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止咳宝片、急支糖浆、川贝枇杷露等都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止咳中成药。据笔者粗略统计,目前药品市场销售的止咳中成药有100余种,而且很多都兼有止咳和平喘两种功效。一些患者咳嗽时,容易糖浆、颗粒多管齐下,无形中让止咳药中的相似成分叠加,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很多中成药名字不同,但具体成分是在同一个组方的基础上加减而来的。  相似文献   

2.
正国医档案:葛琳仪,第三届国医大师,曾任浙江省中医院院长、浙江中医学院院长。85岁的葛琳仪是第三届国医大师中的五朵金花之一。自称“半路出家”、“普通中医师”的她,擅治肺系、脾胃、老年病,在60年的行医历程中见证了中国疾病谱的变化。在养生方面,她追求“舒服”,讲究“注意而不刻意”。根据她的分享和观点,记者梳理了一套辨证防病养生方案。  相似文献   

3.
常砚溪 《现代交际》2004,(10):10-11
练武之人都讲究境界,他们认为武功的最高境界当是达到“炉火纯青”。而我们在餐桌上是否能成为一个礼仪周到的“高手”,就要看看你在餐桌上的“十八般兵器”——筷、勺、碗、碟、叉等,运用得是否够标准、够纯熟。  相似文献   

4.
提倡老来俏     
提倡老来俏□/叶恨秋今天,追求服饰美,不应只是青年人的专利,老年人也需要讲究讲究。这不但合乎时宜,而且于身心健康大有种益。我们应当提倡“老来俏”。根据医学家的调查研究认为,适当而合宜的美容、修饰会给人带来生命的活力。特别是老年人,经过一番修饰,会显得...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忌口种种翠凤有人认为中医讲究忌口,而西医不讲究。其实,现代医学也十分注重忌口,只不过是提“饮食限制”罢了。1、按物理因素忌口。如腹泻病人,现代医学要求忌食生今瓜果,因为生冷之物会刺激肠壁,使腹泻加剧。又如胃溃疡病人,要求忌食寒冷食物,以免刺激...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讲究方法,认识思考、工作劳动、体育运动、生活起居也讲究方法。学习是手脑并用,身心共济的复杂的活动当然更要讲究方法。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古人也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还有一个著名的公式,叫做:W(成功)=X(刻苦努力)+Y(方法正确)+Z(不说空话)。这里也强调了使用正确方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独生子女健康》2010,(11):58-58
地处闽南金三角的传统专业中成药生产企业漳州片仔癀药业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漳州片仔癀药业独家生产有着近500年历史的名贵中成药片仔癀,是人杰地灵、人称海滨邹鲁的历史文化名城漳州之珍贵特产,与八宝印泥、水仙花并称为“漳州三宝”,片仔癀商标是福建首批被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更是被推选为漳州的城市名片,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珍贵健康礼品而相互馈赠。2007年片仔癀还入选全国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20强。  相似文献   

8.
国自古讲究以礼治国,而礼的本质其实就是根据身份地位的差别来实施社会管理,在此种名教礼法的秩序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贵贱之分”、“良贱之别”观念。贵贱者,官贵民贱;良贱者,良民与贱民之等级区别也。虽然不同时代对贱民的指代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商务交往中经常有会见活动。而在会见中只有既讲究实在,又讲究艺术,才能够取得会见的最佳效果。下面介绍一些会见礼仪与技巧:
  (1)问候时最好点名道姓。迈进会客室的门,你的第一句话可能是:“你好,见到你很高兴。”但这却不如说:“王经理,你好,见到你很高兴。”据测,后者比前者要热情得多。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选用中成药头痛药药店里可供选择的中成药头痛药有不少,如天麻系列药品、复方羊角片、川芎茶调散等,许多头痛患者都用过多种中成药头痛药,但效果不理想,很难根治头痛。中医研究表明,头部多风、多瘀、多湿、多虚四者杂合而致发为头痛,治疗头痛需要针对头部“4多”采取复合疗法。常见中成药头痛药多数只针对单  相似文献   

