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网婚"现象就是其中之一。已婚者"网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本人要改变沉闷的生活,寻求精神慰藉的心理渴求。但是,已婚者的"网婚"现象影响到了现实家庭的忠诚、责任和夫妻生活,危害到现实家庭的稳定。因而,"网婚"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必须携起手来共同解决这一问题,创造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2.
兄妹婚型洪水神话的误读与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兄妹婚型洪水神话历来被视为是人类早期存在过血缘婚阶段的重要论据.本文认为这是一种误读.通过对28例洪水神话作哲学观念的梳理.作者发现洪水神话是人类解决衍生需要与血亲相婚矛盾的一个框架.在氏族外婚制已经确立的时代,其功能在于强化血亲不婚观念.  相似文献   

3.
可撤销婚姻制度作为我国婚姻法的一项新制度,其内容似嫌过简。我国婚姻法应顺应世界婚姻法发展的主流趋势,缩小无效婚姻的范围,相应扩大可撤销婚姻的范围,将18岁以上未达法定婚龄者结婚、欺诈婚、一方无性行为能力结婚、精神障碍者结婚等也纳入可撤销婚姻的范围;对可撤销婚姻应本着保护弱者和子女利益的原则处理。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中,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已经退却到现代商业性文化浪潮的边缘,不再享有社会主流话语的文化力量,但宗教依然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并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参与并维系现代社会的道德文化生活。宗教实际上已构成了现代人道德生活的一个基本支撑点。宗教作为一种道德资源,其意义不仅是外在的,而且也是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内在特征,即宗教信仰的伦理价值。宗教信仰不仅满足了个人的精神心理需要,而且强化了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更体现了人类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5.
“婚内强奸”算不算犯罪,理论界已经存在众多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全盘否定说,全盘肯定说以及折中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它依然侵害着女性的合法权益,危及家庭的稳定和睦。笔者认为婚内强奸构成犯罪。为了切实的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严惩这种恶劣的行为,我国立法对其做出明文规定为强奸罪将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发生的,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武力政治开始的,用暴力形式维护的政治统治的同时,也用暴力维护原始的神秘信仰。在缺乏暴力保障的小邦周,只能通过"礼乐"进行精神统治,试图打造一种人的美好精神生活和社会控制有机结合的德性政治。由于"自私"的人性最终使得美好的德性土崩瓦解,进而形成了意识形态的精神控制和制度化的政治精神生活。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精神控制的有效武器,科举教育制度以及它所催生的宗法社会直接剥夺了人生存发展的意义,使人成了为"意识形态"的附属品,导致了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终结。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公务员伦理关系正处于一种由"传统"到"现代"的结构调整和总体转型中,表现出"调整"或"转型"所特有的多元、多变与多样的状况。在这种多元、多变与多样的伦理关系现状中,又表现出了一种主导性的、主流的发展趋势,即公私分域的公务员伦理关系之建构。调查表明,这是"多"中之"一"、"变化"中之"不变"、"多元"中之"主流"。其主流趋势是:(1)公私分域的伦理秩序;(2)"新五伦"(夫妻;父母子女;上下级及同事;兄弟姐妹;朋友)及其德性的培育。对于如何建构新时期我国公务员和谐伦理关系,建议:(1)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公务员新型伦理关系建构中的指导作用;(2)成立伦理委员会并赋予它以实际的权力;(3)建立公务员定期带薪休假制度;(4)落实并正当使用政府及公务员行政自由裁量权,切实保证公共权力的实施以维护公共利益;(5)建立一种平衡上下级关系及同事关系的公务员考核制度;(6)建立公务员的个人信用档案或个人道德档案。  相似文献   

8.
儒家伦理学可为"全球伦理"的基本理念提出一种儒学的辩护,同时也对其学理缺陷提出一种儒学的批评。伦理学在观念层级关系上有一个基本区分"伦理原则→伦理规范",儒家谓之"义→礼",其中"礼"(规范)是可以损益的,而"义"(原则)才是普适的。"全球伦理"没有作出这种区分,其仅仅着眼于规范的选择,而缺乏原则的基础。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是原则,而是适应当下的全球化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规范选择,因此,一方面,它并不是绝对的,但另一方面,它也是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为寻求一种普适的伦理原则,经验论和先验论的方法都有问题。儒家伦理学的"仁→义→礼"结构、即"仁爱精神→正义原则→社会规范"结构,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借鉴。其中"义"指两条基本原则:正当性原则,要求社会规范的建构超越差等之爱、追求一体之仁;适宜性原则,要求社会规范的建构适合特定生活方式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表婚探源     
中表婚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古夏、商、周时代,从上古姑舅称谓及上古史料得知,中表婚是氏族外婚制的产物,是早期人类由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时的表现形态.从西南少数民族遗留的风俗中可以推测出,远古时中表婚的表现类型为三种.周代同姓不婚制度的实行,推进了中表婚的进程,使它在众多婚姻形态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表婚革除了群婚制的弊端,又有利于部落间的联盟,在当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代盛行的童养婚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婚俗文化,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娶小媳妇是无奈也是一种明智,折射出了先人的理性和睿智。童养婚深深根植于传统社会,它是论财的婚姻观和社会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产物,在为中下阶层提供便捷、低成本婚嫁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溺婴现象,从而得到官方的认可。童养婚的盛行也源于古人对婚姻和女性本身的深刻认识:婚姻的最大意义是传后;女子本不属于娘家人。  相似文献   

