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社会舆情和危机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人大一百度中国社会舆情研究中心4月13日发布2012年中国社会舆情报告指出。微力量促公民步入社会舞台的中心,社会媒体平台的崛起,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最终民众评价与期望影响现实事件发展,呈现了网络民意对社会现实的强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蔡劲松 《决策与信息》2005,(5):64-64,68
建立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共识。这就要求在现代中国巨变的过程中,在社会矛盾日益冲突。社会日益分化的情况下。我们的社会要出现一个大的转折,形成社会妥协,达成社会共识。实现和谐发展和共同富裕。因为没有市场经济。中国不能经济繁荣。没有社会和谐,中国不能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卫毅 《领导文萃》2008,(8):142-144
1月3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了“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一年一出的《社会蓝皮书》备受各方关注,本刊采访了《社会蓝皮书》的主编、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请他解读了一些与当前中国社会形势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经历Y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从改革初期的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效率”优先,转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不仅在中共的执政理念中逐渐体现,也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政策中显现出来。相信中国政府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会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5.
谢泳 《领导文萃》2007,(5):35-36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一些矛盾,比如贫富差异、阶层歧视以及官民冲突等等。这都是中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符合事实的判断。因为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价值和思想文化多元时代.尊重差异和容忍“异端”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否则,从政府管理方面说,可能会把小事“办”成大事.把本来行政成本极低的事,变成管理成本极高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0,(3):24-25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目前,中国社会转型尚在进行中,中国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风险期.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我们应冷静地看到,在各种社会矛盾中,有的还比较突出、比较尖锐。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各种矛盾,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退兴衰。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9,(7):16-17
2009年,在国内外环境各种矛盾交织的情况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中国坚定不移的选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压力加大。海外媒体认为,对中国来说或许是“高危之年”,如何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化解社会矛盾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俞可平 《领导文萃》2011,(18):27-29
公民社会在中国正茁壮成长,应当说是越来越引人注目,越来越重要了。去年我们发起的首届“中国社会创新奖”,总共有160多个民间组织申请我们的奖项,许多项目做得非常出色,对国家和公民意义都很大。对公民社会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说明不仅中国的公民社会已经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而且对公民社会的研究也形成了一种气候和力量。  相似文献   

9.
社会体制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而对社会服务和管理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组织社会生活、建构公平正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体制,就是通过利益平衡和协商对话的功能。把社会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环节中去。提升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社会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09,(21):149-150
《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著 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9年8出版 探讨了金融和市场对一个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作者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时刻关注中国的社会转型问题.并籍此审视中国社会的传统与未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世界已进入“风险社会”时期,关于“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显得更加有意义。“风险社会”的个性化,要求我们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本国实际国情,具体分析风险社会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及对认识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徐淑一  陈平 《管理科学》2017,20(12):99-116
从公平感知的新视角,研究收入和社会地位对幸福感的影响.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 CLDS) 2012 年和2014 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 1) 收入对幸福感总体上存在正的影响; 但随着收入的提高,幸福感对收入的敏感度在下降; 2) 社会地位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其在中国的贡献度已高于收入,而且随着收入提高,社会地位对幸福感的影响增强; 3) 公平感知对幸福感的影响日益重要,其作用大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伴随贫富悬殊的拉大而出现了一个底层社会(樊平,1996;吴忠民,2001等)。本文将以社会中的资源配置格局为基础,对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底层社会,以及由于这个底层社会的出现而提出的理论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如同苏东的改革一样,中国改革的最初阶段也曾带来一个短期的“平等化效应”。当时在苏东和中国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都表明,在改革初期,社会的不平等程度明显在缩小(Nee,1989;Rona-Tas,1994)。从中国的情况来说,这源于“做大蛋糕”的改革模式。这种模式的…  相似文献   

14.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和危机,即以巴黎“五月风暴”为代表的西方“1968年革命”、以生态运动为代表的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新社会运动”抗议浪潮和1998年以来西方民众的反全球化运动。这些抗议运动震撼了整个西方社会,引发了学界和政治精英的深刻思考,促使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公共政策。西方国家治理社会危机的理路和政策,对当代中国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评 《领导文萃》2013,(24):25-27
中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到了一个矛盾和冲突易发的阶段.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在增多。在这个背景下.有人担心更深入的改革有可能激化矛盾,进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黄俊杰 《决策探索》2010,(17):45-47
中国仍在急行军。 经济持续高涨的背景下,许多人激情不再。“橡皮人”,始于王朔1986年发表的小说,作为一种社会人格,24年后的今天,它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7.
2012年社会管理整体规划设计将提上日程 按照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2012年将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目标要求,统筹发展、民生、稳定,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点、时代特征的社会管理新路子,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一系列舆论热点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热烈讨论、深刻反思,不少人由此担忧当前的中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主流价值甚至已经崩溃。但正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篇文章所指出的,中国主流价值并未沦陷。不过,要重建政府信任和社会道德,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核心落实到每一项政策行动中。因为无论是弱势群体的极端维权,还是公众对社会事件的持续追问,无不映射出普遍的“民生焦虑”。  相似文献   

19.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2,(31):10-10
中国税负过重或威胁社会稳定日本《东京新闻》8月2日中国税收这几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2011年税收额直逼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以上。以平均分配为宗旨的中国已成为重税国家之一。现代中国的繁重税收和人们的不公平感可能会大大动摇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全国人民传递了令人振奋的信息: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将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将从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社会主义社会也将更加和谐。市场物价温和可控,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个充满希望的百姓实惠年、社会和谐年、市场春光年正向13亿中国人民大步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