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权体制下的地方竞争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的一个基本动力,然而近年来地方竞争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本文通过构建分别表征辖区间竞争强度含义的空间细碎化指标和规模经济含义的人口规模细碎化指标,实证分析了辖区细碎对城市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空间细碎化的竞争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竞争的增长效应经历了先强后弱直至消失的过程,而人口规模细碎化对城市规模效应的抑制则越发明显和强烈,进而阻碍了城市特别是人口规模较大城市的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认识和评价地方竞争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意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同时也为中国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整合实践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2.
经济     
《领导文萃》2013,(10):133-134
中国成为全球经济中越来越独立的动力来源2012年中国经济7.8%的增长率,再次在全球普遍疲软中表现抢眼。而且这一增长成绩是在外贸增长加速放缓的环境下取得的,进一步说明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中越来越独立的一个动力来源。对中国而言,2012年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不是中国经济能够从温和放缓中恢复增长,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模  相似文献   

3.
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在产品、技术更新换代日益加快的今天,保持原有的竞争优势愈加困难,要将企业的竞争优势持续下去,企业应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分三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其次,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力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再次,针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提出了四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文运用两部门生产函数法研究了中国的金融部门发展、产业部门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部门的发展,而金融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5.
按照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在理论上存在对称性。但文章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表现出了非对称性,故文章就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在中国的非对称性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得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对称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一个"资源重新配置型"分析框架下研究了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和机制,我们的分析框架可以较好地描述中国诸多经济增长的典型化事实,解构中国经济新常态出现的经济学逻辑,帮助我们理解制度质量在一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强调了增长背后的两种主要推动力,一是短期经济增长动力,它是基于要素重新配置的增长动力,影响这种动力的主要因素是金融约束。一个国家可以在没有制度质量显著提升的情况下完成要素重新配置型的经济增长。二是长期经济增长动力,它是基于国家基础能力发展的增长动力,任何国家长期的经济增长都离不开国家基础能力的提升,制度质量是国家基础能力构建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王守中 《决策探索》2005,(10):87-87
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人才资本而非物质资本。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作为第一资本的人才资源的竞争。而丰富的人才资源的获得靠教育。教育不仅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满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且高等学校高智商人才聚集.学科门类齐全,相互渗透,容易形成科研整体优势.造就一支科技力量强的生力军.满足经济增长对技术、研发能力的需求。同时,高等学校还是继续教育的中心和重要的基地,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经济历经以资源、资本为主要增长动力的30多年高速增长,正处于由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进步驱动的转型发展时期,已经显露出以创意为核心的技术进步驱动旅游经济增长转型的发展趋势。创意是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核心技术,能够为旅游经济增长提供持续性的动力,因此,在"要素驱动"模式式微之前,通过旅游创意实现向"技术驱动"发展转型是中国旅游经济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银行分支机构、国有银行竞争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以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数量发生了外生的巨大变化,提供了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天然试验。本文用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银行分支机构增长代表的银行竞争程度,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于银行分支机构变化在1998年以前,在东部地区,能够更好地反映银行竞争程度,银行分支机构变量在1998年以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明显,在东部地区也更明显。本文是研究国有银行竞争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公布的世界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托,从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致性和影响经济增长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探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因素,对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从出口产业角度阐明比较优势演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中国东部11省/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比较优势从低技术产品向高技术产品的动态演进,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竞争逐渐转变为科技人才的竞争,因此研究好科技人才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文章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根据辽宁省近5年的有关统计数据,分析了辽宁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与GDP总量的关系。研究表明:政府科技经费筹集总额、科技机构建设情况、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与GDP总量成正相关关系;比较而言,政府科技经费筹集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好的国家,也是经济总量在全球的份额提升最多的国家。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国际比较上看,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少具有三大优势,这就是体制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这使得中国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好的经济增长,在2030年前后赶超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上看,中国目前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这又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有可能用1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在三大产业的结构上,无论是从增加值结构上看还是从就业结构上看,中国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转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结构升级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通过不断的产业结构升级来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就业。  相似文献   

14.
丁瑞红 《经理人》2013,(3):29-29
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央一号文件使这一进程提速。随着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和落实,谈论了很多年的农村商机将更具实质性,在育种、农机、农化、农村金融、农村电商等领域,逐渐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逐渐确立“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顺应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充分利用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取得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2003年以后,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如果我们不加以慎重对待和认真解决,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对于中国来说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中起着关键作用。经济增长与转型经济密不可分,同时,影响经济增长因素也至关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发展中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的阶段称为"中等收入陷阱",克服陷阱成为经济增长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对中国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经历了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与国际社会共同对抗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此形势下,中国政府提出2009年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引起了各种讨论。本文通过论述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分析了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和抗风险能力,并阐述了中国政府将采取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由此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论述了保持8%增长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00-2016年经济运行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边限检验法和MRW模型,研究房地产发展、经济增长动力要素和外部环境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商品房销售额的增加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房地产过度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房价持续上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不稳定性。商品房销售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随着经济增长动力要素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存量的提高而降低。外部环境(国际利率水平、原油价格、人民币汇率)对经济的冲击会削弱房地产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出口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不稳定性。在经济增长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房地产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降低。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房地产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为房地产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胡再生 《决策》2001,(12):12-13
在国际国内经济增长趋缓的大背景下,安徽省国民经济发展难度明显加大,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外需受限。2001年前三季度,全省净出口比2001年同期下降了4亿人民币,对GDP的贡献为-3.5%,安徽省GDP因此少增长0.3个百分点。由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预期不乐观,安徽省2002年的顺差可能会进一步缩小。其次是国内市场扩容速度趋缓。相比2000年8%和2001年的7.4%经济增长速度,2002年7%的经济增长速度带来的市场扩容空间不容乐观。第三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难度加大。世界经济增长下降将严重影响沿海地区以“三来一补”为特征的中小企业生产,而安徽省大多数劳务输出的对象就是沿海地区的出口型中小小加工业企业,这将严重影响安徽省农民打工收入。第四是结构调整任务重。世界经济下滑将促进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回避风险并获取更大发展机会,同时,外需的下降也将迫使国内企业更多的着眼于国内市场,从而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由于安徽省的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和市场饱和度高的产品居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比较优势的产品少,在剧烈的竞争中,维持并提高安徽省产品市场占有率,结构调整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20.
刘洋 《经营管理者》2013,(26):81-81
在世界范围内的多数发达国家当中,民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源泉与支柱产业。近几年来,我国内蒙古地区呈现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其根据物质消耗的粗放式增长路径已几乎不存在继续发展的潜力与空间,许多经济发展方面的阻碍与困难逐渐清晰化。本文通过对内蒙古文化产业的优势比较进行分析,将文化产业发展对内蒙古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进行阐述,探讨内蒙古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