11.
"敬畏生命"是史怀泽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敬畏生命"中的生命,不是仅指人类,更强调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生物.史怀泽认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任何生命都有平等的存在价值,但只有人才能承担起"敬畏生命"的道德责任.以史怀泽"敬畏生命"理念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在当今仍然不断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个体化背景下,由于儿童照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必然导致照顾者选择“为自己而活”能力的下降。通过对“小木虫”论坛育儿版块的内容分析,文章发现在儿童照顾中,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其父代都有“为自己而活”的愿望,但其实现既要受到资源制约,也都要受到儒家文化的制约。具体而言,如果“子女片面为自己而活”“老人片面为自己而活”或“为儿童而活的方式有所歧异”,就会造成隔代照料中的代际冲突。但如果子代和父代都能从“为自己而活”转向“为我们而活”,就可能形成良好的代际合作关系。这种转向可能建基于“血浓于水”的情感,也可能基于育儿与养老互惠的预期,还可能只是扩展家庭缺乏足够育儿资源下的“情不得已”。因为育儿责任的承担也是一种生活政治,家庭以外主体责任承担不足,必然挤压家庭成员生活方式选择的空间,所以国家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分担儿童照顾责任,以减轻家庭成员的育儿重负,提高其选择更加丰富多彩生活的能力,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紫颜色》中色彩象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篇小说《紫颜色》有一个完整的色彩象征体系 ,它对理解黑人妇女文学的艺术独创性极有帮助。在小说中 ,黑 ,象征卑贱 ;蓝 ,象征生命冲动 ;红与黄 ,象征自由与希望 ;紫 ,象征女性的幸福完善 ,而作者用紫颜色做标题 ,精心构筑一个以紫颜色为中心色彩的象征体系 ,则暗示黑人妇女只有通过自主的斗争来争取幸福完善的理想生活  相似文献   

14.
<周易>这部思想巨著不仅总结了远古人们认识世界的一切哲思理念,而且还包含了丰富的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和人文色彩.其中"与时偕行"的隐遁思想,对后代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选择,特别是盛唐以退为进的隐逸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道家人生哲学以其对人生的深刻审视和处世方法上的独特主张,对生活在大一统专制制度下颇感不适的汉代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汉代人或用道家人生哲学释烦解闷,安顿心灵;或明哲保身,退隐自全;或不谴是非,与世俯仰;或戒盈戒满,功成身退;或贵生养生,颐养天年。道家人生哲学几乎成了许多人形影不离的思想伴侣。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消融于精神血脉中的文化因子,儒家的"重生轻死"、道家的"厌生乐死"、佛家的"生死轮回"观深深影响着第三代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他们以对死亡的直面、认同,传达着强烈的对生的关注和思考;以对死亡的想象性体验,表达着对生命本质的观照和认识."死亡"成了他们自我认知与个性传达的言说载体.  相似文献   

17.
自我伦理是人们对道德和伦理精神的切身感悟,是人在生活情境中的权衡和抉择,是开放的自我观下的自我约束。其构建的逻辑起点基于人有自我救赎的主观需要,人有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人有主体实现的内在要求。构建目标则指向于自我实现的满足,真实人性的再现及精神境界的升华。因此网络舆情的引导应从明确网络伦理的责任主体,继承现实社会伦理的精髓,建立"慎独"的道德自律,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植个体社会支持系统,强化网络主体的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儒道哲学的立论方式是"向死而生",即面对鬼神的不可靠、不可知,在实用理性的观照下,以彻底的悲剧意识为动力,建立起超越生死的哲学体系。"未知生,焉知死",将鬼神、死亡等只能在理论上悬置的问题在践行中加以解决,斩断了鬼神、死亡与人的价值建立之间的联系;"朝闻道,夕死可矣"将人的全部价值限定于"闻道",从而超越了死亡;"不怨天,不尤人",剪除了外在因素,建立起人的自足性;"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把人的目的最终着落在虚灵的"天命"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面对人的有限性建立起的审美人生。这些都是在"哲学突破"时期先秦思想面对理性的限度时做出的"向死而生"的转向,与海德格尔的"为死而在"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9.
元初南宋遗民词人身为最下等的亡国之民 ,有着极其痛苦的心灵体验 ,他们出于民族自尊和对民族歧视的反抗而选择了归隐 ,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隐逸词。这些词反映了遗民自己对历史、人生的深刻反思和“贵适意”的新的人生价值观 ,赞美了隐居生活方式和环境 ,在表现进取与退隐的文化心理和元代社会思潮方面 ,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20.
道家人生理想的最高追求是适性,适性的指导思想在于合乎自然,适性的基本原则是不屈己适人,亦不屈人适己.当人与物都能各适其性的理想社会不复存在后,道家只好以隐逸的方式来追求适性理想.中国道家的"适性"观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异化"观惊人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