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0,(36):30-31
继8月底.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公布中国民营企业500家排名后,9月4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共同发布了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这两大榜单均以2009年企业营业收入为标准,将中国上规模民营企业和大企业进行排名和比较。本文从企业规模、产业分布、地区分布方面,对2010年民营企业500家与中国企业500强企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省市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13,(45):21-21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批复同意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建设“面向新兴产业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这是?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大数据领域批准的第一家工程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是对规模巨大的海量信息进行获取、管理和处理,使之帮助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架构和思维模式。大数据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全新的思维理念和技术方法。大数据是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助推器,是公民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的新通道,是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密钥",是国家安全的"神盾"和"防火墙"。以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必须建立大数据国家战略,保证数据公开,加快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数据立法,加强国际合作和培育大数据战略人才。  相似文献   

4.
王怀  文恬 《经营管理者》2011,(12):28-28
双流县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双流物联网产业规模达500亿元,培育物联网企业200家,从业人员达10万人,产业面积1000万平方米,打造“一个园区、两大集群四项体系”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是内外部诸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对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内涵加以界定,以产业环境驱动、技术合作网络、外部技术转移和内部技术努力4个维度的各因素为基础.构建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因素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1家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对理论模型和相关假设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产业环境驱动维度的因素都对技术能力提升有显著影响,其中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同对能力提升呈正向影响,市场压力对能力提升呈负向影响;技术合作网络维度的纵向和横向技术合作关系对技术能力提升没有显著影响;外部技术转移对技术能力提升呈现出显著负向影响;内部技术努力中的技术投入对技术能力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氛围对技术能力提升没有显著影响.在结合实际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中国企业技术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加快国有企业战略重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富》杂志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评选500家最成功的大企业。这已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按照《财富》2004年的数据。美国在500强企业中占到了196家.而日本为88家。还不及美国的一半。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7.
姜谦 《经理人》2009,(6):68-69
随着2008年金融海啸的蔓延和油价的暴跌,曾经风光无限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也笼罩在了彻骨寒冬之下。中投顾问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有350家光伏产业组件企业倒闭歇业,幸存者只剩下约50家。  相似文献   

8.
企业集团组建的两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排序,中国最大的500家企业的年销售额之和,比位居世界500强第四位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销售额还要少10多亿美元。企业规模如此悬殊,难怪理论界和实业界的有识之士都一致要求迅速改变小而全的重复建设和结构趋同的产业格局,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实现资产重组,扩大企业规模,降低成本,以规模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然而,进入九十年代后期一窝蜂而起的企业集团组建并未很好地实现上述良好愿望。不少搞“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企业非但没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反而使内部管理成本随规模扩大而迅速增…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量大面广的集群中小企业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是现实难点。已有研究指出借助大平台赋能是推进集群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但需要追问的是产业集群赋能平台从何而来?对此,本文理论抽样物产中大化工集团进入浙江海宁经编产业集群,构建“经编产业集成服务平台”的案例开展研究,归纳出一条集群外部企业联合集群企业和区域政府共同构建平台的路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赋能平台构建是功能开发行为与信任构建行为的共演,推动平台螺旋式成长的过程。具体包括“统一平台价值认知”“沉淀平台数据资源”和“挖掘平台数据价值”3个阶段。首先,平台构建以“统一平台价值认知”为起点,通过“平台用户痛点挖掘”和“数据价值主张形成”的功能开发行为,指引推进“制度信任构建”,吸引天使用户加入共创,获取价值反馈;其次,推进“沉淀平台数据资源”,通过“平台数据获取”和“平台数据汇聚”的功能开发行为,形成数字工具,服务“关系信任构建”,进而促进平台与用户共创、强化数据获取的深度;最后,发力“挖掘平台数据价值”,通过“数据驱动效率提升”和“数据驱动业务创新”的功能开发行为,支撑“计算信任构建”,快速提升用户数据规...  相似文献   

10.
<正> 1992年以来,我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收入超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成倍增加。据1997年底对我省1440家民营科技企业抽样调查,从业人员62074人,全年产值114.5亿元,利税总额17.18亿元,资产总额96.92亿元。全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184家,1000  相似文献   

