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刑是剥夺人生命的刑罚方法,也是人类历史上较为古老的刑罚方式之一。我国的死刑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至今仍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当前,我国一直贯彻“少杀、甚杀、防止错杀”的刑事政策,就是为了实现《宪法》所规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明确死刑复核程序的基本内涵,探寻死刑复核程序的发展历程,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死刑复核程序。  相似文献   

2.
<正>注的"唐慧案"有了新进展:最高法院依法裁定不核准周军辉、秦星死刑,将案件发回湖南省高级法院重新审判。唐慧表示不能接受,她将"回到之前不断上访的老路"。主流的舆论评价则普遍认为,最高法的裁定顶住了舆论干预,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体现了司法的理性与独立精神,而政府与民众也在这个案件的发展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示。在这场堪称"中国司法、民意和政治微妙三角的最佳样本"中,政治力量的介入、地方政府的作为、民众情绪的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最高法院确立的司法改革试点法院、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全国反家暴试点法院、全国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和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法院,重庆五中法院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始终以抓好审判执行第一要务,以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坚决把案件质量放在审执工作首位,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履行职能,全力化解社会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  相似文献   

4.
不方便法院原则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一项重要国际民事诉讼制度。该制度的确立在防止一事两诉、挑选法院问题上起到很大作用。内地与香港居民间离婚案件近年增加迅速,挑选法院、一事两诉等现象频频发生。内地司法实践中应以"最适当法院"理由确立不方便法院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一、刑事裁判文书说理问题调查分析1.样本数据概况。三门法院2011-2013年三年共办结刑事案件1713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511件,在每年随机选取适用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裁判文书各100件,笔者发现抽样裁判文书中说理情况总体较好,基本每份均有明确说理,涉及证据、定罪、量刑等各个方面。具体情况参见表1、表2及图一、图二。表1 2011-2013年适用简易程序案件刑事裁判文书说理情况表  相似文献   

6.
李富文 《决策导刊》2007,(10):37-38
莫文方,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院长,一个曾经戎马生涯的军人,一个把军人的干练作风带到人民法院的老兵。他怀着对三峡库区的热爱和对父老乡亲的一往情深,充分利用法院这一审判平台,披坚执锐,冲锋在前,用满腔热血浇灌出一束束司法为民与服务之花。由于他在三峡移民大搬迁工作中成绩突出,先后多次受奖励并荣获二等功一次,万州区法院也先后得到最高法院及市高级法院的表彰。  相似文献   

7.
肖鹏  刘馨 《领导之友》2015,(2):17-18
2014年10月26日,由于案件主要被告二审死刑改为无期,不接受判决结果的原告唐慧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诉,等候再审。没有结案,一切都还在继续。6年来,唐慧赴京上访30多次、赴长沙50多次。作为信访属地第一责任人,陪访近4年,魏斌已经记不清陪访次数了。4年陪访,非官方统计耗资422万元,几乎抛家舍业、专职陪访的魏斌,已经成了唐慧事件的另外一个隐形受害者。  相似文献   

8.
傅达林 《领导文萃》2010,(8):135-137
2006年.一位白发苍颜的德国审判长——迪特·安德斯博士坐在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庭上“坐堂断案”。国外法官在中国法庭开庭审理案件,这在共和国历史上尚数首次。同一起故意杀人案,中德两国的法院先后根据自己的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这是中德“刑事诉讼事实认定与真相调查”合作项目的两次模拟庭审。一年前的2005年7月,在德国,就另一刑事案,中德双方也分别进行过同样的模拟庭审。  相似文献   

