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韩中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取得了迅速发展,在双边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韩中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是,韩中贸易中存在几个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韩中间以垂直分工为基本特征的进出口商品结构,韩国在华投资的特征因素.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是加快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两国的技术贸易,推动两国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韩中两国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在各个经贸领域的合作,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韩中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影响两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韩中进出口商品结构差异、投资带动进口以及增加贸易收支统计方法上的差异 ,鉴于上述情况和原因 ,两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消除贸易收支统计方法上的差异 ,建立自由贸易区 ,促进韩中贸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韩国对于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研究视角,在1992年韩中两国建交之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通过诗歌认识当时的政治指向并判断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主要还是韩中学者共同交流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视角。韩方学者在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研究视角上存在着根本差异,或将作品本身同现实割裂开来,视作独立的个体,或试图实证作品与现实的关系,或全盘收容西方在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时的方法论。而这些研究视角又都受到资料匮乏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语言中的量词由于文化和历史的渊源关系,在使用上存在着有异有同的现象.1.两国的量词汉字、意义及使用范围都是相同的;2.汉字一样,但在使用范围上部分相同、部分不同 ;3使用范围完全不同;4.汉语中和日语中各自独有的量词等.  相似文献   

5.
以合作求安全--中日两国东亚安全利益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允   《南都学坛》2005,25(3):116-118
避免东亚陷于安全困境,不仅是中、日两个地区大国的责任,更是两国的国家利益所系。历史上的东亚格局总由一国主导,现在面对强大的日本和崛起中的中国,东亚的结构性困境日益明显。然而在朝鲜半岛、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区问题上中日并非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相反两国存在着共同的利益。能否基于责任与谅解,理性地把握这些利益的一致性,以合作方式谋求安全问题的解决,关系着中日乃至东亚地区的福祉。  相似文献   

6.
预定在今后10年间连续举办的韩中作家论坛的总主题是“和平”,第一届论坛的主题是“创伤与愈合”。对韩中两国来说,近几十年是个人遭受社会创痛并为治愈创痛而备受煎熬的过程。创伤的治愈只能通过揭露而不是掩盖创伤而实现。迄今为止,韩国文学一直致力于创伤的揭露,并为此对政治压制进行了勇敢抵抗。中国文学正式开始揭露现实创伤是在1980年以后。虽然韩中两国文学间差异与相似性共存,但更重要的是超越“韩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界限而存在的文学普遍性。两国文学间的对话因这种普遍性而成为可能,并使这种普遍性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近代企业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社会历史条件、引进技术行为、资金来源、经营管理、与银行的关系及政府政策等诸多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马其顿共和国1991年独立后与希腊之间出现了马其顿国名问题争端,这里面包含着重要的历史因素。在马其顿地区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希腊化与斯拉夫化呈现交织进行的状态,形成了希腊人与马其顿斯拉夫人在该地混居的地域关系,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马其顿国名问题体现了希腊与马其顿之间的历史积怨与历史观的碰撞,两国在围绕谁才有权自我认同为“马其顿”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双方都想独享古代马其顿文化遗产与“马其顿”的名称,造成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争夺。  相似文献   

9.
中俄两国是邻国,两国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两国旅游经济关系大体处于相邻而有序,相交相知的。中俄两国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有着进一步的了解、深化和升华,这个过程与历史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和连接,在其中孕育、发展并壮大。它作为一个侧面反映了两个民族之间的发展关系,同时折射出未来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马其顿共和国1991年独立后与希腊之间出现了马其顿国名问题争端,这里面包含着重要的历史因素。在马其顿地区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希腊化与斯拉夫化呈现交织进行的状态,形成了希腊人与马其顿斯拉夫人在该地混居的地域关系,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马其顿国名问题体现了希腊与马其顿之间的历史积怨与历史观的碰撞,两国在围绕谁才有权自我认同为“马其顿”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双方都想独享古代马其顿文化遗产与“马其顿”的名称,造成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的争夺。  相似文献   