11.
陈宝国 《经理人》2004,(6):82-83
尊威是个新诞生的音响品牌,成立才一年多时间。依托于丽声集团的人才、技术等优势,尊威的起点比较高。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尊威就实现了大跨越式的发展,在全国的专卖店已经超过500家。尽管成绩可喜,但尊威仍然  相似文献   

12.
济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2002年,2008年被河南省政府首批确定为省级产业集聚区,2012年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矿用机电产业基地”、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国家煤矿用防爆电器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园区位于济源市区东南,紧邻市行政中心,省定规划面积3.99平方公里,正在申请调整规划面积15.0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99平方公里。区内注册企业11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7家、中国500强1家、央企4家,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两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企业竞争力的表现 随着当代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日本国民经济中具有成效的经济实体。据日本《钻石》周刊对2005年世界各产业50家大企业的调查,在汽车业的50家大企业中,日本占14家:在造船业50家大企业中,日本占26家;就是在造船业前10家大企业中,日本也占了6家。日本企业全面提升竞争力主要是: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的数据规模都在呈TB级别增长,为了有效利用这些规模庞大的数据,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开始搭建自己的数据平台,并向着数字化企业转型。在此背景下,如何确保企业IT安全,如何保障企业大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不受信息泄露和非法篡改的安全威胁影响,已成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所考虑的核心问题。大数据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保证大数据安全的关键,然而传统的数据安全技术如今已难以防范和应对数据威胁手段,而人工智能技术因其智能化、高效率的优势,在近几年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将其应用到大数据安全技术中,能够大幅提升数据安全性,进一步降低数据安全风险。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安全技术,以期通过不断完善技术性能,保障数据安全,促进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企业集团网络化创新背景下企业能力构建以及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引领机制,是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网络能力的社会资本属性出发,在网络能力的认知和关系维度之外拓展了新的结构维度,建立了更为完整的网络能力概念内涵体系,弥补了现有研究对网络能力在结构属性和结构功能上认识的不足。同时,本文开发了测量产业创新升级的创新绩效、协同行为和高端嵌入三个构面,从传统的结果性测量维度拓展至更为复杂的过程性测量维度,并在此基础上以257家创新型企业的数据验证了企业集团网络能力与产业创新升级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吸收与技术整合在企业集团网络能力与产业创新升级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技术吸收与技术整合对产业创新升级均有显著正效应,同时,企业集团网络能力各构面对产业创新升级有不同程度的间接正效应。由此得出,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网络能力的提升将极大地促进以技术吸收和技术整合为目标的企业合作关系,通过不断培养和嵌入具有共同知识和共同愿景的创新网络,能够高效获得进入国际产业链高端的技术能力。文章最后给出了针对网络化创新背景下企业集团引领产业创新升级路径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经营与管理》2009,(10):5-5
天津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志强率天津市企业代表40余人参加了“2009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天津市分别有25家、28家、37家企业入围“2009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相似文献   

17.
张苑  马潇 《决策咨询通讯》2023,(1):53-55+91
装备制造业是四川实现制造强省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203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面建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关键。推进我省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中小企业转型基础薄弱、产业数据汇聚共享困难、数字化转型人才缺乏等难点痛点。结合装备制造业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提出可以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加快数据互联互通、促进生产流程再造、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式,利用数字技术、数字化思维赋能装备制造业发展,以数据流通贯穿产业链上下游,从而提升装备制造产品生产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产业转型中的中国手机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米尔  李坤 《管理评论》2006,18(8):45-49,55
为实现产业转型,转型企业必须在新进入产业再造技术能力。为探寻产业转型过程中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有效途径,选择中国手机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以利基策略进入目标产业.能够为技术能力在新产业的成长创造条件:技术集成有助于克服制约产品开发和能力成长的技术瓶颈,形成产品开发与能力成长的互动,而合作创新推动企业掌握关键的产业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转型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模型。  相似文献   

19.
图书情报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应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并在图书情报领域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图书情报工作效率。因此,本文立足于图书情报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探索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可行性路径,以期为图书情报工作者提供有效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产业治理水平提出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近年来,东莞市以“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为支撑体系的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产业集群优势不突出、助力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不完善、决策层缺乏大数据支撑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东莞政企数据开发难度较大、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较薄弱等。结合国内先进城市利用平台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搭建“产业智脑”大数据平台,赋能政府、服务市场,以提升产业治理水平,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