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设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梦想,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责任;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责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平等优位于自由的传统,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问题的凸显,决定了当代中国必须构建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是民主、自由、和谐等价值实现的社会根基。构建公平正义的市民社会的基本方略是: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服务型政府,提升政策的公共性;培育公民文化,发挥公共媒体和知识分子在多元利益表达中的积极作用;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推行针对弱势群体的"差别化"的教育政策;明晰权力与市场的边界,限制市场垄断,塑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拓宽社会保障范围,建立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底线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动弱势群体的社会组织建设,提升弱势群体的利益博弈能力。  相似文献   

3.
农村环境管理中的政府角色——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在环境管理中的职能、职责,既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责任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历史视角梳理农村环境管理政策的演进历程之后,基于政策文本分析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环境管理中的主要角色定位,并提出中国政府在农村环境管理发挥作用的未来导向:政府应继续充当“掌舵人”角色,进行权力“松绑”;还权于市场,放活农村环境市场“无形之手”;还权于社会,尤其强化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自治之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上涨与收入差距的扩大几乎同步发生。利用2002—201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波动拉大了我国的收入差距,房地产市场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违背了经济伦理学中的公平正义、义利皆重、社会责任等原则。中央政府积极进行宏观调控弱化房价波动收入分配效应,而地方政府对房价下降的过度干预取代了市场自身调节作用,以行政伦理代替了经济伦理。各级政府应完善房价波动收入分配效应的伦理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上涨与收入差距的扩大几乎同步发生。利用2002—201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波动拉大了我国的收入差距,房地产市场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违背了经济伦理学中的公平正义、义利皆重、社会责任等原则。中央政府积极进行宏观调控弱化房价波动收入分配效应,而地方政府对房价下降的过度干预取代了市场自身调节作用,以行政伦理代替了经济伦理。各级政府应完善房价波动收入分配效应的伦理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我国在个人房产保有环节与流转环节的税收调控政策(分别主要为房产税与房产转让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效应(包括房价调控效应、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调节效应两方面)、法律依据及实际税收征管中的操作难点与障碍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下一步我国以税收政策调控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空间进行了合理预测.研究认为,只有在收入水平不变和住房需求结构不变的一般假设条件下,房产税与房产转让个人所得税才可能具有抑制房地产泡沫的作用,而事实上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与住房刚性需求的上升,房产税与房产转让个人所得税并不能改变房产价格的上升趋势;另外,在我国现行的房产税税基下,其税收收入难以对地方政府的新增税收收入产生重大贡献,在规范合并当前的土地出让金政策之前,在地方政府层面缺乏推广房产税的动力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存在法定保障责任缺失和补充性保障不完善的状况,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究其原因,既有法律与制度的设计缺陷,也与企业和员工的能力、认识不足有关。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的背景之下,非公有制企业履行社会保障责任是遵守市场劳资契约的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也是企业自身实现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良性的非公有制企业社会保障机制,需要政府加强法律与制度建设,强化法律监督与政策实施;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以及新闻传媒的作用;不断提高企业主道德素养,革新管理方式;加强员工保障责任意识,提高员工维权能力。  相似文献   

8.
自1998年以来,我国房价基本呈现上升趋势,房价持续攀升,出现越来越多中低收入人群买不起房的情况。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居民对城镇住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更加导致房价居高不下。住房问题影响了我国社会生活的稳定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房价问题成为老百姓广泛关注、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房产税作为调节房价的政策之一,有利于稳定房价,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缓解住房供求紧张的格局,从而对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房产税改革的初衷是抑制炒房,而非与民争利.地方政府房产税政策是否行之有效的标准应从征税收入与居民福利两方进行面考量.抽象出两者量化水平建立政府目标函数,同时量化炒房者的囤房收益建立其目标函数,通过主从微分博弈模型分析政府的最优动态房产税政策与炒房者的最优动态囤房比例,阐述了地方政府的行动准则,并获得主要结论:(1)地方政府的动态最优房产税税率调节应尽可能做到与炒房者行动同步;(2)税率调节应遵循:间歇不宜过长、幅度不宜过大、趋势不宜改变;(3)即使囤房行为消失,普征房产税也不会被废止,而是维持一个恰好抑制囤房动机的动态临界税率为宜;(4)为了避免房产税被转嫁,房产税应以高税率开征.  相似文献   

10.
首都零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零售企业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零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把促进首都社会公平正义、社会稳定、社会和谐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政府要倡导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来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激励约束机制、核心零售企业主导供应链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零售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零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评价和认证机制。  相似文献   

11.
净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后的余额,净利润不仅来源于公司的经营活动收入,也来自于投资活动带来的投资收益,还会来自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各行业利润来源构成及税收优惠政策对行业净利润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建筑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流转税税负较重,建议将建筑业、房地产业尽快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以降低行业税负,进而降低房价。  相似文献   

