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碳排放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人均碳排放量和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碳排放总量过快增长使得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承受的外部压力不断加大,低碳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文章在对我国碳排放形势及其主要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实现低碳转型需要从规划、产业体系、能源利用方式和结构、低碳技术等方面深入开展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回顾、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农业,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回顾我国农业碳排放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主要论点进行了归纳与简要述评,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实证定量研究为主,缺少理论分析与概念阐述;测算体系未完全形成,测算结果差异较大;研究视野带有局限性,经济学思想植入不够;对策建议多空泛而谈,缺少针对性与可行性验证。进而,提出了今后4个值得探讨的研究视角:科学整合现有测算体系,编制中国农业碳排放数据库;广泛引入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多视角探讨农业碳排放与农业发展间的关系;强化农户碳行为方式研究,注重微观层面的制度设计与优化;理论联系实际,宏微观有机结合,构建差异化的农业碳减排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协调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本质要求.基于Tapio脱钩模型,对安徽省2001-2011年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进行脱钩实证研究.通过计算脱钩弹性指数发现:2001年为强负脱钩;2002、2003和2006年脱钩弹性>1.2,为扩张负脱钩;2007年改变为扩张连结;其余年份则为弱脱钩.表明安徽省经济系统正处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走低碳经济之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5.
借鉴环境影响随机模型,构建了碳排放驱动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背景下,在政府发展经济和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双重驱动下,城市化、居民消费增长、经济发展等都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动因,而能源消耗结构优化才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因此,要减少碳排放只有倡导低碳生活、改善能源消耗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切实、有效地实现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6.
四十多年来,世界为应对资源危机的挑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应该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甚至没有缓解,而且是越来越严重了。我们需要新的资源战略,从工业文明的资源战略转向生态文明的资源战略。首先需要价值观的转变,确认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观点。人类中心主义和否认自然价值的观点,是导致世界资源枯竭的思想根源,需要超越这种价值观,确立自然价值论和矿产价值论的新观点,实行资源再生战略,开发城市矿山,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我们很可能处在亲历气候资本主义出现的初级阶段。它是一种基于逐渐摆脱和远离化石燃料使用来持续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新形式,其中,脱碳被看作是一种缓和资本主义积累与抑制气候变化要求之间矛盾的机遇。但是,它依然是一种资本主义——通过市场、私有财产和工人阶级等要素组织起来,而且经济增长是其至高无上的律令。在未来几十年里,无论哪种具体版本的气候资本主义的出现,它实现脱碳的能力将取决于其导向低能源和低碳能源的投资的能力,同时还要处理好合法性的挑战,这些挑战不可避免地来自这种将全球金融作为管理碳排放手段的依赖。就全球气候变化管治的发展而言,无论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下,还是最终超越了这一框架,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创造一个有力的环境使全球经济转变为一种与强调气候变化相容的气候资本主义制度,或者,碳市场只是一种其取向与严肃应对气候危机的诸多努力不相容的经济制度中的孤立性存在。  相似文献   

8.
借鉴发达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实践经验,提出基于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建立资源再生产业对国家资源安全体系的贡献因子理论模型,确定了由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到制订资源再生产业市场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9.
在能源新形势下,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以江苏省1998—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定量分析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人口规模、人均GDP、能源消费结构、城市化水平和绿化覆盖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主成分回归对江苏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和拟合。研究发现:人口规模、能源消费结构以及第二产业产值占比等因素均能促进碳排放量的增加,人口规模的影响最显著;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和专利授权数均能抑制碳排放量的增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之间不存在EKC曲线。基于分析结果,对江苏省发展低碳经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摘要]向低碳经济转变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中国也不例外。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更应加大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本文从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挑战入手,分析了四川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该区域丰富的森林、水电等低碳优势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低、低碳技术缺乏等制约因素,深入探讨了该区域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相关市场、合理利用低碳资源、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展开全方位低碳宣传教育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资源稀缺与人与自然和谐理论, 在批判马尔萨斯模型的同时, 阐发了从李嘉图的土地级差、穆勒的静态经济和马什的和谐论到科斯定理、庇古税……。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人口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并提出了重建资源价值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中,我国同一社会政策领域经常出现新老两个制度版本并存并行即所谓的制度叠加现象,但是截止到目前,却鲜有针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资源结构和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切入,通过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从老农保到新农保政策转化过程的考察和分析表明,正是由于资源结构的转化,导致了新、老两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存并行的制度叠加结果。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从资源到品牌的关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特别强调推动文化创新,增慢文化发展活力.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如何将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今天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如何做好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如何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品牌,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重视文化创意,突出文化创新是中国文化资源到文化品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政治资源研究滥殇于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中国学者对政治资源的研究和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密切相关.从学科贡献和指导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实践和构建中国政治发展理论的紧迫性来看,根据政治资源的基本理论,发展一种具有重要现实价值的资源政治学很有必要,应该从构成体系、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资源、政策、技术等各方面;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也是一个不断重复、持续改进的过程,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些特点很好地满足了能力成熟度模型应用的前提条件。通过引入能力成熟度模型,划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成熟度的等级,分析模型的结构(关键过程域和关键实践),建立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成熟度的实证研究,获得成熟度的一级指标得分和成熟度综舍得分,明确其转型的阶段、水平以及制约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一直面临着严重的经济转型难题,如何将“资源诅咒”变成“资源祝福”渐趋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话题。文章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论述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的原因以及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逻辑,在系统介绍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模型(GIFF)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以大同市作为典型案例来阐述该框架的应用以及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的因势利导作用,提出以“有为政府”干预引导资金和资源向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非资源型产业倾斜,并消除限制产业发展的软硬基础设施的瓶颈,进而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出一个由“资源诅咒”到“资源祝福”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本土资源"到"本土法治"--苏力本土资源理论之学术解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力提出的"法治的本土资源"理论影响越来越大,但是,苏力理论的实质不是利用本土资源建设现代法治,而是利用外洋资源建设本土法治.批评苏力理论时不应当抛弃本土资源这一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和政治发展,精英政治的逻辑始终贯穿其中,并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国政治精英历来是海外中国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海外学者的持续关注.从时间序列的视角来看,中国政治精英研究历经从全能主义到派系政治、世代政治和技术专家途径的演变.全能主义途径强调精英共识;派系政治途径关注精英团体的划分和精英之间的冲突;世代政治途径则认为同一政治世代具有相近的价值观并与其他政治世代不同,由此会出现不同世代之间的冲突和过渡.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新一代技术专家出身的政治精英日益增多,技术专家的研究途径应运而生.从范式转换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政治精英研究明显趋向于多元主义,更加关注正式制度、央地关系、基层精英、精英流动等主题,呈现出研究中心多元化、资料采集多样化、研究方法规范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阜新市是我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一直存在财政资金紧张,财政负担沉重等问题。针对阜新财政存在的财政基础不稳定、财政结构不合理、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多重困境,提出了破解阜新经济转型过程中财政困境的对策:多元筹资,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夯实财基,促进产业升级再造;严格监管,加强税收监管力度;保障民生,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20.
当今,人口流动和信息化两大动力使得语言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语言的经济属性由模糊变得清晰,语言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彰显,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菲律宾与我国隔海相望,是我们的重要邻国,与中国既有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纠结;同时,菲律宾的语言资源丰富,是亚洲最大的英语语系国家,语言经济发达。分析菲律宾的语言资源对语言经济的促进作用及国家政策的激励动能,对我们加深对邻国的认识有所助益,对我国的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语言经济的发展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