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河县新集镇赵场村有七个村民小组,2147人,育耕地3849亩,人均耕地1.79亩。从90年起大力发展拦网养鸡。今年全村养鸡120000只,其中2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170户,千只以上的养殖大户有17户,仅此一项 相似文献
2.
韩村河村的发展经验对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作者根据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村—北京市韩村河村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该村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依靠优秀带头人、大力发展建筑业带动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的成功经验,指出应采取诸如选拔好带头人、重视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根据地方特色搞好规划、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的新发展、加强农村基层的党组织建设等政策措施,以促进辽宁省这样一个老工业基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韩国解决“三农”问题及其新村运动的经验对现阶段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阐述了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并得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5.
李霓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5):6-9
"中产阶层"在中国是一个时尚词汇,但农村的确急需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能、有财富的"新型农民"。农村"中产阶层"需要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上加以合理的界定。让农村中产阶层作为一股政治力量参与到社会当中来,让其他阶层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力量,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也有利于社会利益集团的平衡和稳定。政府要设计和筹划出一套适合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政治参与载体,形成中国特色制度化的农村村民政治参与机制,巩固扩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6.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发起于日本九州的大分县,以立足乡土、占领全国、放眼世界,自立自主、体现民意、独具创新,培养人才、选拔领导、面向未来为原则,在日本掀起了振兴农村地域经济的浪潮。这一运动为日本农村地区的地域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总结"一村一品"运动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湛江经验”集中表现为: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民为主体,坚持科学发展,着力于体制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模式谋发展,从而走出一条在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借鉴和推广“湛江经验”要解决好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迫切问题,立足于科学发展和体制创新,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德国城乡等值化模式在中国南张楼村的实验,是一次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落后农村如何摆脱历史困境”问题的全新探索。尽管该实验在中国农村并没有显示出令人信服的普适性,实验本身也超越了德国专家理想中的中国农村建设标本,但它却是中国人为“三农”命题求解的一次独特实践,对于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和借鉴价值仍是非常深刻和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发展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乡村外出精英的乡土回归,又是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思路。文章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在界定乡村外出精英和乡土回归概念的基础上,以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都获得较大发展的河南省C县实施的“回归工程”为例,分别从乡村外出精英由于乡土情结愿意回归与乡土由于发展需要积极吸引回归两个两方面谈乡村外出精英回归乡土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60年代.韩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1962年人均GDP仅为82美元.农业增加值占GDP的43%.农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的63%。全国250万农户中80%住茅草房.只有20%的农户通电.5万个自然村只有60%通汽车。“住草房、点油灯、吃两餐”是当时韩国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2004年.韩国人均GDP已跃升至1.4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为1:0.84,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詹静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26-30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2005年10月16日,由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农村研究中心和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新乡村建设论坛”。参加本届论坛的有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教授,四川省巴中市晏阳初博士史迹展览馆研究人员,浙江师范大学党委、社科处的有关领导,台州、衢州等(地)市委农办的官员以及有关媒体的记者。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区域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以及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相关学科的师生共三百余人参加了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新… 相似文献
12.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短短20字,就是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十六大以来,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郊县,曾经一段时间,南京郊县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是人们心头一块痛处。从2000年到去年,南京市先后制定出台51个促进郊县经济发展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涵盖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2005年末,南京市圆满完成郊县“十五”计划,郊县发展成效显著,农村面貌变化巨大,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