11.
香港回归后 ,英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中英关系主要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三次互访重新定位于发展全面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又是两国关系历史定位与国际定位的结合。两国全面伙伴的发展关系迄今主要表现在经贸关系和政治关系上。这种关系的发展有多种基本动因。两国关系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但总体上前景看好。中英关系走到今天 ,也留给我们一些有意义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2.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表征着日本近代史的起始,其间隔近30年.中日两国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封建锁国,又同样在近乎相同的时段被迫近代开国.十九世纪中叶,中日两国面临着相同的时代课题--西方国家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但两国的历史选择与历史命运迥然有别.中日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关系,在1840年至1868年之间,这种关系并没有中断,只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以独特的方式延续着.我们的问题意识是:当此之际,日本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如何?它又怎样影响日本人的行为方式?近代的思维转型与"前近代"的思维定型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13.
中日关系是中日两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中日邦交正常化30年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美国因素、经贸问题、台湾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因此,中日间应本着信任与合作的精神,冷静、理智地面对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几个重要的障碍性问题,使中日关系在未来得到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美关系是一对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双边关系。回首2015年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过程,双方围绕构建亚太地区经济秩序相互竞争,并在亚太地区安全问题上摩擦不断。在跌宕起伏的角力过程中,两国始终保持着对话与合作,国家关系呈现出复杂交错的局面。一方面,两国元首外交和高层互访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两军连线交流的顺利开展则降低了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南海问题的错综复杂,朝鲜半岛危机频发以及中美两国围绕亚太地区经济秩序构建的激烈博弈,又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总之,竞争与合作仍将是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主旋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苏联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苏联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对我国影响的历史,并不会随之消失。面对我国农村正在兴起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如何推动其健康发展,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开展对中苏两国农业集体化道路异同关系的比较的研究,比如两国农业集体化道路的过程,为什么都在急速中完成;为什么中国的发展较顺利且农业生产在发展,苏联则经历了动荡且农业生产在下降;两国存在相同弊端的缘由等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世纪的欧洲历史上,英国和法国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它们在王权发展的进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深刻的差异。正是这种深刻的差异使两国的王朝各具特色,最终导致两国的政体不同。本文拟对英法王权发展的若干差异做一比较,进一步加深对两国封建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用工中劳动关系认定等法律问题。通过对中美两国劳动关系范围、认定标准、判定理论、劳动争议裁决过程以及劳动法主导原则的比较,发现美国雇佣法律制度的可借鉴之处。但同时发现,两国法律共同面临着制度供给的不足。针对发展经济鼓励创新与保护劳工两个理念的冲突,提出了应确立公共利益原则,实现公平与效益的均衡;针对我国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应考虑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特征以及实现认定标准的指标化。  相似文献   

18.
战后韩日关系是美苏冷战的直接产物,韩日双方因在历史认识、战后补偿、领海、领土主权等问题方面存在严重对立,致使建交历经李承晚、朴正熙两届政府7次谈判才得以实现。韩日关系正常化不仅对后来两国经济、政治、军事关系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而且对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印边界问题是影响中印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中印重开边界问题的会谈,两国成立了边界问题联合 工作组,确立了特别代表会晤机制以及边界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制定了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和框架,逐渐达成 了边界问题不构成两国发展关系障碍的共识。目前,中印边界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在边界实控线划定上双方存在分 歧;边境毗邻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给中印边界问题解决带来潜在影响;两国关系中存在的竞争性因素使得在边界问题解 决上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印边界问题的现状,使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持较为谨慎的态度,这对地区 局势的稳定、对中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大国战略关系的动态均衡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金香海 《延边大学学报》2007,40(2):15-18,60
中日两国有着长达几千年的文明交流历史。但从近代以来,日本以武力挑战中华秩序,企图建立其“大东亚共荣圈”,从而在东北亚地区形成“结构性暴力”,形成了中日两国的战略冲突结构,阻碍着东北亚地区多边合作的进程。因此,中日两国应从东北亚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中吸取教训,用和平方式化解两国战略矛盾和冲突,在历史认识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构建东北亚和平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