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西部农村劳动力个体转移决策的角度,对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Logit回归,研究可知,劳动力自身素质、外部客观条件和个体偏好是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西部农村家庭收入是影响劳动力转移决策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建立收入敏感指数、家庭经济压力指数、个人能力指数和农业生产劳动力需求指数及其阀值对西部农村劳动力进行类型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存在76.93%的非理性转移,未转移劳动力中存在64.3%的未转移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农村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既要适应产业结构演进的普遍规律,又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近年来,河北省农村产业结构协调性在逐渐增强的同时,还存在农业富余劳动力比率过高、农村工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第一产业的产出能力较低等缺陷。要建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机制,就应当在产业结构接近的地区促进农村经济集群式发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向第二产业转移,并积极发展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提高科技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3.
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量、存量及动力机制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大量历史统计数据对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和地域差异进行考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存量进行测算,对影响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进而寻找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家庭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家庭储蓄率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和村级数据,分析了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对家庭储蓄率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家庭储蓄率,但"不完全、不彻底"的劳动力转移才是导致农村家庭储蓄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在"二元"结构下劳动力转移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家庭储蓄率随劳动力转移规模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劳动力转移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由东部到西部呈加强状态,但劳动力转移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效应随时间弱化。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及流动情况,了解农村劳务输出动态,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提供依据,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劳务输出报表进行认真仔细地调查和分析,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发展环境的创造、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工业体系的建立、人力资源的培育、以及国际劳动力市场的拓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农民工素质低的问题,省委、省政府又提出“绿色通道”培训计划,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全年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达到了近年来的最好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侍转移的规模依然较大.转移任务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统计》2002,(3):17-18
一、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特征:(一)从1979年至1985年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起步阶段。由于农村在这段时间里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牧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体也由生产队转变为家庭。在强大的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格局开始发生变化。1985年内蒙古的非农业劳动力比1978年增加了11.5万人,非农业劳动力占农村牧区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1978年7.3%上升到8.5%。虽然非农业劳动力增长幅度不大,但农业内部劳动力就业结构有了较大调整,劳动力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在时间与空间两方面发生变化是产业结构转换的原动力.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转换进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对我国农村劳动的转移进行研究具有尤为突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劳动力转移时间维度的分析,探讨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在建立一个更加符合实际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之后,运用新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全国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得以建立的最主要的障碍——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进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要想科学地引导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必须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趋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本文利用马尔可夫链(Markov chain)建立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趋势模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稳定状态的年限及其极限概率做出定量预测,对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惠农区农村劳动力已有相当部分转向非农产业,但是在转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情况和问题。如何使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如何真正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根据2006年人口变动情况及劳动力抽样调查资料,结合惠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新的生产经营领域转移,寻找新的就业和致富门路。绥化市北林区农村人口较多,如何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充分利用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乃至整个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从农业以外的产业中获得效益,是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对全省15个县600户农户中近年来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就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课题组 《浙江统计》2008,(12):11-14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也是多数国家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分析浙江省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轨迹,结合人均GDP5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就业结构的规律性变化,旨在提出浙江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路径选择、制度保障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笔者以农业大省黑龙江省为例,就如何做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加快转移步伐。现状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占比较大,仅2004年全省农村劳动力就达943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2005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357万人,比2004年增加112万人。在转移的357万农村劳动力中,向乡内转移的约有90.5万人,占转移总数的25%;向乡外县内转移的70.5万人,占19.7%;向县外省内转移的97.9万人,占27.4%;向省外…  相似文献   

17.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如何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本文试图对呼市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制约因素、社会效果进行分析,探索加快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和对策,供宏观决策和微观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把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放在世界的范围内来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很小,一般在10%以下,有的国家不到3%。而在工业化的初期,这些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虽然较高,但并未像现在发展中国家那样存在大规模的富…  相似文献   

19.
一、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制约因素 1.农村劳动力数量持续增加,劳动力就业结构更趋合理.随着我区个体私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使得农村劳动力结构更趋合理.到2003年底,全区转向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共计17.86万人,比1995年底增加8.26万人,其中转到第二产业的15.24万人,占转移总数的85.3%;转移到第三产业的2.62万人,占转移总数的14.7%.在转移的地域上,以就地转移为主.  相似文献   

20.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青海省15个调查县、600户农户2005年劳动力情况抽样调查资料,就如何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牧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进行了分析,并就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做好的几项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