层层面。 相似文献
6.
石方军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117-121
参与者众多的无直接利益冲突很难从利益冲突的角度做出合理的解释,而“结构洞”理论可以从社会关系网络角度对大多数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做出合理的解释。从“结构洞”理论视角看,无直接利益冲突的重要原因是各社会群体间缺失联接的桥梁,无法正常沟通和互动。民众遇到问题时,在政府部门之外不能获得相关的信息,找不到解决的途径,产生的矛盾无法由社会自身来化解,只能压向政府。增加普通大众的“结构洞”数目,搭建起各群体间的“桥”是预防和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搭建群体间的“桥”可以从制度改革、创新城市规划和促进社会交往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时期,由各种矛盾引发的"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也日益增多,这与我们当前构建的和谐社会背道而驰.必须通过培育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落实官员问责制,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思潮,建立冲突过程调控机制,才能够有效地防范与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根源于"利益冲突",现实生活中"民意→民怨→民怒→冲突"的演变逻辑,凸显了作为基层政府在执政理念、职能定位、制度建设、管理方式以及治理能力上可能存在的不适应性。基层政府亟需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核心导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构建基层治理网络,建立治理主体合作共赢新秩序、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危机处理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9.
张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6)
无直接利益冲突犯罪的直接动因在于社会主体缺位,公众利益难以表达和诉求,社会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社会组织是代表公众利益的社会主体,也是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关键所在.司法机关应当及时转变观念和调整方向,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利益保护的功能,尤其对社会弱势群体实行倾斜保护;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犯罪应坚持宽严相济;允许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包括刑事和解、社区矫正在内的刑事司法活动.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中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群体性事件中众多的参与者把矛头指向政府机关及强势群体的无直接利益冲突行为属于集体行为的范畴."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产生既是以对某些地方政府机关及强势群体的失望为基础条件,又是以对党和国家的信赖为基本前提.社会转型期的大多数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都可以被看作是民众为维护其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不受地方权力和强势群体的侵害,改善行动者在当地具体的生存环境,依靠集体的力量,利用国家权力来维护自己权益所作出的集体行为. 相似文献
11.
潘莉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47-51
文章依据对卷入安徽省马鞍山市6.11事件5位旁观者的访谈研究,从"为何"与"如何"两个层面对旁观者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行动逻辑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旁观者参与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心理动因主要有:看热闹、打抱不平、借机发泄、寻求权利、相互影响、刺激快乐;他们卷入无直接利益冲突后的行动层次有:围观起哄、聚集封堵、推挤打砸、传播信息、躲避退却、反思评述。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指出相关方面在处理和应对无直接利益冲突时应注重群际心理疏导、流言传播控制和个体行为干预等。 相似文献
12.
"非直接利益冲突"是我国转型时期不良社会心理现象的反映,它削弱政治系统的合法性,造成公众心理的脆化,破坏正常的政治社会化,影响社会公正环境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潜在威胁。要合理归因,增强道德责任,提升制度理性,适度情感宣泄,注重人文关怀,使不和谐心理得以舒缓和消解,预防矛盾从非对抗性向对抗性演化。 相似文献
13.
杨振兴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2):73-75
社会阶层利益的冲突会使社会有机体的功能减弱,在摩擦中形成一种高成本,低效率的社会发展状态。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利益矛盾的化解机制相对弱化,如何对我国社会各阶层利益群体进行整合,优化社会的有机结构,使社会产生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利益格局变迁与非直接利益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海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3):113-118
利益冲突是引起现代社会冲突的两种基本因素之一,阶级意识(阶级认同)是阶级社会中从阶级矛盾到阶级冲突行为发生的关键环节,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平感是现代社会冲突行为发生的主要中介变量。当今中国群体性事件增多折射出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特点,反映出利益相对剥夺感群体由对物质利益分配的不满转向对社会公平公正价值理念的怀疑,直接削弱统治“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医疗卫生行业"三公"领域利益冲突愈发严重。医疗卫生行业"三公"领域利益冲突,主要是指在医疗卫生行业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其公职人员的个人利益与其公职人员身份所代表或维护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文章根据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三公"领域利益冲突的典型腐败案例,分析该领域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从公共管理学角度,提出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三公"领域利益冲突的治理对策,为治理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腐败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非直接利益冲突视域下诉求表达机制的构建——缘于信访救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光仙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94-98
利益受损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偏重于信访救济并往往在非直接利益冲突中充当重要角色。由于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既不是无利益差别的同质性社会,也不是阶级矛盾和冲突的对抗性社会,而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之关系的差异性社会,如果我们能从“文化同一性”视角,建设“利益场生态”,保障“差异的公正”,就可以为构建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找到良方,达到预防和化解非直接利益冲突现象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
从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萌"从日语"燃え"和"萌え"到汉语"萌"的语义演变过程,探究汉日同形汉字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萌"的语义演变过程是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过程,汉日网民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推动汉字的意义不断演变,使得汉日同形汉字具有共同特征;受制于本土社会文化等因素,同形汉字语义演变轨迹在汉日语境下也经常产生偏离,成为汉日同形汉字的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