9.
王昕 《决策与信息》2011,(12):57-58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又称为替代性、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从广义上来讲是指诉讼外的其他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程序和制度的总称,包括:仲裁、和解、调解等。笔者在研究了ADR的概念和我国基层法院受理案件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ADR在基层法院运用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在基层法院进行推广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5月8日,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因垄断行为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有关此类案件的起诉、受理、管辖、证据规则、民事责任及诉讼时效等问题。这个2000来字、长达16条的司法规范性文件,不只是一部简单的司法解释,而是最高法根据反垄断法、侵权责任法、合同法和民事诉讼法等多部法律的规定,制订的一个有关反垄断民事诉讼的系统规则。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发生的劳动争议实行“调解、仲裁、诉讼”的处理机制,我们称其为“一调一裁二审”的处理机制,即发生劳动争议要经过调解、仲裁和诉讼三道程序。调解程序是非必经程序,诉讼是保护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终程序,而劳动争议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并且还是法定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只有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民事庭按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本文通过对现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现状、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体制的不足、原因分析及完善劳动争议案件解决机制之建议四方面来论述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的不足和如何完善,目的是呼吁建立新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从而灵活、快捷、公正、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戴传利 《决策》2015,(Z1):90-91
提高官员在行政诉讼中的出庭率可以有效地缓解百姓"告官不见官"的不满情绪,为民、官对簿公堂提供前提条件,也为官员了解本级政府或者部门行政执法过程存在的问题提供第一手信息,是对官员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最生动课堂。随着百姓维权意识的增强,行政诉讼案件越来越多。如广东高院通报称,2013年新收案件9079件,较上一年增长18.17%;2014年新收案件12677件,较上一年增长了39.60%。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统计2014年全市法院收案46万余件,结案近45万  相似文献   

13.
严羽  傅翔 《决策探索》2003,(11):40-41
近年来,法院执行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了司法工作中的痼疾,这里除了行政的地方保护之外,司法的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现正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形成了"法治割据"的局面.司法权力的地方化,严重损害了中央的权威和国家法律的尊严.据调查,相当多的法院认为,凡是跨区域的案件委托外地执行的,一般都很难执结.有的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企业,甚至规定本地法院不能受理本地欠外地债务的案件,也不能协助外地法院执行本地财产.据浙江省绍兴市中级法院对近几年辖区内一批久拖不决的执行案件的分析,发现这些案件基本上涉及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其他行政机关或与其有关的企业,其中涉及乡镇政府和其他行政机关的占到近一半.  相似文献   

14.
死刑成为法律上一项刑罚制度,是指对罪犯依照法律的规定剥夺生命的刑罚制度。死刑作为刑罚的重要手段,因其严苛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旨在从死刑与人权关系,死刑的历史发展角度出发。揭示我国死刑制度的内容.以多判死刑为代价来维持社会秩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为顺应民意而广用死刑是不理智之举.死刑应被严格限制一定范围内,尤其是在司法过程中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傅翔 《决策探索》2004,(11):50-50
WTO对司法审查的要求是:各成员方必须建立独立的行政救济机构。这个机构可以是司法机关,也可以是行政法院或行政法庭,还可以是仲裁机构;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行政救济程序。即建立一套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救济程序:必须为有关的当事人提供可能救济的机会,并且要明确告诉当事人拥有这种机会;对当事人的起诉或申请给予同情的考虑并提供充分磋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理论和司法实务中主要通过"先刑后民"、"先民后刑"和"附带民事诉讼"三种模式来进行处理。为了进一步整合司法资源,以提高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本文将对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三种模式利弊进行分析,并结合现行法律规定、司法体制现状,提出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审理模式首先需合理确定级别管辖,根据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相对较复杂的特点和基层法院的现状,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为宜;其次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审判庭,完善相关诉讼程序,实行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三审合一"的审判模式;最后借鉴国外相关知识产权法院的经验,参照我国军事、海事法院的实践,最终成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专门法院。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劳动关系日趋市场化和契约化,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如何更公正更快捷地处理这类案件,有关专家认为: 目前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度是“一裁二审”,即先得向劳动争议促裁委员会申请仲截,对仲裁裁决不服,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于职工在企业中相对处于弱者地位,他们希望通过建立劳动法庭,变“一裁二审”为“或裁或审”,可  相似文献   

18.
对于我国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既涉及行政争议又涉及民事争议的案件,本文从当事人和法院两方利益出发,通过分析两种争议的内在联系及诉讼效率原则,主张建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并对该诉讼模式的适用范围和程序规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法院调解存在的问题之后,从程序的完善和构建多元的法院调解渠道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完善法院调解进行理论上的疏导.  相似文献   

20.
为构建和谐社会法院首创执行维权释明制 当前,随着社会诚信体系不断建立,鹤壁市淇滨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为了提高执行工作效率,防止案件久拖不执,为此在本院建立当事人维权释明制,向申请执行人告知权力和义务,如提供被执行人线索权力和法院采取各种强制措施仍未执结的风险,应由申请执行人承担义务,并告知当事人、执行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吃拿卡要,打白条,向办案车辆加油、以权谋私,拖延办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