11.
古今之人为家人起名,一向都很重视,多讲究其意义、吉利、佳美、悦耳好听等,常为起一个好名,殚思竭虑,费煞苦心,且迟迟难决。而大作家老舍(舒庆春)先生为家人起名,却非常“随意”。  相似文献   

12.
药店里可供选择的中成药头痛药有不少,如天麻系列药品、复方羊角片、川芎茶调散等,许多头痛患者都用过多种中成药头痛药,但效果不理想,很难根治头痛。中医研究表明,头部多风、多瘀、多湿、多虚四者杂合而致发为头痛,治疗头痛需要针对头部“4多”采取复合疗法。常见中成药头痛药多数只针对单一病因组方,无法针对头部“4多”进行复合治疗,所以它们很难治愈头痛。如天麻系列产品,其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3.
花菜,学名花椰菜,为十字花科甘蓝族植物,尤似朵朵含苞怒放的绣球花,惹人喜爱。花菜原籍西欧,传人我国是近百年前的事。古代西方人对它推崇备至,认为它有爽喉、开音、润肺、止咳的功效,素有“天赐的药物”、“穷人的医生”之美称。  相似文献   

14.
对大多数夫妻来说,厨房历来是“兵家”的“必让”之。这“必让”其实与“必争”一样,其中大有“兵法”可讲究。  相似文献   

15.
佚名 《当代老年》2010,(3):46-46
年轻人讲究修饰,人们认为理所当然,而老年人注意一下衣着穿戴,略施粉黛,就常被人讥讽为“老来俏”,遭到贬斥。为此,许多老年人的爱美欲望受到压抑。数百年前我国古人尚且懂得“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的道理,为何在丰衣足食的今天老年人就不能求“俏”?  相似文献   

16.
陈桂湖 《公关世界》2016,(1):124-126
“守之世,谓之工”,匠人通过作品把“道”留在世界上,自利利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匠人的地位和作用。
  钱穆先生谈及中外文化,曾说:“中国人对文化二字的概念,常把一个‘道’字来表达”,又说:“西方人讲文明、文化,只讲的人生外相,中国人称此为‘象’,那是表现在外面,人所看得见的,所谓‘形而下’……中国文化看重在‘人’一边,西方文化则看重在‘物’一边。”在中国人的心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来都在于内心的沟通,而绝不会汲汲然于在外相上去研究和攫取。中国人讲究道法自然,讲究与人为善、人天合一,中国的艺术,是人文的艺术,是人心最内在的真诚与自然规律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对年轻人的修饰打扮,人们习以为常。而老年人爱打扮,似乎做起来不习惯,看起来也好像不怎么顺眼。有人甚至把老年人讲究穿戴讥为“老来俏”。这些都是十足的世俗偏见。其实,讲点“老来俏”,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颇为有益。国外学者曾对60-80岁衣着讲究的老人作了调查,发现其中90%以上的看上去比他们的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有的看上去甚至要比实际年龄小20岁以上。。C理学家认为,老年人恰当而适宜的修饰与美容会带来香春的活力_该种“我还年轻”的心理对健康十分有益。在国外,老年男子穿西装,系色彩鲜艳的领带。老年妇女爱穿色调明快…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在户外工作期间,被雨水淋湿了头部,没有及时擦干。当晚出现发烧、畏寒、咳嗽、流鼻涕、咽部不适、全身酸痛、四肢乏力等症状。经医生检查后,说是患了伤风感冒。需及时进行消炎止咳、清热解毒等治疗。按医嘱,我连续服用了两天“阿莫西林胶囊”、“感冒清”和“复方甘草合剂”,但效果不佳,仍高烧末退,咳嗽不止,其它症状也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12,(8):56-57
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下面就将“吃春”秘籍献给热爱美丽和美食的你。  相似文献   

20.
含有机酸的中药及中成药,如山楂、山茱萸、陈皮、乌梅、五味子、木瓜、青皮及其制剂山楂丸、保和丸、乌梅丸、五味子糖浆等,在使用过程中有五“不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