12.
英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发达国家的英国同样存在着收入分配差距。英国政府为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遗产税等税收制度来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义务教育和反贫困措施来调节低收入者的收入,从而使收入分配差距的均衡调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英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对调节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由与平等作为正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们与正义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如何在社会制度当中尤其是在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平衡两者的关系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国住房限购令的出台体现出政府在自由与平等两种价值抉择时在当下更加侧重于平等价值,这一价值选择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具有道德合理性,其价值取向应予充分肯定。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住房限购令作为一种应急的调节手段,还存在某些伦理方面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制约了住房限购令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个人所得税是重要的直接税,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占比低,制度尚不完善。中国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改革迈出重要一步,自2019年1月1日起对工资薪金所得等4项所得实施综合纳税,但这仅是第一步,未来改革任务仍然艰巨,诸多相关议题亟待深入研究。美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历史长,制度完善,有诸多可借鉴之处。研究发现,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地位重要,实现了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的双目标;个税“起征点”低,与美国贫困线相当;美国个税覆盖面广,涵盖工资薪金等各类所得,且2/3的国民参与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纳税。这为中国个税未来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道德发生学的溯源法,揭示正当观念的起源与伦理学道义论的生成。第一部分,古代民族的正当观念。正当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评价用语。语言中出现正当或不当这样的字眼,表明使用者在以正当观念为工具实施道德判断。正当观念在荷马时代处于萌芽状态,而应当、合宜、合法、合理这些观念已经产生。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使用过一些表示正当观念的语词,但没有深入阐发正当的伦理意义。第二部分,义务概念和义务论的诞生。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提出了义务概念,创建了义务论学说。古罗马共和国哲学家西塞罗撰写《论义务》。他借鉴斯多亚学派哲学家帕奈提乌的思想,讨论道德生活的基本准则以及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履行的各种义务。第三部分,西塞罗道义论思想的理论特征。西塞罗在《论义务》中建构了一种道义理论。西塞罗在义利相融或义利冲突的语境中阐释义务,强调义务先于利益,肯定在道德选择上要舍利取义。这正是道义论伦理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最原始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税收的形式达到全社会的公平公正,目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采用以家庭为单位计征个人所得税,而我国尚未实施。我国目前仍就采用分税制来征收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人所得税是必然趋势,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国必然实施这种征收方式。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税收调控个人收入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是在个人收入通过市场进行初次分配之后,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手段之一,它撑起了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大半壁江山”。税收调控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兼顾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我国目前税收调控收入分配力度偏小,主要表现为个人所得税规模偏小,不同收入的税收负担不规则变化,消费税的调节范围存在一定偏差,遗产税和社会保险税缺失。强化我国税收调控收入分配的措施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消费税制和财产税制。  相似文献   

18.
研究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秉承市场逻辑与正义逻辑、经济公平与政治公平统一的核心理念,从理论层面探索公平正义实现的逻辑主线、逻辑内核、逻辑实质等问题,解读了分配公平、起点公平、机会公平、权利公平等主体价值;从实践层面设计了股票分配型、银行红利型、市场社会化等实证模式,探索运用"股票、利率、信息"等实现分配公平的机制,拓宽了人们思考公平正义问题的视角,提供了收入分配调整的实践启示,有助于我国分配正义模式的优化与实践难题的破解。  相似文献   

19.
弗雷泽的正义理论是对“正义”概念的新阐释。在她看来, 正义在规范上是一元的, 即以参与平等作为正义的元规范;在视角上是三维的, 分别是经济上的再分配、文化上的承认和政治上的代表权;这三维的正义诉求, 必须服从于参与平等支撑起来的正义规范。弗雷泽的“一元三维”正义构想反映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的最新趋势。深入研究弗雷泽的理论体系, 特别是从“再分配、承认、代表权”三维正义诉求中揭示该理论的中国式镜像, 能为当代中国社会正义之建构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建立我国社会保障税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筹集充足的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改变传统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在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税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人们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社会保障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它除了具有一般税收基本特征外,还具有累退性、专款专用性、有偿性、再分配性等明显有别于其他税种的特征。许多国家适合其国情的社会保障税的模式选择、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不断加以完善的做法以及社会保障研究,可资借鉴和参考。现在我国已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民众的社会保障意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准,相应的法治环境也已具备,这些都为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准备了条件。建立我国社会保障税,应当遵循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税负合理原则、共同负担原则、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和专款专用原则。建议采用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项目型社会保障税模式,以这种模式来确认我国社会保障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宽免等基本要素。此外,为顺利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税制度,应当对我国现有的财政预算体系和所得税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